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榮(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英才學校)
《熱愛生活從點滴做起》教學案例
高玉榮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英才學校)
教師在教學中應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將課堂教學引向學生生活。在魯教版七年級上冊《熱愛生活從點滴做起》的教學中,我以教材為載體,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懂得什么是人生價值,什么樣的人生才有價值。
本框是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二課第一節(jié)的內容,旨在對學生進行人生價值觀的教育。如何看待生命,人生的意義何在,這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問題。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是思想品德教學目標中的首要目標,是重中之重。因此,讓學生懂得什么是人生價值,怎樣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就顯得非常重要。
1.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認識生命的價值,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實現人生的價值。
2.知識目標
明白生命的價值在于奉獻和創(chuàng)造。
思想品德七年級上冊第二課《讓我們的生命更有價值》第一框《熱愛生活從點滴做起》,本框題的內容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如果教師只是照本宣科,空洞說教,學生必然會感到枯燥乏味,從而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有必要創(chuàng)設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展開教學。下面僅敘述“人生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和奉獻”這部分內容在教學中的多媒體運用。
1.新課導入
多媒體顯示: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生命對于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yè)——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
提問:名言對我們什么啟示?學生討論回答: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人生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和奉獻,我們也應該讓我們的生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從而導入新課內容。
2.活動
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理解價值的。學生議論紛紛,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價值是價格高,有的說是很貴,有的說是有用。然后教師出示補充材料幫助學生明白什么是價值。所謂價值,是指這個事物對人們、對社會有無用途,能否滿足需要而言。任何事物,如果喪失某種實際用途,不能滿足人們的一定需要,它就沒有任何價值。教師可以進一步總結:當我們認為某一事物有用或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就說它有價值,否則它就沒有價值。以此類推,對人生價值我們又怎樣理解?關于人生價值,學生一般通過類推知道人生價值應該是一個人對社會有用,才有價值。通過這一討論活動,教師提煉觀點,點評歸納:人生的價值體現在對他人和社會的奉獻之中。
3.拓展思維
多媒體播放錢學森的材料,并思考問題:錢學森,中國著名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被譽為“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fā)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從1958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制的技術領導職務,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2007年被評為“感動中國”人物。錢學森的生命有價值嗎?為什么?他的人生價值是怎樣體現的?
學生思考后一般都會明白錢學森的生命是有價值的,因為他為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人生價值是通過為中國火箭和航天事業(yè)做出巨大貢獻來實現的。
4.知識拓展
不知道是不是被Apple的烏鴉嘴給說中了,今天晚上海德???907先生又沒出現。Yoyo倒是沒什么,忙著應付別的男人的搭訕,April卻明顯有點不高興,Apple拐彎抹角,不停地諷刺顏曉晨。
關于人生價值的兩個表現,一般來說,人生的價值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把人的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出來,為社會創(chuàng)造了財富,做出了貢獻,這是人生價值的主要標志。(奉獻)另一方面,是個人需要從他人和社會那里得到尊重和滿足。(索?。┳寣W生自己閱讀并深刻理解,以錢學森為例說明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的體現。第二個方面需要教師進一步解釋,學生理解得不是很到位。此時,教師適時引導:既然人生價值體現在奉獻和索取兩個方面,那么當兩者之間是什么關系時才能促進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出示連線題,讓學生連線。
A.奉獻為零社會萎縮退化
B.奉獻<索取社會停留在原有水平
C.奉獻=索取社會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D.奉獻〉索取社會不可能存在
5.拋出問題,深化探討
請學生考慮,創(chuàng)造和奉獻除了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實現生命價值的要求之外,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幫助過他人的學生可能有這方面的體會。有的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因為我?guī)退鉀Q困難,他感謝我,我心里很高興。雖然學生的回答很簡單,但是能抓住要點回答問題。多媒體出示材料:(1)孔繁森說:“能為他人解決困難和痛苦,我認為這是人生的最大幸福。”(2)雷鋒說:“我覺得自己累一點算不了什么,只要大家多得些方便,就是我最大的快樂。”雷鋒和孔繁森在奉獻中收獲了什么?學生回答:快樂和幸福。所以創(chuàng)造和奉獻也會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讓我們在奉獻中體會到快樂、幸福、充實和高尚。至此,學生真正懂得人生的價值在于創(chuàng)造和奉獻。
我認真地回顧了一下這堂課:由于創(chuàng)設了適當的情境,學生真正動了起來,創(chuàng)新思維的火花在跳動,激情在課堂上被點燃了。教師通過思想品德課的適時引導,引導學生發(fā)出不同的聲音,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獲得了多方面的滿足和發(fā)展,教師的勞動也閃耀著創(chuàng)造的光輝,師生都能感覺到生命活力的涌動,感到思想品德課因激情而精彩。
·編輯 栗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