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輝,都躍春,宣磊,王強,陸保云,宋旭
(1.合肥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合肥230601;2.安徽田徑游泳運動管理中心,合肥230011;3.安徽省體育科學技術研究所,合肥230011)
應用血乳酸監(jiān)控400 m欄運動員訓練負荷的實證研究
汪輝1,都躍春2,宣磊3,王強1,陸保云1,宋旭1
(1.合肥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合肥230601;2.安徽田徑游泳運動管理中心,合肥230011;3.安徽省體育科學技術研究所,合肥230011)
目的:應用生化指標對參加備戰(zhàn)全運會的400 m欄項目運動員進行訓練監(jiān)控。方法:以參加備戰(zhàn)全運會的3名安徽省田徑隊運動員為研究對象,應用血乳酸指標對不同訓練負荷及比賽后的血乳酸值進行監(jiān)測。結(jié)果:1)BLA對有氧、混氧代謝的負荷確定效果較好;2)BLA對運動員無氧乳酸代謝能力訓練負荷的能有效監(jiān)控;3)對照400 m跑后最大BLA,可較為準確地評價運動員400 m欄專項能力和訓練強度。
血乳酸;400 m欄;訓練負荷;監(jiān)控
400 m欄是對運動員速度、速度耐力、力量耐力、技術節(jié)奏等要求都比較高的運動項目,其中技術節(jié)奏和400 m平跑水平是影響400 m欄成績最為關鍵的2個因素,屬于典型的無氧乳酸速度加技術節(jié)奏類項目。該項目無氧乳酸能力訓練的核心就是提高運動員肌體糖酵解供能和耐代謝產(chǎn)物乳酸的能力。在訓練實踐中進行無氧乳酸能力訓練,教練員們通常采用間歇訓練法和重復訓練法。如何把握好訓練中負荷強度和間歇時間等負荷因素,提高運動員的無氧糖酵解供能能力,是訓練實踐最為關注的問題。負荷由負荷的量和負荷的強度所組成,分別反映著負荷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兩方面的特征,負荷的量可以通過練習次數(shù)、訓練時間、練習距離等特征表現(xiàn)出來,負荷的強度可以通過練習速度、負荷重量、練習密度以及難度等表現(xiàn)出來[1]。
血乳酸(Blood Lactate,BLA)是訓練中負荷強度評價的重要指標,目前在訓練監(jiān)控中應用最多、最廣。通過測定訓練前后血乳酸指標的變化,能夠很好地區(qū)分有氧訓練和無氧訓練,且血乳酸的升高與訓練中負荷強度的增加呈正相關關系。因此,血乳酸的測試能夠幫助了解和闡明訓練的過程與機理,制定和修改訓練計劃,調(diào)節(jié)和控制訓練中的負荷強度,評定與預測訓練水平。在運動訓練中,BLA有“訓練標尺”之美稱[2]。400 m欄項目是所有項目比賽后BLA最高項目之一,因此BLA測試對400 m欄運動員訓練中負荷的監(jiān)控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是制定訓練計劃,掌握適宜的負荷強度,評定訓練效果的重要手段。
本研究以安徽省田徑隊400 m欄組3名男子運動員為研究對象,針對各訓練階段主要訓練任務及相關訓練手段進行BLA測試和分析,提高教練員對訓練的掌控能力,制定適宜的訓練負荷,從而提高運動員400 m欄專項水平。
1.1研究對象
以安徽省3名優(yōu)秀男子400 m欄運動員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18.7±0.6歲,平均訓練年限5±0.8 a,1人為國家一級運動員(伍××)、2人為國家二級運動員(郭××、蔣××),經(jīng)一個大周期訓練后,分別提高到國家健將級、國家一級。
1.2研究方法
1)監(jiān)測指標
血乳酸(BLA)。
2)儀器和試劑
采用德國Senslab公司的Lactata-scout便攜式乳酸鹽分析儀(外出比賽用)與德國EKF診斷公司生產(chǎn)的EKF-C-Line GP型臺式乳酸鹽分析儀(訓練用)及其配套試劑。
3)訓練安排
