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未捧 裘優(yōu)珍(浙江省天臺中學)
?
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要融入非智力因素
葉未捧裘優(yōu)珍
(浙江省天臺中學)
作為社會科學學科的思想政治,它承擔著自己所特有的任務。那就是它是一門對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進行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常識教育的基礎課程,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它對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運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積極思考并回答所面臨的自然、社會及人生的重大問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因此,本人認為,要改變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冷清、低效、不被喜歡的局面,必須在教學中融入更多的非智力因素。
所謂非智力因素,是指與認識沒有直接關系的情感、意志、興趣、性格、需要、動機、目標、抱負、信念、世界觀等方面的因素,它是相對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在學習過程中,記憶力、觀察力、思維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固然重要,但非智力因素也是不可或缺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會超過智力因素的作用,正如愛迪生所言,天才就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尤其是對于思想政治學科而言更是如此。下面本人就從情感、興趣、需要、目標等幾個方面談談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對于學生來說,學校教育有時會壓抑情感的進一步發(fā)展。由于學生對周圍事物缺乏一定的情感,容易對課堂學習失去興趣。所以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就要培養(yǎng)學生對相關事物的情感。人是有感情的動物,是懂得感恩的動物,通過情感的投入打開學生的心門,學生就會報之以桃。因此,在政治課教學中,作為課堂主導作用的教師,一定要避免把自己高高地凌駕于學生之上,而要走到學生中去,關心學生、融入學生,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老師在關心、關注自己,而不是把自己拒之于千里之外。具體做法是在授課的過程中,結合內(nèi)容巧設一些情境,用情感帶著學生進入課堂,主動參與、主動融入,最終觸動學生的內(nèi)心情感。另外,在交流的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學生回答錯誤或者是故意搞惡作劇,老師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千萬不可用批評、挖苦、體罰,甚至暴力的方式,而應該授之以理,動之以情。例如,在我所帶的班級里,有一位體育特長生,平時在課堂上喜歡和老師唱反調(diào)。有一次,我在講《政治生活》中“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這一內(nèi)容時,他當時就起哄,說那是騙人的,現(xiàn)實中并非如此。當時,我并沒有跟他對著干,而是心平氣和地讓他把話講完。課后,我單獨把他叫出來,就上課的事情讓他談談自己的想法。之后,我從理論和現(xiàn)實兩方面和他進行了交流,談完之后,他從開始的激動轉向了欣然接受。當時我就問他為什么轉變這么快,他說平時在課堂上唱反調(diào)時,其他老師都是用批評等簡單粗暴的方式對自己,并非像我這樣有耐心,這樣關心他,并且當時就承諾一定要把政治學科學好,果然,我發(fā)現(xiàn)這位學生就政治這門學科而言,不管是態(tài)度還是成績,都有了很大的改變。因此,如果每個政治教師都能更多地投入情感,我相信一節(jié)節(jié)新鮮的、充滿活力的、被學生所喜歡的政治課堂就會不斷地呈現(xiàn)。
事實證明,只有當一個人有需求時,他才會采取相應的措施去獲取知識。因此,需求是學生學習的出發(fā)點和動力。需求是多方面的,根據(jù)從低級層次到較高層次的排列,馬斯洛需求理論把它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xiàn)需求五類。對于正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一切正在形成之中,對自我未來的人生規(guī)劃、自我需求都還缺乏一個明確的目標。作為一個思想政治教師,除了傳道、授業(yè)外,還要幫助學生進行解惑。曾經(jīng)有一個學生,他問我學了高中思想政治有用嗎?這看似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但實際上卻是一個人的內(nèi)在需求問題。針對他提出的問題,我首先問他以后準備從事什么工作,他說不知道。我對他有一些了解,知道他家里是辦企業(yè)的,因此,我半開玩笑地跟他說畢業(yè)后你可以接手家里的企業(yè)呀,他說他的爸爸也有這個意思。之后,我提了一些有關企業(yè)的問題,他啞口無言。此時,我建議他去翻看《經(jīng)濟生活》中有關企業(yè)的知識。事過一天,他特意跑過來跟我說,他對這塊內(nèi)容很感興趣,并要好好地把它學好。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這位學生聽課特別認真,當然成績也是遙遙領先了。從這個事例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只要我們政治教師立足于學生的實際需要,并且進行正確的指導,就會點燃學生求知的火花,那學生是否喜歡政治學科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當一個人有了堅定的信念,并擁有明確的目標之后,他才會有強大的驅動力。當前,一部分在校學生之所以成為“問題學生”、成為“后進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缺乏信念和目標,過著“過一天算一天”的生活。所以,作為政治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立德育人的功能,貫徹落實“成才先成人”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明確學習的目標。例如,我在講“我國的政黨制度”這一章節(jié)時,在講到中國共產(chǎn)黨時,我充分利用共產(chǎn)黨這一鮮活的形象載體,多角度說明為什么中國共產(chǎn)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幫助學生認識到信念對人的發(fā)展的重要性,通過信念養(yǎng)成教育,讓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不斷提高,而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提高又有利于科學文化修養(yǎng)的進步,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當然,滴水穿石,信念養(yǎng)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nèi)辗e月累,需要花很長的時間進行,當有一天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之后,思想政治這門學科也會被他們列入所學習的對象,到那時,政治學科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也會落實到位。因此,作為一個政治教師,在每一節(jié)的政治課堂上,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德育功能,注重學生的道德教育,幫助其樹立信念、明確目標。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個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
當前,思想政治學科不被學生所喜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來自教材的本身因素。首先,政治教材的內(nèi)容理論性較強,學起來相對要枯燥得多。其次,教材的信度、理論上的闡述與現(xiàn)實的感性認識存在一定的差距,難免會讓學生產(chǎn)生一定的懷疑,從而失去興趣。另一方面來自外界的因素。首先學科的不重視,從小學一直到初中,思想政治學科一直被當作副科對待,自然不被學生重視。其次,家庭、社會的片面認識,他們認為只要學好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就可以了,正因為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政治學科被學生打入冷宮也就不足為奇了。針對客觀存在的事實,本人認為,要改變政治學科的被歧視地位,必須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著手。首先,課堂教學要運用多種有效手段,善于巧設情境,變抽象為具體,回歸生活,進行生活化的課堂教學。其次,要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比如辯論、親自模擬情景、我來當老師、我來當新聞發(fā)言人等,通過多種渠道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政治生活》中“民主決策”這一內(nèi)容時,我組織了模擬價格聽證會,課堂上學生踴躍參與,熱情高漲,在參與的過程中鞏固了知識。再次,要鼓勵學生走出課堂,勇于實踐。比如,在講《經(jīng)濟生活》中“多彩的消費”時,我事先布置收集有關資料,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當主角,結果,學生不但展示了自己的成果,還善于把成果與教材內(nèi)容相結合。
高中思想政治教學舉步艱難,困難重重,但是如果每個政治教師都能更多地去挖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相信政治課堂教學同樣也會被學生所喜歡,同樣也會迎來更加燦爛的明天。
參考文獻:
姜成凱.思想政治課教學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的探討[D].遼寧師范大學,2014(03).
·編輯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