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書霞
(黑龍江省建三江人民醫(yī)院 156300)
?
臨床微生物檢驗和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探析
俞書霞
(黑龍江省建三江人民醫(yī)院 156300)
[摘要]目的分析臨床微生物檢驗和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間,選取非重復分離菌株共1075株為研究對象,對所有菌株進行對抗菌藥的敏感性試驗。結果在研究的1075株菌株中,共包含革蘭陰性菌713株、革蘭陽性菌362株。其中葡萄球菌屬細菌中,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MRCNS)的檢出率為84.3%(86/102),明顯高于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菌株的檢出率22.6%(23/102)。同時經過藥敏實驗發(fā)現,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以及甲氧西林金葡菌對萬古霉素非常敏感,敏感率高達100%。結論在對院中的抗菌藥物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的同時,要不斷提升檢測人員的相關知識,完善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提升整體的質量管理從而不斷加強微生物檢測水平。
[關鍵詞]臨床微生物;檢驗;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
[DOI編碼]10.3969/j.issn.2095-9559.2016.03.047
為了能夠進一步降低細菌耐藥性,不斷規(guī)范醫(yī)療行為,確?;颊甙踩盟幫瑫r合理采用抗生素,我國衛(wèi)生部頒布了《抗菌藥物臨床指導原則》。要求醫(yī)務人員必須貫徹落實和執(zhí)行。各級醫(yī)院必須對臨床生物工作的監(jiān)測引起足夠重視,提升整體的病原學檢測水平,正確培養(yǎng)、鑒定臨床病院微生物,不斷規(guī)范和改善相關的細菌藥物敏感試驗檢測方法,將實驗結果及時、準確的告知醫(yī)生,為合理采用抗生素治療奠定良好基礎,從而幫助患者更好的治療和改善預后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本次研究將分析臨床微生物檢驗和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間,選取非重復分離菌株共1075株為研究對象,對所有菌株進行對抗菌藥的敏感性試驗。培養(yǎng)基采用Mueller-Hinton瓊脂,抗菌藥物紙片采用OXOID公司生產。
1.2 方法 細菌鑒定采用Kirby-Bauter紙片擴散法,選擇大腸埃希菌ATCC25922、流感嗜血桿菌ATCC49247、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肺炎鏈球菌ATCC49619、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為質控菌株。流感嗜血桿菌β內酰胺酶采用頭孢硝噻酚紙片進行檢測。大腸埃希菌、奇異變形桿菌、產酸克雷伯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中產生的ESBLs菌株均全部通過酶抑制劑增效確證實驗以及CLSI紙片篩選測定。
1.3 觀察指標 對研究中檢測菌株的結果進行分析和探討,同時觀察細菌耐藥性情況。
2 結果
2.1 病菌分布情況 在研究的1075株菌株中,共包含革蘭陰性菌713株、革蘭陽性菌362株。在所有的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最多,排名其次的為溶血性葡萄球菌,最后是表皮葡萄球菌以及糞腸球菌。除此之外,大腸該細菌是腸桿菌科細菌中最為常見的菌株,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再者是副流感嗜血桿菌、銅綠假單胞菌、嗜麥芽窄食單胞菌。
2.2 細菌耐藥性分析 其中葡萄球菌屬細菌中,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MRCNS)的檢出率為84.3%(86/102),明顯高于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菌株的檢出率22.6%(23/102)。同時經過藥敏實驗發(fā)現,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以及甲氧西林金葡菌對萬古霉素非常敏感,敏感率高達100%。
3 討論
3.1 在臨床研究中我們發(fā)現,針對于臨床微生物實驗室設置往往都具有較高的專業(yè)性,主要包括了細菌分離室、接種室、細菌鑒定室、培養(yǎng)基配置室、消毒滅菌室以及實驗動物觀察室等。應當在標本接種室以及細菌分離鑒定室等重點科室配置工作臺以及安全柜。同時需要做好生物安全管理措施,防止操作人員產生不必要的感染,同時進一步降低細菌監(jiān)測時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的污染[1]。除此之外醫(yī)院內部還需要做好病原微生物的培養(yǎng)、分離以及鑒定技術。
3.2 在對細菌分離特點的鑒定以及標本接種中,要嚴格遵照操作流程進行。根據我國衛(wèi)生部的指示,已經頒布了《臨床微生物檢驗操作流程規(guī)范》,在對微生物檢查時需要嚴格按照此標準執(zhí)行。在進行細菌藥敏試驗中采用自動化儀器可自動報出耐藥以及MIC等,同時也可以準確、快速的報出特殊耐藥菌株。目前臨床微生物實驗檢驗中常用的方法還將才用到紙片瓊脂擴散法,該方法具有操作簡單同時價格便宜等諸多優(yōu)勢因此被廣泛使用,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還需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3.3 β-內酰胺酶試驗、超廣譜β-內酰胺酶試驗、耐萬古霉素腸球菌、碳青霉烯酶以及金屬酶檢查等均為細菌耐藥性檢測方法[2]。由于在對細菌檢驗時所花時間通常較長,所以院中必須要建立完善的微生物檢驗分析報告,患者血培養(yǎng)若是呈陽性,則可先報告為陽性細菌,同時進行染色涂片,對革蘭染色形態(tài)報告。在臨床治療中醫(yī)生可首先根據自己的經驗治療,在根據檢驗結果調整治療方案,對原始標本進行必要的鏡檢,將不合格的標本全部排除,及時發(fā)現病原體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3]。
在本次研究中,共包含革蘭陰性菌713株、革蘭陽性菌362株。其中葡萄球菌屬細菌中,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MRCNS)的檢出率為84.3%(86/102),明顯高于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菌株的檢出率22.6%(23/102)。同時經過藥敏實驗發(fā)現,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以及甲氧西林金葡菌對萬古霉素非常敏感,敏感率高達100%。因此我們認為在對院中的抗菌藥物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的同時,要不斷提升檢測人員的相關知識,完善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提升整體的質量管理從而不斷加強微生物檢測水平。
[參考文獻]
[1]韓昌彬.加強臨床微生物檢驗和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體會[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12):146-147.
[2]王春風.臨床微生物檢驗和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4,12(6) :116-118.
[3]劉旋.對臨床微生物檢驗和細菌耐藥性監(jiān)測的分析[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3) :123-125.
[中圖分類號]R446.5
[文獻標識碼]B[學科分類代碼]320.1199
[文章編號]2095—9559(2016)03—2122—02
[收稿日期]201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