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東光縣第三中學張玉春
淺談體育課堂中的準備活動
河北省東光縣第三中學張玉春
準備活動是體育教學過程中有意識、有目的地進行各種身體練習,它可以逐步提高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肌肉的興奮性,是人體由相對靜止狀態(tài)過渡到運動狀態(tài)的適應過程。在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如果安排和設計得當,整個教學過程就會進行得自然、生動而和諧。
興趣性體育課堂準備活動針對性
體育教學中的準備活動就是為學生更好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態(tài)而進行的活動,一堂課的好壞,準備活動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設計每節(jié)課的準備活動應做到:
1.針對性。
在教學過程中,準備活動一定要有針對性,根據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教材,不同場地器材選擇不同的方法,做到一般性與專門性準備活動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教師在準備活動設計上要考慮到潛在的安全隱患,有準備地設計準備活動。
2.藝術性。
教師要講究準備活動的藝術性,不管是隊形變換還是動作設計都要讓學生感到美的享受。在教學中,教師可運用隊形變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采用圓形、半圓形、梯形、矩形等,使學生在新穎優(yōu)美的情境下完成練習。
3.興趣性。
很多準備活動都是慢跑,然后做一些陳舊、乏味的游戲,或者是千篇一律的徒手操,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產生厭倦心理。這既不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也降低了準備活動的效果,因此活動組織形式和活動內容要新穎,長期定式的準備活動會讓學生反感,設計準備活動需從關注學生的興趣出發(fā)。
1.準備活動內容要具有針對性。
準備活動是為教學服務的,設計準備活動時就要重視與教學內容的銜接。因此,需要教師精心分析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盡量體現準備活動的針對性。準備活動要有針對性,要能夠為主教材的學習作好鋪墊,實現自然過渡。準備活動要本著為教學服務的原則來選擇活動內容,選擇的內容和課堂的環(huán)節(jié)要環(huán)環(huán)相扣。
2.組織形式要簡單易行、貼近生活。
一般情況下,中學生的每節(jié)課是45分鐘,準備活動大約8分鐘,在有限的時間內,準備活動的組織應以簡約、省時、嚴謹、實效為原則,盡量不要出現過于復雜的隊伍調動。如果主教材的教學需要用到器材,準備活動也可以利用教學器材。并且體育活動大部分來自日常生活,設計直觀的、與生活經驗相近的活動,不僅便于組織,也易于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把所學的知識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3.教學手段要變化多樣。
再好的活動內容與方法,如果接連幾節(jié)課都是一樣的,那它對學生的吸引力就會減弱,勢必也會降低預期的效果。實際上,即使是簡單的慢跑,教師也可以變出很多花樣,可以采用不同路線,不同領跑人,不同節(jié)奏等。再如游戲,變換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會有不同的效果。方法的豐富性、組織的多樣化都可以提高準備活動的效率,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
4.教態(tài)語言要親切自然。
作為課程的開始,教師的情緒與語言調動能力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課堂上,教師的教態(tài)猶如春風沐雨,潤物無聲,幽默的語言、關切的神態(tài)、優(yōu)美的動作示范,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激勵語言都會有助于營造民主、寬松的學習情境,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總之,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fā)起他們思維的火花,藝術而巧妙的準備活動能為整個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奠定基礎,把課程的進展不斷推向高潮。
[1]張洪斌中學體育課準備活動新論[J].教科園地.2010(7):203
[2]呼美蘭.淺談準備活動在體育專業(yè)教學中的運用[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00(17)
[3]張金鸰.中小學生體育課準備活動開展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教學與管理. 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