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華
(江西省上饒縣第一小學 江西上饒 334000)
分層合作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蔡志華
(江西省上饒縣第一小學 江西上饒 334000)
在新課改中,教師提出了“因材施教,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一教學理念。在小學教學過程中,小學英語教師也在為這一目標努力奮斗著。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班上學生從小接受的教育不同,有些學生在幼兒園便已經(jīng)接受的英語教學,而有些同學到小學一年級才開始接受。這導致了班上學生的英語知識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大的難度,講授知識點時,注重講簡單的知識點,對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并無幫助,而注重講有難度的知識點,英語水平低的學生會聽不懂。針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提出了分層合作教學這一教學方法。
分層合作教學 小學英語教學 運用 注意點
在心理學中,每一個人都存在著一種“個體差異性”,指的是每一個人先天存在的差異,例如: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身體的平衡能力等以及在后天環(huán)境的培養(yǎng)下存在的差異,例如:知識水平的高低。教師針對這些問題,在課堂教學模式中提出了分層合作教學模式,分層合作教學簡單來說便是根據(jù)學生知識水平的高低將學生進行分層,教師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備課分層,授課分層,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小組分層合作學習以及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分層。
小學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中進行分層合作教學時,教師會根據(jù)學生知識水平的高低進行分層,將知識水平高的學生分為A層,將知識水平處于中等的學生分為B層,將知識水平低的學生分為C層。將學生進行一個大致的分層,方便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對學生實施合適的教學方法,兼顧各個學生的學習需要。[1]
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教師在備課是也應該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層次水平,進行不同層次的備課。在備課時,根據(jù)課程標準以及教學課文中的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目標。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使用的小學牛津版教學,對小學生教學目標的設計比較合理,有適合A層次學生具有難度的教學目標,亦有適合C層次學生較簡單的教學目標,而教師只需要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為學生設計一個處于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教學目標。[2]
例如:教師在講授單元3:Do you like ......?時,可以為C層次的學生制定一個識記并理解全部生詞的目標,為B層次的學生制定一個識記理解全部生詞并且用生詞進行造句的目標,對于A層次的學生便可以制定一個識記理解全部生詞并根據(jù)本單元主題進行寫作的目標。讓每一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3]
教師在進行授課時,也要進行授課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實踐中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難度,例如在課堂中進行一個口語練習,教師可以設計不同難度的對話,讓學生去進行練習,讓每一位學生在課堂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知識水平的對話,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以及對語法的運用能力,對于B層次的學生便可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單詞的運用能力以及對語法的理解能力,而對于C層次的同學,教師便可以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詞匯的理解能力以及對一些基礎(chǔ)語法的理解。對于C層次的學生,大部分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不高,并且在英語方面缺乏信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yǎng)C層次學生對英語的興趣以及提高學生的自信。
英語課作為一門語言類的課程,在教學中會略顯枯燥,學生很容易被其它事物轉(zhuǎn)移注意力,課堂參與度不高。并且英語是一門需要說的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可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在課堂中創(chuàng)建一些對話情境或者做一些與英語有關(guān)的小游戲,讓學生通過小組之間通過團結(jié)協(xié)作學習英語,相互促進,增加對英語的興趣以及活躍課堂氛圍。
教師在進行分組時,也應該根據(jù)學生不同層次的知識水平進行分組,將A層次、B層次、C層次的學生混合在一起,讓每一組的總體英語水平處于一個相對平衡,使每一組中的既有英語水平高的A層次同學,也有英語水平低的C層次同學。小組合作分層是分層合作教學的一個延伸和強化,在小組合作分層中,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團結(jié)協(xié)作中相互促進,知識水平高的學生可以幫助知識水平低的學生,在進行實踐的過程中,小組也可以根據(jù)不同的知識水平進行不同的分工,讓班上的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
教師如何對學生進行評價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一個方面,對于學生評價過低容易打擊學生,降低學生對英語的自信,評價過高則會使得學生產(chǎn)生驕傲的心理。故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也應對學生進行分層評價,對于A層次的學生,平時表現(xiàn)好時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個肯定,讓學生再繼續(xù)努力。而對于C層次和B層次的同學,在表現(xiàn)好時可以極力地表揚學生,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自信。但對于A層次的同學,教師一定要注意不可太夠的表揚學生,小學生的心智還未發(fā)展完全,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自身的情緒,對于教師過度的表揚很容易產(chǎn)生驕傲自滿的心理,所以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一定的度。
面對學生知識水平的差異性,教師在課堂中合理的運用分層合作教學幫助各個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尋找學習的樂趣,不斷的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分層合作教學中,教師也會遇到一些問題,這需要教師運用自身的教學技巧,合理的解決問題,并且在不斷的教學過程中,完善分層合作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1] Markus Aleksy.Axel Korthaus.Martin Schader.Use Java and the CORBA realization distribute type system [J].Journal of Pingxiang College, No.4.2005:104-105.
[2] 馬瓊.提高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流途徑探析[J].重慶工貿(mào)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04) .
[3] 韓炳華. 淺議提高英語口語訓練有效性的策略[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