根據(jù)400 m欄項目競賽規(guī)律及教練員訓練經(jīng)驗,確定400 m平跑水平和400 m欄的技術節(jié)奏是影響400 m欄成績的2個關鍵因素。針對400 m平跑能力的訓練,教練組采用了200、300、500、1 000 m跑作為本研究的專項訓練指標。針對400 m欄專項能力的訓練,教練員采用8~10個欄專項跑、400 m欄全程專項跑,運用重復訓練法。
4)訓練周期及訓練內(nèi)容安排
教練組根據(jù)運動員次年比賽安排,把第1年的11月份起至次年的6月份確定為一個訓練大周期,依據(jù)訓練時間和任務,將訓練大周期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為準備期(11—2月),重點提升運動員400 m平跑能力,輔助發(fā)展運動員400 m欄專項能力;第2階段為競賽期(3—5月),重點提升運動員400 m欄專項能力,并順利參加預定比賽;第3階段為恢復期(6月)。
在第1階段里,先發(fā)展運動員有氧代謝和有氧無氧混合代謝供能能力,采用的具體手段有30~50 min低強度持續(xù)跑,再逐步過渡到1 000 m×(2~5)次間歇跑的混合代謝供能訓練;再發(fā)展運動員無氧代謝能力(主要是發(fā)展運動員的無氧乳酸能力)。無氧乳酸能力訓練分為耐乳酸訓練和最大乳酸訓練2種,耐酸訓練采用200 m×(5~10)次以及300~600 m×(4~6)次的平跑,采用間歇訓練法;最大乳酸訓練采用300~500 m的平跑和8~10個欄~400 m欄專項跑,采用重復訓練法。
針對耐乳酸訓練,教練組選用冬訓前期200 m×9次跑(1堂訓練課)逐步過渡到后期200 m×5次跑(1堂訓練課)的訓練手段,并進行測試,目的是檢查運動員負荷的制定是否適宜。依據(jù)美國著名400 m跑教練員克萊德哈特的200 m短間歇訓練模式[3],教練組將200 m間歇跑確定為發(fā)展運動員耐乳酸能力的主要訓練手段,前期從200 m×9次(1堂訓練課)開始跑起,逐漸減少次數(shù)、提高負荷強度、縮短間歇時間,目標是經(jīng)過3個月的時間使運動員能完成200 m×5次(1堂訓練課),每個200 m跑的負荷強度要求在25 s以內(nèi)。
1.3BLA與人體供能方式的關系及本實驗的測試安排
BLA的變化與動用的供能系統(tǒng)有關,以磷酸原供能為主時,BLA較少,一般≤4 mmol/L;以糖酵解系統(tǒng)供能為主時≥15 mmol/L;以有氧氧化系統(tǒng)供能為主時,則在4 mmol/L左右。[5]運動時血乳酸濃度上升,其濃度的變化與負荷強度有關。訓練水平會影響運動后的血乳酸濃度。經(jīng)常進行耐力訓練的人,訓練水平高者運動成績好,血乳酸濃度也高;完成相同亞極量運動時,水平高的血乳酸濃度相對較低。運動后的血乳酸濃度恢復速度快表示有氧代謝能力強[6]。
本研究所采用的BLA,有氧代謝、混合代謝為每次運動后最大BLA。耐乳酸訓練、最大乳酸訓練采用了跑后即刻、5、10、15、20 min等時間點的BLA。
2.1400 m、400 m欄項目能量代謝的特點
無氧耐乳酸訓練是400 m專項訓練最主要的特征,其目的是提高運動員在較高乳酸堆積條件下高速跑進的能力,以及推遲乳酸出現(xiàn)的時間,或是降低運動員在高速跑進時的乳酸堆積水平。訓練的負荷是以無氧乳酸訓練負荷為核心的,以ATP-CP供能為主的速度訓練及與專項需要最直接相關的專項身體訓練負荷為二級支持,有氧非乳酸、一般身體訓練等負荷為外圍支持所構(gòu)成的一個負荷體系[4]。
400m跑專項能力是400 m欄跑的重要基礎。盡管400 m欄跑以無氧代謝為主項目,但在訓練的過程中必須重視有氧能力的訓練,越來越多的400 m項目的教練開始重視有氧能力的訓練,其共同觀點是:隨著運動成績的提高,無氧能力逐漸發(fā)展到相對最高的水平時,有氧代謝的供能也在逐漸增加,故要提高運動能力需要加強有氧代謝的訓練。
通常無氧乳酸訓練分為耐乳酸訓練和最大乳酸訓練2種,根據(jù)學習掌握的知識,高水平400 m(欄)運動員耐酸訓練后BLA應在12~17 mmol/L,最大乳酸訓練后的血乳酸值應在15~25 mmol/L[4],這為教練組分析測試情況提供參考和依據(jù)。
其中,Δθt為第t次訓練時參數(shù)的更新量,ρ為動量因子,η為初始學習率,gt為初始梯度.本文中,動量因子ρ采用經(jīng)驗值0.9,梯度gt會隨ρ而改變,在不同的訓練階段學習率也不同,用以靈活地提升網(wǎng)絡訓練速度.
