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龍(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蓮花縣清水中學)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陳小龍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蓮花縣清水中學)
在新一輪課改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每一位數學教師都需要注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上好數學課,需要實現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數學教師要持續(xù)保持充電狀態(tài),向45分鐘數學課堂要效率,通過數學教學實踐實現有效教學。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實現了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是有效教學理念和中學數學課堂的有機結合,能夠在教學實踐中,注重學生個體參與和體驗。筆者結合北師大版中學數學教材,以“概率意義”這一課時為例,具體闡述如何實現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目標是通過呈現數學教材內容,培養(yǎng)學生數學意識和能力,并結合課程標準和教學要求,對學生進行層次劃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實現課堂教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正確理解概率的定義、了解在實際問題中概率的應用;
過程與方法:通過設計科學游戲,統(tǒng)計游戲結果,應用所學知識解釋游戲結果,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應用數據說話,結合理論和實踐,用事實說話;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認識理論和實踐的辯證關系,滲透數學生活價值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精神,鼓勵學生透過現象尋求本質;幫助學生掌握從一般現象中探索內在規(guī)律的數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始于師生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結合新教學知識,教師以學生的生活背景實例為線索,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喚醒學生的求知欲,啟迪學生的探究思維。
問題1:必然事件是什么?不可能事件是什么?確定事件是什么?隨機事件是什么?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回顧定義,比較不同事件定義的異同,將新知識和已有知識結構進行銜接,從熟悉事件定義出發(fā),自然引出頻數、頻率的定義。
問題2:頻數是什么?頻率是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回答該問題,梳理頻數和頻率的定義。
教師應用多媒體工具,引出對概率定義的解釋,結合學生的生活實例,讓學生思考其中的關聯,展開對新知識的學習。
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學生以小組形式共同探究學習,在小組內自由發(fā)表意見,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實現學生對所學新知的自我構建,充分利用已學數學知識,內化新知,獲得新知識,且在小組探究學習中,學生更易于將新知遷移到情境中進行學習。
游戲:擲骸子。教師準備了兩顆骸子,學生以甲乙兩個小組比賽投擲,同時投擲骸子,朝上兩個數總和等于5,那么甲獲勝;朝上兩個數總和等于7,那么乙獲勝。共擲骸子36次,記錄甲乙小組的勝負情況。
游戲方案:甲乙兩個小組分別投擲骸子,一人投擲,一人記錄,小組人員輪流投擲,共游戲36次。
教師在旁邊指導學生分析研究游戲說明的課堂問題,負責學生的咨詢工作,并向學生解釋不公平原因。通過游戲,教師幫助學生小組討論,師生共同探究學習隨機事件概率的定義,透過游戲現象看本質。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向學生講授完新知后,結合學生的生活背景,引入實際案例,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新知,實現新知的內化,結合新知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生生活中的價值。
生活案例:我們經常聽到人們對天氣情況的討論,昨天天氣預報說今天降水概率是90%,可是今天一點雨都沒下,是不是天氣預報不準確呀?同學們在學習了概率的定義后,能結合定義解釋這一現象嗎?
學生結合概率的定義,認真思考后,得出答案:天氣預報說降水概率是指降水是隨機事件,這一隨機事件出現可能性大小為90%,但不代表說某區(qū)域的降水問題。
概率定義的學習目標并非獲得定義,而是通過對定義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對數學學習有悟性,從現象到規(guī)定,由具體到抽象,遵循學習規(guī)律,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在新課教學中,要注意引入數學思想,為學生講解數學思想的形成過程,結合具體數學內容,引導學生深入淺出地構建新知,內化數學思想,注重學生對數學思想的探究學習。中學數學教學是從數學教材內容走向生活實際的過程,不斷修正和豐富數學教學內容。因此在教學中要立足學生的發(fā)展,鼓勵學生自由發(fā)展,在新課學習后,要讓學生自我總結在新課中的收獲。教師則可以充當課堂引導者,以觀察課堂、分析作業(yè)、課后訪談等形式,搜集學生的學習表現,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實現以人為本的數學課堂教學。
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以學為中心,注重學生課堂學習參與,調動學生課堂主觀能動,引導學生課堂探究學習,深入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在本文中,筆者以概率的意義課例,闡述在新課教學中綜合應用確定目標之合理清晰、創(chuàng)設情境之共同探索、分組探究之各抒己見、牛刀小試之解釋現象、教學反思之心得體會教學策略,真正實現中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
胡國梁.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究[J].好家長,2015 (37):129-131.
·編輯 趙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