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峰(蘭州市城關區(qū)九州小學)
?
淺談激發(fā)學生能動習作的興趣策略
李君峰
(蘭州市城關區(qū)九州小學)
“習作教學的能動策略”指向課堂教學中教師積極主動實施有效的習作教學指導策略,引導學生自主、自覺地進行觀察、思考、想象、體驗、表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有了學習的熱情,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變無心為有心。激發(fā)學生能動習作的興趣是搞好作文教學的基礎,因此,小學生作文要從興趣入手。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把游戲、故事和一些活動引入課堂,調(diào)動學生能動作文的積極性,有目的地開展各種活動。如:對話練習,給句子看語病,續(xù)編故事,談見聞,說新鮮事等,這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可為學生說話、寫話積累豐富的素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做有心人,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地參與、體驗,就不愁學生寫作時無事可寫,無話可說。
習作片段舉例:
語文自習課上,同學們完成作業(yè)質(zhì)量好,速度快,老師嘉獎我們玩活雕塑的游戲,這也是同學們課間最愛玩的一個游戲。頓時,教室里像炸開了鍋,同學們紛紛議論著各自要擺的造型。老師滿面笑容地娓娓道來:“我們大家都是木頭人,一不許笑,二不許講話,三不許動,誰要是動了就唱歌?!蔽衣犃诵亩继岬缴ぷ友哿?,因為我最怕在眾人面前唱歌了。老師的話音未落,同學們就擺起了各種獨特的造型,可謂是絞盡腦汁。有的蹲在地上,拳頭撐在下巴上,當起了思想者;有的悠然擺動雙臂,像一位老人在打太極拳;還有的擺出了雄鷹展翅的樣子;最有趣的是馬×擺了一個瞪著雙眼的猴子在觀?!蠋熞宦暳钕拢骸巴# 蔽覀兌汲闪嘶钌哪绢^人。霎時,教室變成了一個活雕塑館,一群木頭人雕得栩栩如生,有趣極了!
這個片段練習的素材來源于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學生把在游戲中體驗到的樂趣用生動的語言再現(xiàn)了出來,尤其是把游戲的規(guī)則講述得具體明確,木頭人的樣子十分有趣,突出了游戲的趣味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巧妙地把作文訓練寓于饒有趣味的活動之中,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實踐能力,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積累能動習作的素材。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得流個不停?!爆F(xiàn)在的孩子見多識廣,感性認識豐富,若能將生活中的認知經(jīng)驗激活,成為學生作文的源泉,就能寫出真實、具體、生動、活潑的文章。為了寫好狀物的作文,在開學初的整本書閱讀中,建議學生養(yǎng)動植物,細心呵護,仔細觀察所栽培的花草在生長過程中的變化,或觀察小動物的外形特點及生活習性。在學習《爬山虎的腳》一文前,引導學生體驗生活,積累寫作的素材,鼓勵學生走進校園,走進小區(qū),看一看、畫一畫、拍一拍墻上的爬山虎。學生興趣盎然地完成了一幅幅佳作,有的畫出了一墻綠綠的爬山虎,有的拍到了爬山虎的腳像蛟龍的爪子,有的發(fā)現(xiàn)了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長葉柄的反面,有的發(fā)現(xiàn)爬山虎豌豆般大小的漿果很像一串串葡萄掛在綠葉底下。學生被葉圣陶先生筆下的一墻綠綠的爬山虎所吸引,被作者的細致觀察所感所動。于是,寫出了自己觀察中的發(fā)現(xiàn)??梢?,作文教學要走進生活,要緊緊抓住學生喜愛的、感興趣的事物觀察、思考、體驗,才會自主能動地寫出生動的作文來。
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愉快、和諧的氛圍,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受到感染。為此,我嘗試過這樣的一節(jié)作文課《我的媽媽》,根據(jù)寫作題材的需要,讓學生收集媽媽關心、照顧、疼愛自己的照片,轉(zhuǎn)發(fā)在班級QQ群里,并選取典型的事例做成PPT課件,配以音樂來渲染氣氛。課前,播放了《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曲,把學生帶入媽媽好的諸多意境中,媽媽扶孩子走路,每天為家人做早餐,下班回家檢查孩子的作業(yè),周末洗衣、打掃家務,照顧生病、發(fā)燒的孩子,給孩子過生日,陪孩子出門旅游……在《燭光里的媽媽》樂曲中,把學生帶進了寫作的美妙意境中,給學生以情感的強烈感染,心頭涌起對媽媽的感激之情,寫出感人肺腑的文章。
小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但稍縱即逝,因此,教師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想象力,連點成線,連線成面,學生就會想象出許多既現(xiàn)實又非常新鮮奇特的事物,從而提高能動作文的興趣。
1.在看圖作文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看圖作文,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行之有效。在指導學生作文時,首先要從整體入手,弄清圖中的大意,然后把圖中的事物形象與現(xiàn)實生活中相應的事物形象結合起來,邊觀察邊想象,做到有順序、有重點地觀察,看、思、說、寫緊密結合起來。
2.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我們可以通過《桂林山水》的排比句式“仿寫”家鄉(xiāng)的山水;閱讀《龜兔賽跑》的童話故事后續(xù)編新故事;根據(jù)課文和自己收集的資料擴寫“鯨的自述”等,以“仿寫”“編故事”“科幻作文”“童話作文”為單元主題的語言實踐活動富有想象因素,此形式的作文訓練能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在訓練時,要使學生解放頭腦,大膽想象,對新奇而合理的想象要大力表揚,激發(fā)學生想象的熱情。
總之,小學作文教學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在寫作的過程中,只有多方面、多渠道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興趣引導學生對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崇敬、向往,才會用心靈去感知,用能動的思維去表達,寫出豐富多彩的文章來。
參考文獻:
陳瑞娟.論小學中年級學生習作興趣的培養(yǎng)[D].蘇州大學,201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