肖利春,廖少明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旋切乳腺良性腫塊56例療效分析
肖利春,廖少明
[關鍵詞]超聲;麥默通;乳腺良性腫塊
乳腺良性腫塊是一種臨床常見病,開放性手術切除創(chuàng)傷較大,術后易形成疤痕影響乳房美觀,對不易觸診的腫塊定位較差。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可用于乳腺腫塊的活檢以及微創(chuàng)切除,有助于乳腺疾病的診斷及治療[1]。我院從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對56例乳腺腫塊行B超引導下行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術?,F(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行B超引導下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術患者56例,均為女性,年齡20~48歲,平均36.2歲。因發(fā)現(xiàn)乳房包塊、乳房脹痛或體檢來我院就診。其中42例可捫及乳腺腫塊,B超顯示大小約9~33 mm,另14例未捫及乳腺腫塊,體檢時B超顯示腫塊大小約4~9 mm。B超提示腫塊形態(tài)規(guī)則、邊界清楚、后方不伴明顯聲衰減,內(nèi)部無明顯血流信號,體檢時均未捫及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臨床初步診斷為乳腺良性腫塊?;颊呔笮形?chuàng)手術切除,術后切除標本行病理檢查。
1.2主要儀器美國強生公司麥默通乳腺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由8G、11G旋切刀、真空抽吸泵、控制器及相關軟件組成。Philips HD 6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5~12 MHz寬頻探頭。
1.3操作方法患者取仰臥位或斜側臥位,術前行超聲檢查以確定腫塊的部位、大小以及血流情況,確定穿刺點及穿刺路徑,在體表用記號筆標明。將2%利多卡因20 ml加生理鹽水至100 ml,加入腎上腺素4~6滴,常規(guī)消毒、鋪巾后,行局部麻醉,在穿刺點作一大小約2~4 mm的皮膚切口,用無菌橡膠手套包裹超聲探頭,超聲引導下將旋切刀沿穿刺路徑從乳腺后間隙穿至腫塊后方,超聲探頭平行及垂直旋切刀掃描,確認刀凹槽位于腫塊正下方,開啟旋切系統(tǒng),將腫塊逐條旋切并負壓吸出,直至超聲顯示腫塊完整切除后,吸出殘渣及積血,退出旋切刀,再次超聲探查腫塊完整切除后擠出殘腔積血,立即局部壓迫10~15 min,再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48 h。術后切除標本送病理檢查。術后3個月進行隨訪。
2結果
所有56例患者60個乳腺腫塊均在超聲直視下完整切除,切除成功率100%。術后病理檢查結果顯示:纖維腺瘤41例,纖維囊性乳腺病11例,導管內(nèi)乳頭狀瘤1例,導管擴張癥1例,浸潤性導管癌2例。術后無患者切口感染,7例出現(xiàn)皮膚青紫, 1例患者出現(xiàn)皮下血腫,經(jīng)治療后痊愈。術后3個月隨訪54例良性腫塊患者,均無手術疤痕,行超聲復查,其中2例患者發(fā)現(xiàn)少許殘留,但不能捫及,滿意率達96.30%。術后病檢確診為惡性的2例患者,再次進行手術根治及相關輔助治療。
3討論
3.1乳腺良性腫塊乳腺良性腫塊是臨床常見疾病,尤其多見于女性,以纖維腺瘤、纖維囊性增生、導管內(nèi)乳頭狀瘤、導管擴張癥等為多見,臨床治療上多以手術切除為主,但傳統(tǒng)的開放性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術后易形成血腫,常留有明顯的手術瘢痕,影響術后美觀,現(xiàn)臨床上多提倡微創(chuàng)手術切除[2]。我院現(xiàn)采用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治療乳腺良性腫塊,療效較好。
3.2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由美國強生公司于1994年研制成功,現(xiàn)臨床上主要用于乳腺腫塊的活檢及良性腫塊的切除[3]。麥默通旋切系統(tǒng)對于小于30 mm,尤其是小于20 mm的良性腫塊可以起到活檢和治療的雙重作用,既不會遺漏病灶,也不會造成很大的創(chuàng)傷,能很好地替代傳統(tǒng)外科手術[4]。手術切除時只需在超聲定位下進行一次穿刺,不用退出外套針,在內(nèi)套針的旋轉運動下切取腫塊標本,并通過負壓抽吸將切除標本運出體外。
