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茹,李龍
(1.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成都610041;2.西昌學院體育學院,四川西昌615000)
回顧與展望
——國內(nèi)體育繪圖的發(fā)展研究
曹茹1,李龍2
(1.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成都610041;2.西昌學院體育學院,四川西昌615000)
體育繪圖是一門交叉學科,傳統(tǒng)的體育繪圖發(fā)展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學校體育教學中體育繪圖依然局限在傳授繪圖基本技能的教學模式和定位分解教學模式。體育繪圖的技法探索和信息技術結合緊密,但有待深入研究。體育繪圖在中小學體育教學的使用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培養(yǎng)學習興趣,貫穿美育功能。但是,體育繪圖在社會中的應用鮮少被關注和提及,體育繪圖除了堅守學校教育,還應該積極引入體育產(chǎn)業(yè)。建議利用項群理論科學設置體育繪圖內(nèi)容的比重,選擇權威教材,有師資條件的院校運用計算機軟件教授體育繪圖,充分利用體育繪圖的自身優(yōu)勢,并結合“互聯(lián)網(wǎng)+”促進全民健身事業(yè)和體育文化傳播的發(fā)展。
體育繪圖;體育產(chǎn)業(yè);學校體育;“互聯(lián)網(wǎng)+”
體育繪圖在上世紀80年代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形成的體育與美術交叉的新學科,其主要作用是在高等體育院校的教學中幫助教師傳授專業(yè)知識。目前,體育繪圖在高等體育院校的發(fā)展面臨窘境。但隨著國家對體育事業(yè)的重視和相關文件的出臺,體育事業(yè)迎來了黃金時代,結合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新媒體的出現(xiàn),體育繪圖這門傳統(tǒng)課程如要走出危機勢必須順應時代潮流。“體育”將從局限于學校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更多地和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
1.1體育繪圖在高校的研究現(xiàn)狀
1.1.1教學層面研究
體育繪圖發(fā)端于課堂,在學科建設初始就定義為高等體育類院校必修課程,所以體育繪圖在高校教學層面研究是最先最多的研究領域。目前高校體育繪圖教師在體育繪圖課程的開發(fā)上積極探索,形式豐富多樣。雷詠時[1]老師從教學模式出發(fā)提出了4種體育繪圖的教學模式,即傳授繪圖基本技能教學模式、定位分解教學模式、發(fā)展教學模式、發(fā)展學生自我感覺教學模式。汪學蓮[2]等針對教材和借助設備手段對體育繪圖教法進行新的探索。李寧等[3]從美術訓練中的“寫生”獲取靈感,研究制作出一種直觀人體模型試驗用于體育繪圖教學,豐富了體育繪圖的教學方法。楊建民[4]采用文獻法利用心理學理論——多元智能理論,從而達到提高和鞏固教學效果的目的。鄧津[5]研究認為體育繪圖用于武術專項教學中有助于學生的學習遷移、豐富武術教學的內(nèi)容和方法,還有利于進行美育教育。體育繪圖作為工具課,多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得到廣泛使用的極少,雖然雷詠時老師提出了體育繪圖4種教學模式,但至今多數(shù)學校仍然停留在前2種教學模式中,即傳授繪圖基本技能的教學模式和定位分解教學模式。
1.1.2技法探討層面的研究
黃壽山[6]在1984年發(fā)表的《運動技術單線圖的畫法》開啟了體育學術界對體育繪圖的關注與研究。文中強調美術基礎知識,如透視關系、人體比例在學習體育繪圖時的重要性,同時以“火柴人”命名單線技術圖。謝惠蓉等[7]研究者強調:體育繪圖不同于美術上的素描和速寫,由于體育和舞蹈院系的學生大多缺乏美術功底,因此,體育繪圖技法在人體動作的描繪上需要作一定的省略,比如省略面部五官、頸部、衣服等。雷詠時出版的“十一五”高等教材《體育繪圖》中對于體育繪圖的相關技法做了詳盡的介紹和總結,給出上百種技術動作練習圖供學生臨摹參考。隨著體育繪圖課程在高校的開展,體育繪圖工作者通過繪圖技法的研究,使體育繪圖更加科學,學生學習更加便捷容易掌握。
1.1.3信息技術層面的研究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體育繪圖學科中也出現(xiàn)了計算機體育繪圖的應用研究。如趙倩[8]利用Word繪圖功能在體育繪圖中的運用以及常用繪圖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技巧,結合實例繪制了場地器材圖、隊列隊形圖、教學組織圖、運動人體圖等圖形。馬沛軍等[9]提出在體育繪圖課程中設置適當比重的“計算機輔助體育繪圖”(簡稱CAI體育繪圖)。課程考核內(nèi)容中手工繪圖考核應占技能考核的40%,電腦繪圖占60%。張燕中等[10]在2009年發(fā)表的《關于田徑人體動作計算機繪圖軟件開發(fā)的研究》中,嘗試開發(fā)用于繪制田徑教學的人體動作計算機繪圖軟件,以利用計算機繪制田徑人體技術動作的輪廓圖為突破口,為將來開發(fā)系統(tǒng)的體育繪圖軟件進行可行性試驗。
教學方法的探索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教學的反饋。對于教學的連貫性、普適性和輔助性新的教學方法不一定最具效用。技法的探討終究不是本質的探討,體育繪圖宗旨是簡潔、方便、易學,現(xiàn)有的幾種繪圖技法基本已滿足教學需要,透視、比例是必須掌握的繪畫基礎知識,每一種技法都不可缺少,計算機軟件不同于手繪,需要電腦和軟件設備的長期積累制作經(jīng)驗和提升熟練度,這無疑和體育繪圖簡潔、快速、方便的優(yōu)勢:背道而馳。經(jīng)過30多年發(fā)展,體育繪圖在高校教學中仍然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的普及和全面發(fā)展的程度比預期相差較遠。
1.2體育繪圖在中小學的教學研究