2.2有氧和混氧能力訓練BLA測試結(jié)果及應用
訓練實踐中教練組在冬訓前期主要任務就是加強有氧和混氧供能能力訓練,有氧耐力的訓練主要采用持續(xù)訓練法,30~50 min的持續(xù)跑為主,再逐步過渡到1 000 m×(2~5)次間歇跑的混氧訓練。為確定練習強度,教練組對運動員進行了測試,測試方法根據(jù)以前運動員完成1 000 m的情況,要求運動員按照規(guī)定的負荷強度控制跑1 000 m×3次,以獲得固定間歇時間(5 min)、固定跑距(1000 m×3次)、不同負荷強度要求下的BLA(表1)。
表1 不同負荷強度要求下運動員BLA測試結(jié)果mmol/L
由表1可知,3名運動員在跑3 min 40 s~4 min負荷強度,即平均速度4.16~4.54 m/s時,BLA在3.10~4.60 mmol/L之間基本屬于有氧訓練;跑3 min20 s強度,即平均速度5 m/s時BLA在8.20~9.10 mmol/L,顯示高于無氧閾值低于常規(guī)耐乳酸訓練所要的12 mmol/L的目標,屬于混氧訓練。因此在訓練初期進行一般有氧耐力訓練時采取1 000 m ×3次(負荷強度要求3 min 40 s~4 min),逐步提高強度,訓練6周后,采用1 000 m×(2~3)次(負荷強度要求3 min 10 s~3 min 20 s)提高混氧能力,通過這樣的訓練,3名運動員在訓練第9周的800 m測試中成績均大幅度提高,顯示前期的訓練強度是適宜的,為下階段無氧乳酸訓練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2.3無氧乳酸訓練血乳酸測試結(jié)果及應用
2.3.1耐乳酸訓練BLA測試結(jié)果及應用
實踐中教練組選用了冬訓前期200 m×9次和后期200 m×5次訓練手段作為測試目標,目的是檢查運動員負荷的制定是否適宜。前期從9個200 m開始跑起,逐漸減少次數(shù)、提高負荷強度、縮短間隙時間,目標是經(jīng)過3個月的時間運動員一堂課訓練將能完成200 m×5次,且每個200 m跑負荷強度要求在25 s以內(nèi)。
第一次血乳酸測試的訓練要求是間歇1 min 30 s,負荷強度要求29 s以內(nèi)(表2)。運動員完成了29 s的訓練任務要求,BLA在13.10~15.10 mmol/L之間,符合耐酸訓練要求,但最后一個200 m實際運動強度有所下降,顯示運動員完成負荷能力還稍欠缺。因此教練組在下周的課次中維持了此負荷強度的訓練,繼續(xù)提高該運動員對此刺激的適應性和承受能力。
表2 不同次數(shù)200 m跑后最大BLA測試結(jié)果
對應表3,訓練要求間歇5 min,強度要求25 s。根據(jù)資料顯示。血乳酸耐力訓練的負荷強度應在個人最大血乳酸值的80%~85%[7]。針對伍××,根據(jù)同期對伍××400 m欄最大乳酸的測試,分析其耐乳酸訓練強度應該在16~18 mmol/L之間,訓練第4和第5個未完成25 s訓練任務,即刻血乳酸值21.59~23.69 mmol/L,接近最大乳酸值,遠大于耐酸訓練標準,并且第4次跑速度下降較多,BLA仍然在上升,顯然這樣的負荷強度過大,長期訓練會引起運動員過度疲勞。郭××也同樣出現(xiàn)類似現(xiàn)象,考慮到下階段的主要訓練任務是發(fā)展專項能力,因此我們在二三月份的訓練中,減少和降低了此手段的訓練比例和負荷強度。保證了伍××連續(xù)2個月的大強度的專項訓練。
因蔣××的訓練水平低于伍××、郭××,因此一方面考慮到運動員的實際情況,一方面也為了測試比較,蔣××的訓練強度要求是26.5 s,實際完成平均強度26.7 s,即刻BLA在16.66~16.75 mmol/L,符合耐酸訓練要求,可繼續(xù)此負荷強度的訓練。2.3.2最大乳酸能力訓練BLA測試結(jié)果及應用
表3 200m×5次訓練后BLA測試結(jié)果
