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魚會逆流而上,死魚才隨波逐浪。
生活永遠不會比想象來得容易,就仿佛我們是的一場修行,在磨練中堅強,在堅強中奮進,在奮進中功成名就。所謂“溯洄從之,道阻且長”。經(jīng)歷了別離之苦,才會有相聚之喜;受住了失去之痛,才會懂珍惜之貴;嘗過了挫折之困,才會領悟成功之艱。人生幾進幾出,多失意、多不順、多困頓,泰然處之;生命絢爛,若夏花繽紛,極致綻放,縱然死亡橫亙阻隔,亦不失向上韌勁。
在那湍急險流中,有那么一群魚逆流而上,躍急水,躲飛鳥,避漁網(wǎng),游啊游,從山澗石罅中擠過,只為洄游至上游產(chǎn)卵。這些魚并不是都那么英勇無畏,只因那世代相傳的堅定信念,只因那一顆偉岸如高山的恒心,不懼湍流鳥獸,不顧隨時死亡。魚尚且如此,況乎人焉?
人們總是說逆境成長,愈挫愈勇;順境安逸,庸碌無為?;钪?,每一天都是戰(zhàn)爭,盡管沒有硝煙,沒有流血,卻勞心勞力。有的人選擇逃避,有的人選擇面對。所以華茲華斯安于做桂冠詩人,晚年躲在皇室的榮光下被人詬病,幾無成就;拜倫遠赴希臘,為人民而戰(zhàn),雖死猶榮,詩如其人世所贊譽。前者為安逸而活,后者為奮斗而生,兩位維多利亞時代的偉大詩人的命運卻各不一樣。安于現(xiàn)狀而茍活的人,在不思進取中終老一生;不安現(xiàn)狀而奮進的人,在不斷向上的攀爬中成就自己。兩種心境,兩種活法,導致兩種人生,不由得引人深思。
我想到了我自己。廿二年華,如初升紅日般朝氣蓬勃。還記得年少時候,憧憬一個夢想,在書海中揚帆遠航。后來,涌動的人潮擠走了我的夢想,站在另外一個城市里,四下顧盼,已經(jīng)看不清前行的道路在哪了。我看到很多人將時光耗費在終日的閑暇無聊中,把大學當作度假地,嘴上說出來的奮斗早已經(jīng)被腳踩進了塵土里,沒有蹤影。在我最困惑無助的時候,父親的一件事改變了我。
有一天,父親帶我來到山腳,這是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上山有兩條路,山前是石階鋪成的大路,后山的有些曲折蜿蜒的小路。他說:“現(xiàn)在我們來比賽爬山,大路平且近,小路險且遠,你選擇吧,我們在山頂會合?!蔽矣行┎唤猓匀话凑崭赣H的要求選擇了小路,因為我覺得自己年輕應該把好走的路讓給父親。經(jīng)過三個小時路途,我全身疲憊地爬上了山頂,而父親則早一個小時到了。他很平靜地對我說:“你選擇的這條路,感覺怎樣?”“累死我了,這有什么意義呢?”我氣喘吁吁地問父親?!澳阋宦放逝溃盖蜕窖聲钃跄?,叢生荊棘會嚇退你,疲憊身心會消耗你??墒悄銏猿值搅松巾?,”父親意味深長地繼續(xù)說,“你學會了選擇,學會了自護,學會了堅忍。途中你看到了山花綠草,聽到了鳥叫蟲鳴,感受到了自然美景。放眼望去,你可以從這自然中感悟到新生的希望。”
想想父親的話,確實有道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逆流而上的時候,總會遇到絕望的寒風,難免想要放棄。但也正是這些艱辛會給人以啟迪,以力量,以信心,讓人在艱難中拋棄痛苦的迷茫,一路向上,達到人生的山頂。我很感謝父親以這樣的方式教育我,他給我的選擇的權利,讓我更懂得了如何不安于現(xiàn)狀,如何逆流而上迎接人生的各種挑戰(zhàn)。正如父親曾經(jīng)說的那樣:“崎嶇的路不好走,卻多了韻味,更加豐富;而平坦的道路雖然方便,卻不一定有助于你的成長?!?/p>
正如司馬遷所言:“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偉《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有過了煉獄一樣的磨煉,才會形成創(chuàng)造天堂的力量;唯有流過血的手,方可彈出來人間最美的絕唱。
浴火重生是一種美,鳳凰磐涅前是人間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于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樣在肉體經(jīng)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回后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當它經(jīng)歷了這個無比痛苦的過程以后,就變成了一只美麗耀眼的鳳凰。要是鳳凰不磐涅重生,那么背負的積怨就變成了負擔,鳳凰就永遠無法成為真正的人間幸福使者。
人的一生有很多不可預知的挫折,在向上奮斗的過程中,前路有許多坎坷,要流許多汗、許多血、許多淚。一個人的人生如果沒有這些,那就不算完整的人生。一個人的人生也許有許多不滿:平平的相貌,中等的成績,痛苦的遭遇,悲傷的人生,傷感的命運。這全是我們生命中的“繭”,我們也可以選擇:自信,毅力,樂觀,快樂,永不放棄,堅持不懈,勇氣。從而幫助我們掙脫命運的束縛,浴火重生,在烈火中淬煉出生命之劍。讓我們用我們的生命之劍,去穿破一切,面對逆流,讓我們也成為一只逆流而上的勇敢活魚。
活魚逆流而上,死魚隨波逐流。馬云說:“真的很累嗎?累就對了,舒服是留給死人的!苦才是人生,累才能磨練,變方能解脫,忍才是堅強,容才是智慧,靜才是修養(yǎng),舍才是得到,做才是擁有!如果,感到此時的自己很辛苦,告訴自己: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堅持住,因為你正在走上坡路!”
寧做逆流活魚,不為隨波死魚,這就應該是我們年輕一代的生存信仰。
(作者單位:麗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