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
有一個干部跟我說,他們司里開會,大多數(shù)情況下只是司長一個人說,說完就散會。我說不可能,哪有不征求大家意見的呢?他說司長有時也問大家有什么意見,但看他那表情和語氣,毫無讓人說話的誠意,即使有人有想法也就不說了。時間長了,大家都不想說了,不敢說了,也不會說了。領導喜歡自己說,不想或者不讓下屬說,這是一些司處領導的表現(xiàn),好像這樣的領導比較能干、比較強勢,是真強嗎?至少下屬不強。
把話說出來,準確、適當?shù)乇磉_自己的思想,是機關干部的一種重要能力,也是機關工作很重要的一種方法。我說的“說話”,不是那種在小范圍里說幾句,一般辦公室的個別交流和閑言碎語也不算。我說的“說話”是在正式場合當眾發(fā)言或講話。作為部門領導,讓下屬說話,是做好工作實現(xiàn)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主要方法,也是領導思想水平的體現(xiàn)。
行政機關講究層級管理,一級管一級,下級服從上級。上級管下級,這是必須的。但層級管理客觀帶來的弊病就是越往上的越重要,越往下的越不重要,結果說話也是上級壓下級,如果不注意讓下級說話,不注意發(fā)揚民主,就會壓抑大家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所以在發(fā)達國家和先進的組織內部,都倡導團隊學習和民主管理,建設學習型組織,讓大家都說話,克服層級管理帶來的弊病,實現(xiàn)民主決策、科學決策。
有些當領導的,總以為自己高明,至少比自己的下屬高明,或許想確立自己的權威,以為不讓人說話就不會有雜音,喜歡搞“一言堂”,結果總是適得其反。許多干部特別是青年干部不敢說、不能說,都跟環(huán)境氛圍有很大關系,都跟領導讓不讓說有很大關系。
早些年我當一把手的時候,大小會我總是先說話,認為自己的想法正確能起到引導的作用,先入為主嘛。結果往往不是像我所想的那樣,我總有一些不周全的地方,也經常會有一些不同的意見,如果我不讓大家說話,那結果一定就不是最好。經歷了幾回,我知道了最好先聽大家的,集中大家的智慧才能形成最好的意見。實踐讓我認識到,我的思想和能力很不全面,正確的思想一定是從群眾中來的,所以,一定讓同志們先說。
“還有哪位同志要說的嗎?”這不是形式,而是內容,更是一種思想,讓大家都說才能保證做到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會聽善聽也是一個領導的基本功。你不讓人說話,不聽大家的意見,不能形成共識,工作起來事倍功半,當領導的自己還累得半死。如果只求順耳,這好那好,出現(xiàn)了問題,卻不知道該怎么辦,這樣的決策能好嗎?這些年我主持司里工作,都是先讓大家說,充分表達意見,大家都說完后我再概括總結,一般錯不了,多能得到大家的認同,事情就能辦好。十幾年了,我一直從“讓大家先說”中受益。
不讓說話還有一個嚴重的后果,就是你的下屬因為沒有說話的機會,沒有鍛煉表達的機會,以至于到了要說的時候,都成了低能兒,只好都由你來說。你以為自己是個能干的領導,而你的下屬卻表現(xiàn)不佳。如果我們能讓人說話,善于聽不同的意見和建議,就能采納最好的主意,我們的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一個人是這樣,一個機關、一個政府也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