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昌
?
改變我們的表達
◎楊富昌
當我們用第一聲嘹亮的啼哭宣告我們降臨于世的時候,我們就開始了我們的語文表達之旅。
爾后,“咿呀”亂語是抑制不住的言語表達的生命本能與熱望。
信手涂鴉透射著文字表達的原始沖動與自由。
我們走到一個叫學校的地方。
我們被箍上一種制式教育。
整齊劃一的訓練壓制了我們話語言說的欲望。
我們的文字表達步入一個叫“作文”的階段。
散漫的涂鴉被律條框定,我們的活兒是用文字制造出規(guī)格的產(chǎn)品。
同題、同旨、同體、同招、同式、同詞、同調(diào)、同哭、同笑……
連感情都是相同的。
絕不允許奇的、異的、特的、狂的、野的、怪的、叛的……作文中的貓步與紅頭發(fā)。
鈍化了敏銳,消解了思考,閹割了個性,渙散了斑斕,荒蕪了創(chuàng)新;生成了按部就班、一本正經(jīng)、四平八穩(wěn)、循規(guī)蹈矩。
這樣的表達還是我嗎?
在產(chǎn)品制造中我們喪失原我。
這是對“自我”的一次否定。
同則思變,百變不窮。
重拾表達的敏感,重建表達的渴望。
偶稀飯(我喜歡)、表(不要)、醬紫(這樣子)……這些創(chuàng)于我、用于我、只隸屬于我的時尚跌壞多少“老人”的眼鏡?
摘去金箍,還我性靈。
不是一直被框定在×××字左右,不長不短、不咸不淡么?今天,我要來一部鴻篇巨制,體驗一下文字的長征?;蛘撸徊ハ轮谎云Z,點石成金,字霓句虹,放一枝、一穗思想的焰火。
不是常常在應景,口是心非、言不由衷么?今天,只寫給自己,把心靈交付文字,一任真情暴雨般流注,流注。
見框拆框,遇條拆條。
凡是擬題術、開頭術、結構術、結尾術、點睛術、添彩術……一切法術技巧,皆反之,逆之,避之,舍之,除之。
推陳出新,標新立異。
向古文學習,向口語借鑒,向小孩、百姓、白丁請教,哪怕它古,哪怕它土,哪怕它俗。
做點兒實驗,實驗中自娛自樂。
具體而微,可借古諷今,可錯亂時空;可錯落句型,可整飭句式;可嫁接文體,可創(chuàng)生語言……
一切雷同的、定勢的、習慣的、膩煩的、因循的、守舊的統(tǒng)統(tǒng)顛覆!
一切靈感的、創(chuàng)意的、新奇的、別致的、獨到的、個性的統(tǒng)統(tǒng)上馬。
看我與眾不同,卓爾不群。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表達。
一千天也有一千種生活。
沒有什么可懷疑的。就是要與眾不同,日日不同。
哲人所謂“否定之否定”是也。
生命即語文,表達旅途亦然。
在新的否定中復歸我們本身。
(湖北省老河口市賈湖中學;44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