3.3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乳腺良性腫塊的優(yōu)點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的操作是在超聲引導下進行,采用“十字交叉法”[5]定位,先將旋切刀沿穿刺路徑從乳腺后間隙至腫塊后方,確認刀凹槽位于腫塊正下方,再將超聲探頭垂直于旋切刀掃描,再次確認刀槽位于腫塊正下方,定位明確,而且整個操作過程在超聲直視下完成,腫塊切除清晰可見,直至完整切除,避免了遺漏。我科資料顯示,病灶切除率達到100%,尤其對于臨床不能觸及的隱匿性腫塊,避免了開放手術切除的盲目性。而且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并吸出術中出血,避免形成術后血腫。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乳腺良性腫塊的皮膚切口僅2~4 mm,皮膚創(chuàng)口小,無須縫合,術后無瘢痕,美容效果好。在穿刺點的選擇上,一般選取乳腺周邊較隱蔽的部位,若有多個腫塊,在穿刺路徑上盡可能兼顧。手術時只需進行一次穿刺并將穿刺針凹槽對準腫塊就能切取多個標本,減少了因反復穿刺造成的組織損傷。我科單個腫塊切除時間約15 min,手術時間較開放手術明顯縮短,門診即可完成,術后并發(fā)癥少,恢復快,減少了病人的痛苦。同時旋切的組織量較大,術后切除標本可進行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
3.4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乳腺良性腫塊的不足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主要適于較小乳腺腫塊的切除,當腫塊較大時,需要多次調(diào)整旋切刀的位置,對腫塊進行分割切除,手術時間延長,創(chuàng)傷增大,術后殘腔增大,易形成血腫,故此法不適于大于30 mm的腫塊切除。此外,此法也不適于乳頭下及淺表皮下腫塊的切除,以防損傷大乳管及皮膚。
綜上所述,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在切除乳腺良性腫塊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在超聲引導下定位精確,能直視切除過程,手術時間短、創(chuàng)傷小,能完整切除病灶,切除標本可病理檢查確診,無需住院,術后恢復快,不留瘢痕。療效滿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李宏江.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乳腺微創(chuàng)手術的治療規(guī)范[J]. 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2, 19(9):926-929.
[2]王永霞,張愛玲,黃珂銘,等. 麥默通乳腺微創(chuàng)旋切術與傳統(tǒng)手術的對比研究[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0, 17(8):615-618.
[3]浦玉芳,戴麗娟,姚衛(wèi)康,等.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在切除乳腺良性腫塊中的應用[J]. 當代醫(yī)學, 2010, 16(28):61-62.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10.28.047.
[4]李毅,張雪霞,劉星偉. 超聲引導下麥默通微創(chuàng)切除乳腺良性腫塊78例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0, 5(14):47-48. DOI:10.3969/j.issn.1673-7555.2010.14.025.
[5]金清,姜麗英,黃敏. 超聲引導在麥默通微創(chuàng)旋切系統(tǒng)治療乳腺良性腫塊中的應用[J].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09, 6(2):134-137.
[6]Hoorntje LE, Schipper ME, Kaya A, et al. Tumour cell displacement after 14G breast biopsy[J]. Eur J Surg Oncol, 2004, 30(5):520-525. DOI:10.1016/j.ejso.2004.03.001
[7]蘇艷秀,文藝燕,唐露璐,等. 泌尿外科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40例圍術期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 2012, 18(11):52-53.
(本文編輯:王映紅)
[作者單位]438000湖北 黃岡,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醫(yī)院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B[DOI]10.3969/j.issn.1009-0754.2016.03.027
(收稿日期:2015-10-29)
·臨床醫(yī)學··短篇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