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義
(遼寧省東港市前陽鎮(zhèn)石佛小學 遼陽東港 118301)
談加強小學生的朗讀技巧
韓永義
(遼寧省東港市前陽鎮(zhèn)石佛小學 遼陽東港 118301)
新大綱指出:“小學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笨梢娎首x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朗讀不僅僅單純是我們所看的表象,僅表現(xiàn)于外在的形式,學生的嘴在動,其實朗讀也是一個復雜的心智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心,腦都在不停的運轉(zhuǎn)。朗讀水平強了,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和深層得內(nèi)涵。要想使學生的朗讀能力提高,那就要在朗讀的技巧上下功夫。在教學中,應(yīng)該如何加強小學生的朗讀技巧呢?下面談?wù)勛约旱囊恍┛捶ā?/p>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前提。所以作為教師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讓學生對于朗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我們課前備課的準備過程中,教師就要采用一切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比如我在教《草原》這一課的時候,我首先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聆聽大草原的優(yōu)美的琴聲,同時讓學生觀看大草原人們的幸福生活以及草原美麗的風景,頓時學生對于大草原的興趣濃厚,我抓住時機,讓學生趕緊進入文本,這時學生朗讀的熱情高漲,完全投入進去。那課后呢,可以開展一些有激勵性的活動,比如班級里的“十佳朗讀小能手”,班級里的“講故事大王”,班級里的“朗誦大王”等一些活動,這樣的活動都是圍繞一個動機來的,就是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
語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闊的知識背景。這一獨特的優(yōu)勢,是其它學科所無法相比的。為了讓學生把課文讀熟讀透,達到朗讀要求和“以讀代講、以讀促解”的目的,在指導朗讀的時候,就要讓學生多讀課文,但不能很枯燥地讓學生一遍一遍地讀,可采用多種形式朗讀來提高朗讀的水平。
1.集體讀。這是一種全員參與的朗讀形式,要防止有的學生“充數(shù)”,次數(shù)不能過多,過多會降低學生的朗讀興趣。
2.分小組讀。小組全體成員參與,可分段接讀,也可小組內(nèi)自行組織朗讀,教師做好“服務(wù)性”指導調(diào)控工作。
3.分角色朗讀。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他們特別愿意走進文中的童話世界,讓孩子扮演文中的角色讀文是他們很喜歡的一種朗讀形式,教師可制作一些簡單的道具,激發(fā)學生興趣。
4.表演朗讀。即讓學生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chǔ)上,加上自編動作,把課文“演讀”成小小課本劇,也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演,這種朗讀形式學生很喜歡,幾遍“演讀”,學生幾乎可以背誦文章的某些段落。
5.配樂朗讀。教師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選取恰當?shù)囊魳方o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受到感染,在情境中朗讀。
6.想象朗讀。讓學生閉上眼睛,對已熟讀的文章內(nèi)容邊想象邊聽課文,既可豐富學生想象力,又可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7.師生交錯讀。教師讀句子中前幾個字,然后引導學生繼續(xù)向下讀?;蛘呓處熆梢宰x句子中可以連接的句子的詞語,學生讀缺少的成分。
8.填空讀。把重點段落中的幾個重點詞語,用括號的形式來完成,學生進行朗讀。
教師知道學生朗讀要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一般訓練到實用訓練,循序漸進。朗讀訓練有它的濕度,即階段性。對學生來說,有基本要求,那就是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較高要求就是順暢朗讀,最高要求是傳神朗讀。一開始,學生不一定都能對朗讀產(chǎn)生很強烈的欲望,其朗讀也不一定很熟練。教師應(yīng)讓學生自由地練習、充分地交流討論、反復地比較和揣摩,不斷地提高認識,加深理解。而學生一旦達到充分理解且又經(jīng)過反復練習形成了技能技巧,確信自己有能力達到熟練自如地朗讀時,自然會躍躍欲試。逐漸的學生就會向一個一個高的要求靠近。
我們在平時的講課中,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有的孩子在朗讀課文時感情非常投入,但是聽了以后卻感覺不舒服,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對停頓、輕重音或語氣等的安排不當造成的。因此,朗讀教學中進行停頓、重音、語氣等技巧性的指導非常有必要。
停頓。課文中每一個標點都對正確停頓有明確提示。一般而言,句號、問號、感嘆號>分號,冒號>逗號>頓號,而自然段之間的停頓最長。詞語的停頓在朗讀中尤為重要,如果處理不當會使朗讀效果大打折扣。如《軍神》中,“你是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是一位軍神!”這里連用了三個感嘆號,出于情感的需要,如果句子之間停頓稍作變化,則更能表現(xiàn)出沃克醫(yī)生對劉伯承的欽佩、贊嘆之情!
重音。作為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要抓住句子的關(guān)鍵重音,怎樣讀好重音,并能夠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找出重音,通過重音的朗讀可以更一步的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通過舉例示范,讓學生懂得對句子中重音的表現(xiàn)處理。首先讓學生知道課文中關(guān)鍵的句子以及含義深刻的句子中經(jīng)常都會有詞語朗讀的時候是需要用重音去處理的。如《老人與海鷗》中的一句話:“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边@句話中的“炸”“撲”“好不容易”“脫出”都是需要用重音來處理的。這樣之后學生自然就會理解其中海鷗對老人的難舍難分的情感。
語氣。要讓學生懂得陳述、祈使、感嘆、疑問等句式朗讀時所表達的各種語氣和感情,并教會他們怎樣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通過朗讀表現(xiàn)這些語氣。如《凡卡》一文,作者用樸實的語言,使文章感情更加真實感人。要指導學生讀好這些句子。如“親愛的爺爺,發(fā)發(fā)慈悲吧,帶我離開這兒回家,回到我們村子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給您跪下了,我會永遠為您禱告上帝。帶我離開這兒吧,要不,我就要死了……”這是凡卡在受盡折磨之下,從內(nèi)心發(fā)出的呼喚,這是他對生的希望的渴求。所以要引導學生讀出哀求的語氣,從中就會讓學生感受到凡卡的悲慘命運。
總之朗讀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shù)。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想真正的讓小學生們能夠朗讀到位,那就需要我們自己繼續(xù)不斷的在實踐中總結(jié)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