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遠榮
(灌南縣人民醫(yī)院 江蘇 灌南 222500)
臨床調查發(fā)現,進行宮頸癌根治術的宮頸癌患者因不了解該手術的實施方法,常會出現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從而會嚴重影響其手術的效果和治療的依從性。相關的臨床研究發(fā)現,對進行宮頸癌根治術的宮頸癌患者實施全程護理能夠緩解其焦慮的癥狀和抑郁的癥狀,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了進一步探討對進行宮頸癌根治術的宮頸癌患者實施全程護理的臨床效果,筆者選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進行了以下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宮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80例患者分成實驗組(40例)和普通組(40例)。實驗組患者年齡的范圍在27歲~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7.5±20.5)歲。普通組患者年齡的范圍在28歲~6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7.5±19.5)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標準 1)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宮頸癌的臨床診斷標準,并具有進行宮頸癌根治術的指征。2)知情并同意參加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排除標準 1)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的患者。2)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3)合并有嚴重的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
1.4 護理方法
1.4.1 在這兩組患者進行宮頸癌根治術期間,我院對普通組患者進行普通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是:1)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預防并發(fā)癥護理和用藥護理。2)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病情和術后其發(fā)生不良反應的情況進行觀察?;颊呷舫霈F不良反應,護理人員應及時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
1.4.2 在進行普通護理的基礎上,對實驗組患者進行全程護理。進行全程護理的方法是:1)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定時協(xié)助其擦拭身體和更換衣物,并注意保持其床單的清潔。2)護理人員指導患者每天沖洗會陰部2次,并告知其要勤換會陰護墊。3)在進行手術的前3天,護理人員使用氯己定溶液對患者的宮頸和陰道進行消毒。在進行消毒的過程中,菜花型宮頸癌患者可能會出現宮頸活動性出血的癥狀[1]。針對這一情況,護理人員可使用消毒紗條對患者的宮頸進行填塞止血。在進行手術的前1天,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灌腸。同時,要耐心地向患者講解實施宮頸癌根治術的方法、治療的效果和可能出現的預后,以緩解其消極情緒,使其能夠積極地配合治療[2]。4)在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每隔15~30min記錄1次患者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和血氧飽和度等指標。在患者的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可改為每隔4小時記錄1次。5)護理人員采用間歇式夾閉導尿管的方式對患者進行膀胱功能訓練[3],以促進其排尿功能的恢復。6)在患者的身體狀況有所好轉后,護理人員可指導其進行肢體功能恢復訓練,以促進其肢體功能的恢復,防止其發(fā)生廢用綜合征。
1.5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焦慮癥狀的評分和抑郁癥狀的評分。2)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其中,患者焦慮癥狀評分和抑郁癥狀評分的得分越高,說明其焦慮癥狀和抑郁癥狀越嚴重[4]。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評價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該調查問卷的滿分為80分。評分在70分以上,說明該患者對護理工作感到非常滿意。評分在65~70分之間,說明該患者對護理工作感到滿意。評分在60~64分之間,說明該患者對護理工作感到一般滿意。評分在60分以下,說明該患者對護理工作感到不滿意??倽M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6 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8.0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焦慮癥狀的評分 在進行護理前,實驗組患者焦慮癥狀的平均評分為(71.31±2.75)分,普通組患者焦慮癥狀的平均評分為(70.23±2.54)分。兩組患者焦慮癥狀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結束后,實驗組患者焦慮癥狀的平均評分為(32.83±1.77)分,普通組患者焦慮癥狀的平均評分為(58.87±2.34)分。與普通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焦慮癥狀的評分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患者抑郁癥狀的評分 在進行護理前,實驗組患者抑郁癥狀的平均評分為(73.24±2.66)分,普通組患者抑郁癥狀的平均評分為(72.98±2.31)分。兩組患者抑郁癥狀的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結束后,實驗組患者抑郁癥狀的平均評分為(43.61±2.34)分,普通組患者抑郁癥狀的平均評分為(59.64±2.16)分。與普通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接受護理后其抑郁癥狀的評分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實驗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95.0%,普通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為72.5%。與普通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與普通組患者相比,實驗組患者抑郁癥狀的評分和焦慮癥狀的評分更低,其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率更高。這一結果與戴麗純[5]、常莉[6]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對進行宮頸癌根治術的宮頸癌患者實施全程護理能夠緩解其焦慮的癥狀和抑郁的癥狀,提高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張英麗.優(yōu)質護理模式在晚期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03:240-241.
[2]黎媛媛,伊雪娜.優(yōu)質護理理念在晚期腫瘤患者的應用效果探討[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89:192-193.
[3]楊桂芳.優(yōu)質護理理念在晚期腫瘤患者中的應用探討[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2:294-295.
[4]趙英.優(yōu)質護理理念在晚期腫瘤患者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74:291-292.
[5]戴麗純.對接受宮頸癌根治術的患者進行下肢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18).
[6]常莉.淺談如何對宮頸癌患者進行全面護理[J].健康必讀旬刊,20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