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野
(盤錦市大洼區(qū)新建學校 遼寧盤錦 12420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輕松的語文課堂氛圍
苗 野
(盤錦市大洼區(qū)新建學校 遼寧盤錦 124200)
小學語文課堂要體現(xiàn)人文性的特點。營造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氣氛是課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師生應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賴、互相合作,只有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師生之間才能形成互動、交流的對話平臺,學生才能輕松愉快、活潑熱情、興致盎然地發(fā)揮想象力,以最佳狀態(tài)進入語文學習,煥發(fā)出語文課堂獨有的活力。
小學語文 輕松氛圍 營造
新課標要求教師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使學生愿學、樂學,筆者在多年的課改實踐中作了以下幾方面的探究:
課堂是師生之間互動和交流的平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的效率.教師在課堂中扮演的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也應該是學生值得信賴的朋友.學生只有對老師信任,才能降低對老師或者課堂的恐懼感和抵觸情緒,才能和老師進行互動和交流.課堂中的交流和互動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一種活躍、輕松的課堂氣氛.與此同時,教師平時對學生要多點關愛和尊重,多與學生交流談心,并熱心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和老師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及學生的成長都有積極的意義。[1]
1.游戲導入
上課開始,學生剛從課間活動轉入課堂學習,情緒還沒有穩(wěn)定下來,教師要留給學生一個緩沖的過程,做一個游戲或者使用其他手段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來,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新知的熱情。上課伊始,教師還要根據(jù)每篇課文的特點,精心設計導入語,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鋪墊設疑等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比尾巴》一文時,教師激趣導入:在我們的身邊生活著許多的動物,他們都有自己的尾巴,誰來說說他們的尾巴各是什么樣子的?因為大家都生活在農(nóng)村,村子里、家里都養(yǎng)有許多的動物,對它們都很熟悉,自然激起了學生想要表達的愿望,調(diào)動了他們的學習熱情,由此過渡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來,向學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學生滿懷激情地學習新課。[2]
同時,課堂上還要要求學生做到”四用”。即用眼去看、用耳去聽、用腦去想、用手去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認真聽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用故事引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好的導入是教學成功的一半,一堂課的成功與否開始是關鍵,首先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目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認真設計好每課的教案,對不同的教學方法。針對小學生喜歡聽故事的心理,教師在課前以講故事的形式,學生會對故事產(chǎn)生興趣,就會帶著自覺主動的心理狀態(tài)進入學習。注意力馬上集中,以講故事的形式拉開本課所授內(nèi)容的序幕。如教學《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授課前,我以種植為素材編成故事,李明家的一個鄰居種了一棵葫蘆,葫蘆開始長勢很好,一朵朵的葫蘆花真招人喜歡,一個個的小葫蘆掛滿了枝頭,主人看了滿心歡喜,鄰居告訴他,葉子上長了一些蚜蟲,趕快治蟲,可他不聽鄰居的勸告。這下麻煩來了,蚜蟲繁殖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多,這回你們能用什么辦法來勸他給葫蘆治蟲嗎?這樣學生很快就被問題吸引住了。懸念是開拓學生的思維,打開思維閘門的手段,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的意識,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充滿微笑地去授課,這是一種簡單易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當然,這種微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對學生的一種關愛,是一種與學生心理上的交流,而非一種矯揉造作、虛假的表情。學生在洋溢著微笑的課堂中,會感到教師的可親可敬?,F(xiàn)在有些教師在授課時,總是板著面孔,處處想著在學生中樹立威嚴感,這就在無形中就扼殺學生對你的親切感。那樣的話,試問,學生還愿意和你交流問題嗎?其實,教師的威嚴不是建立在嚴厲的表情基礎上的,而是來自于你的學問和修養(yǎng)。因此,語文教師要想使學生在一種歡悅、暢快的課堂氣氛中去追求知識,那就要首先自己充滿這種情緒,用自己歡悅的情緒去感染學生。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凋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學《黃山》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黃山的美景。教師可以尋找一些黃山的圖片,再配上適合的背影音樂,制作成幻燈片,從而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黃山的美。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diào)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這樣就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生情趣和學習興趣。[3]
教學藝術是教師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的方法、技巧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它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對教學過程的把握和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在影響語文課堂氣氛的諸因素中,教師的教學藝術是一個重要因素,教師首先應從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放手,應積極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探索欲?!皩W起于思,思源于疑?!惫膭顚W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同時,教師要善于用自己的態(tài)度、語言和技巧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和諧和進取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思維處于高度活躍狀態(tài),此時,教師也不需擔心教學效果如何。
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的方式多種多樣,除了上述方法,教師還可以通過游戲、競賽、角色扮演、合作學習等方式調(diào)動課堂氣氛,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讓歡樂走進課堂,為學生營造一個更輕松的學習氛圍,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學工作者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并結合學生的特點,不斷探索出更具有教學特色,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1] 沈慶華.活力教學,讓學生愛上體育[J]. 思維與智慧. 2016(20)
[2] 蘇成林.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氣氛的營造與構建[J]. 中華少年.2017(09)
[3] 王賀想.善待學生的“插嘴”[J]. 教育視界.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