體育繪圖不僅在高校作為體育專業(yè)工具課程,它也逐步地開始向中小學體育課程滲透,逐漸成為中小學教師輔助課堂教學的手段。比如運用于體育游戲的配圖。分別使用符號配圖法、形象配圖法和綜合配圖,使中小學生能更加快速形象的理解規(guī)則,符合青少年的心智發(fā)育情況,也使得教學更加靈活,比如在小學排球教學中運用體育繪圖,不但能夠降低體育教師的工作量,而且能夠將復雜的排球技術動作簡單化,從而提高學生掌握排球技術動作的效率[11]。減少冗長的文字教案準備時間,圖文并茂的展示課堂內(nèi)容,能夠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另外體育繪圖在中小學體育教學、訓練、科研等方面,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中小學體育繪圖不同于高等體育類專業(yè)院校的體育繪圖課程,針對不同施教人群,內(nèi)容和形式也應做出調整。比如中小學體育繪圖多集中在配圖的趣味性上,就要多采取簡筆畫配圖,而不是簡潔的“火柴人”,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提高接受能力,進而鍛煉形象思維。再者,中小學體育繪圖也是進行美育的很好的途徑。將體育繪圖的基本知識運用到中小學體育課堂中,收到如下課堂效果如下:第一,提高動作效率。第二,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易于糾正錯誤。第四,學科交叉,貫穿美育教育。
有學者認為,目前體育繪圖是只針對體育學院學生開設的一門課程,但是隨著社會體育的發(fā)展,在全民健身的浪潮下,應該開拓新的健身形式,利用體育繪圖服務于群眾腦活動的鍛煉。為此,馬逢伯對廣東省各年齡的人群進行調查,旨在研究體育繪圖在群眾中推廣、普及的可行性,為在全民健身活動中增加一個新的鍛煉項目,提供一個理論上的探討。體育繪圖在群眾健身中是一種新的鍛煉手段,通過體育繪圖方法對腦進行鍛煉,還是一項新的事物,值得在此方面進行進一步的研究與推廣。馬逢伯認為應該拓展體育繪圖的教學途徑并逐步推向社會,把體育繪圖課程作為體育類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且不限于體育學院的學生,以加強體育繪圖推廣的力量。同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教育手段,利用網(wǎng)絡進行體育繪圖知識的普及和推廣,把體育繪圖作為社區(qū)體育指導員上崗培訓的重要內(nèi)容等。
體育繪圖在社會中的應用鮮少被關注和提及,由于體育繪圖發(fā)端于課堂,所以更多的研究圍繞在教學、技法、新設備方面進行。隨著體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將會有研究者開始挖掘體育繪圖在校園之外服務于全民健身和體育事業(yè)的多種可能。
通過相關文獻的收集分析,我們認為:體育繪圖發(fā)端于課堂,但是不能止步于此。不論是傳統(tǒng)的手繪教學還是計算機的引入,體育繪圖在高等體育院校和中小學體育教育中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必要性。但是體育繪圖不能僅僅止步于學校教育,止步于學校教育就會故步自封,在不久的將來仍會產(chǎn)生對學科發(fā)展的迷茫。體育繪圖除了堅守學校教育,還應該加入體育文化事業(yè)中。主要有以下幾點建議。
3.1在高等體育類院校教學方面
3.1.1利用項群理論設置體育繪圖課時
比如在技能主導類表現(xiàn)難美性項群中,如藝術體操、武術套路,體育繪圖有助于學生對于整套技術動作連貫性的記憶,可以在課程中多加入體育繪圖的示范;在技能主導類格斗對抗性,如跆拳道,柔道中,繪圖需要更加精確,腿抬到比腰的狀態(tài),頭與腳尖的斜度等,都可以通過紙上的比例生動地表達出來。對于技能主導類隔網(wǎng)對抗性項群,如羽毛球、網(wǎng)球、排球;技能主導類同場對抗性項群,如足球、籃球,體育繪圖在繪制隊形變化、進攻路線上有助于學生的快速理解[13]。
3.1.2教材應具有公信力及適應教學
教材不拘泥于對技法的重視和研究,關鍵在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練習和記憶專項動作,體現(xiàn)體育繪圖輔助學生學習專項的價值,不盲目的抬高學科位置。
3.1.3建議開展計算機體育繪圖課程
學生在學校學得多、學得精可以為就業(yè)增添砝碼,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體育事業(yè)發(fā)展前景看好,學生掌握計算機繪圖技術,可服務于體育用品業(yè)、體育新媒體、體育綜藝等體育產(chǎn)業(yè),為自身發(fā)展謀得新機遇。
3.2在中小學教學方面
中小學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體育繪圖在中小學的教學中需要的不是專業(yè)性而是趣味性,體育繪圖的形象需要更加飽滿??梢钥紤]以體育繪本的形式豐富中小學體育教材與課程。
3.3在社會應用方面
3.3.1應用于全民健身事業(yè)
2014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公報顯示:國民體質總體水平有所增長,由民眾自發(fā)組織的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如廣場舞、太極扇(劍)、馬拉松、球類比賽、趣味運動會等[14]。可開發(fā)大眾健身類體育繪圖圖示,將健身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形象化表達。另外,可將體育繪圖作為社區(qū)社會體育指導員上崗培訓項目,指導全民健身。
3.3.2運用于體育文化傳播
計算機體育繪圖用于體育相關資訊的傳播,快速制作專業(yè)二維、三維圖片、短片進行即時傳播;還可以普及體育知識,如一張圖或一個短篇看懂比賽規(guī)則、了解體育政策等,體育繪圖使體育信息的接收更加便捷、有趣。
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面臨發(fā)展瓶頸的體育繪圖不僅在學校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同時在體育事業(yè)黃金時代又有新的發(fā)展機遇,科學合理專業(yè)化的發(fā)展會使體育繪圖的發(fā)展空間得以優(yōu)勢化和延展。新時期體育模式能夠在促進體育產(chǎn)業(yè)不斷進步的同時,增加體育活動以外的其他服務,使原本傳統(tǒng)的體育繪圖搭上快速發(fā)展列車。
[1]雷詠時.體育繪圖教學實踐中的教學模式分析[J].武漢體育學報,2002,36(4):109-110.
