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新勝 張迎利
依達拉奉聯合奧拉西坦治療腦梗死臨床效果分析
岳新勝 張迎利
目的觀察依達拉奉聯合奧拉西坦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方法82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予常規(guī)治療及依達拉奉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奧拉西坦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前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優(yōu)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依達拉奉聯合奧拉西坦治療腦梗死可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提高生活能力。
腦梗死;依達拉奉;奧拉西坦
腦梗死是常見的神經內科疾病之一,致殘和致死率較高,并且治療后常遺留后遺癥而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因此,盡早診斷及積極的治療對于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狀態(tài),提高生活能力非常重要。作者應用依達拉奉聯合奧拉西坦治療腦梗死在臨床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分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腦梗死患者,均符合本次的臨床觀察標準,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41例。對照組男21例,女20例,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60.57±6.15)歲,其中基底節(jié)區(qū)梗死18例,腦葉梗死12例,腦干梗死7例,小腦梗死4例;觀察組男23例,女18例,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60.16±5.82)歲,其中基底節(jié)區(qū)梗死17例,腦葉梗死11例,腦干梗死8例,小腦梗死5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梗死部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梗死標準,經頭顱MRI和(或)CT確診為腦梗死;均為第1次發(fā)病;在入院前沒有使用過溶栓、降纖、抗凝藥物治療;并排除腦出血、腦外傷和其他疾病所致的腦神經功能障礙患者;有精神性疾病患者;合并有嚴重心、肺、肝、腎疾病功能不全患者。
1.3治療方法 兩組均應用常規(guī)抗腦梗死治療,心電監(jiān)護、吸氧,阿司匹林腸溶片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鈣片調脂、穩(wěn)定斑塊,奧扎格雷鈉抗凝等。對照組患者給予依達拉奉30 mg+生理鹽水100 ml,2次/d,靜脈滴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奧拉西坦治療,奧拉西坦4 g+生理鹽水250 ml,1次/d,靜脈滴注[1]。治療1個月。
1.4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情況,并比較兩組治療效果。
1.5療效評定標準[2]痊愈: 治療后患者肢體的肌力達到5級,日常生活可以自理,病殘度為0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顯效: 治療后患者肌力雖未達到5級,但是較治療前提高≥2級,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病殘度在1~3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5%~90%;有效: 治療后患者肢體肌力提高≥1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4%;無效: 治療后患者肌力沒有改善或者有減退,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較減少≤17%??傆行?(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6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均優(yōu)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兩組總有效率比較,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s,分)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 時間 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對照組 41 治療前 21.33±6.23治療后 14.72±3.68a觀察組 41 治療前 21.57±5.94治療后 9.40±4.19ab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腦梗死發(fā)病與患者的動脈粥樣硬化關系密切,動脈硬化斑塊不穩(wěn)定或破裂脫落可形成栓子,栓子隨血液流動可堵塞腦血管,梗死后腦組織出現灌注不足,相應局部腦組織嚴重缺血缺氧,出現不可逆的損傷,并釋放大量的自由基,使生物膜的過脂質氧化加重,導致腦神經損傷和腦水腫進一步加重,從而出現一系列的神經功能障礙。因此,腦梗死的治療除了常規(guī)的治療外,還應使用腦神經保護劑以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狀態(tài)。
依達拉奉是臨床常用的快速自由基清除劑[3],具有保護腦組織的作用。應用后可增加缺血組織周圍的血流量,有效阻止腦水腫及梗死的進一步發(fā)展,減少遲發(fā)性神經元的凋亡;還可清除自由基,使脂質過氧化得到抑制,有效減輕腦組織細胞及神經細胞的氧化損傷,達到改善癥狀,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的作用[4]。奧拉西坦為吡拉西坦的類似物,具有促進磷酰乙醇胺和磷酰膽堿合成的作用,可提高患者大腦三磷酸腺苷/二磷酸腺苷(ATP/ADP)的比值,促進腦組織中蛋白質及核酸的合成;激活糖酵解,在腦梗死腦缺血時有效增加對葡萄糖的利用程度,促進腦組織能量代謝;改善大腦皮層聯絡纖維突觸的可塑性,充分調動沒有受到損傷腦組織的重組和功能的恢復,從而改善神經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5]。
綜上所述,依達拉奉聯合奧拉西坦治療腦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神經功能狀態(tài)、患者的生活能力,效果顯著。
[1]張劉洋.奧拉西坦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觀察.中國綜合臨床,2015,31(7):616-617.
[2]周銳,周冰宰,李冉,等.奧拉西坦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0,13(19):25-26.
[3]張杰,李長敏.依達拉奉聯合奧拉西坦對大面積腦梗死患者神經功能的影響.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4):144-145.
[4]吳俊杰.應用依達拉奉聯合奧拉西坦治療大面積腦梗塞的療效研究.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3):154-155.
[5]謝龍舟,陳愛,徐靖文,等.奧拉西坦治療腦梗死患者認知障礙的療效觀察.卒中與神經疾病,2015,22(3):173-17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105
2015-12-14]
471000 河南科技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