[2]汪學蓮,胡軍.高校體育繪圖課教法新探[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25(6):333.
[3]李寧,萬仲平,越寶椿,等.線偶模型的研制及應用于體育繪圖教學改革的實驗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5,25(2): 233-234.
[4]楊建民.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的體育繪圖課程教學[J].當代體育科技,2013(30):146-147.
[5]鄧津.體育繪圖在武術學習中的輔助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0):204-205.
[6]黃壽山.運動技術單線圖的畫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84(2):56-61.
[7]謝惠蓉,趙峰,于昊.體育繪圖技法的探討[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3,19(3):94-96.
[8]趙倩.Microsoft Word在體育繪圖中的應用[J].四川體育科學,2004(3):161-172.
[9]馬沛軍,彭金城,徐增榮,等.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體育繪圖》課程模式研究[J].昌吉學院學報,2006(3):125-128.
[10]張燕中,柴業(yè)宏,許高建.關于田徑人體動作計算機繪圖軟件開發(fā)的研究[J].安徽農(nóng)大學學報,2009,36(1):155-159.
[11]于國濤.試析體育繪圖在小學排球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5):68.
[12]馬逢伯,張宗程.全民健身活動中體育繪圖推廣與普及的可行性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33(5):24-26.
[13]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19-60.
[14]中國軍網(wǎng).2014年國民體質監(jiān)測公告發(fā)布[EB/OL].(2015-11-27)[2016-05-30].http://www.81.cn/jfjbmap/content/ 2015-11/27/content_130519.htm.
The Review and Prospecti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Drawing in China
CAO Ru1,LI Long2
(1.Graduate Faculty,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2.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Xichang College,Xichang,Sichuan 615000,China)
Sports drawing is an interdisciplinary,and certain limitations are to be found i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raditional sports drawing.Sports draw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are confined to only teaching and explanation of basic skills.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sports drawing techniqu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eds further research.Sports drawing teaching,which is a form of aesthetic education,can help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develop the students'study interest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school.However,previously sports drawing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Sports drawing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sports industry as well as into school education.The author purposes to give a full play to sports drawing by resetting its proportion in PE education with event-group theory.Authoritative textbook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ould be used in sports drawing teaching. Thus we can help to promote the"National Fitness Cause"and the spread of physical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sports drawing;sport industry;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Internet+”
G807.04
A
1673-1891(2016)03-0116-03
10.16104/j.issn.1673-1891.2016.03.030
2016-05-30
曹茹(1988—),女,河南鄭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全民健身與社會體育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