伍××、郭××、蔣××進行沖擊最大乳酸課,內(nèi)容是400 m×2次,間歇時間45 min以上,強度是全力跑。伍××:第1組成績?yōu)?9.13 s,為同期訓練最好水平,最大BLA為訓練后15 min的21.36 mmol/L,第2組跑成績49.55 s成績下降,最大BLA為訓練后20 min的22.10 mmol/L,BLA清除率50 min為50.63%。第2組與第1組相比,成績下降,BLA升高,是能力下降的一種表現(xiàn),其快速恢復的能力較差。第1組BLA最大值為21.36 mmol/L,出現(xiàn)在休息15 min后,第2組BLA最大值為22.10 mmol/L,出現(xiàn)在休息20 min后。其400 m跑后最大BLA出現(xiàn)在休息15~20 min后,跑后休息50 min以上BLA清除率才能達到50%以上,要休息60~70 min左右BLA清除率才能達到70~80%。因此,對伍××來說,使用重復訓練法的間歇訓練時間至少要在60~70 min,而且當天全力跑不宜超過2組(表4)。
表4 伍××最大強度2次跑后BLA變化情況表mmol/L
郭××:第1組成績?yōu)?0.11 s,為同期訓練最好水平,第2組成績49.99 s,成績略有提高。第2組與第1組相比,成績提高,BLA下降,是能力較強的一種表現(xiàn),應該還有潛力可挖。第1組BLA最大值為18.88 mmol/L,出現(xiàn)在休息10 min后,第2組BLA最大值為17.90 mmol/L,出現(xiàn)在休息15 min后。其400 m跑后最大BLA出現(xiàn)在休息10~15 min后,跑后休息40 min以上BLA清除率才能達到50%以上,要休息50~60 minBLA清除率才能達到70%~80%。因此,對郭××來說,使用重復訓練法的間歇時間至少要在50~60 min,而且當天全力跑不宜超過2組(表5)。
表5 郭××最大強度2次跑后BLA變化情況表mmol/L
蔣××:第1組成績?yōu)?1.33 s,為同期訓練最好水平,第2組成績50.95 s,成績略有提高。第2組與第1組相比,成績提高,乳酸下降,是能力較強的一種表現(xiàn),應該還有潛力可挖。第1組BLA最大值為18.95 mmol/L,出現(xiàn)在休息10 min后,第2組BLA最大值為18.12 mmol/L,出現(xiàn)在休息15 min后。其400 m跑后最大BLA出現(xiàn)在休息10~15 min后,跑后休息40 min以上BLA清除率才能達到50%以上,要休息50~60 minBLA清除率才能達到70%~80%。因此,對蔣××來說,使用重復訓練法的間歇時間至少要在50~60 min,而且當天全力跑不宜超過2組(表6)。
表6 蔣××最大強度2次跑后BLA變化情況表mmol/L
從BLA變化情況可以看出,伍××的最大乳酸動員能力大于郭××、蔣××,但BLA清除率在同時間內(nèi)低于郭××、蔣××,因此,郭××、蔣××較適合該訓練負荷。伍××應加長間歇時間,或根據(jù)其特點減少練習次數(shù)。訓練實際中教練組決定針對伍××的個體情況,采用每周每節(jié)課只跑一次最大負荷強度的訓練,來保證運動員的恢復。同時為了達到訓練的積累效應,教練組改變了以往練習2周調(diào)整一周的訓練安排,連續(xù)進行了6周的大負荷強度專項訓練,結(jié)果出乎意料的是運動員并沒有出現(xiàn)想象中的疲勞,運動員在每周的專項練習中逐步提高成績,并且在連續(xù)的比賽中保持了較好的體能狀態(tài),伍××最終獲得全國田徑青年錦標賽400 m欄第2名,成績?yōu)?2.90 s。
2.3.3最大強度400 m欄訓練后BLA測試結(jié)果及應用
表7~9為伍××、郭××、蔣××3月2日參加400 m欄訓練最大負荷強度跑,跑后血乳酸測試結(jié)果。伍××:400 m欄成績52.90 s為訓練最好成績,最大BLA為20 mmol/L,低于表5中400 m跑時的最大乳酸值;郭××:400m欄成績54.17 s為訓練最好成績,最大BLA為18.30 mmol/L,低于表4中400 m跑時的18.88 mmol/L最大BLA;蔣××:400 m欄成績54.64 s為訓練次好成績,最大BLA為18.61 mmol/L,低于表6中400 m跑時的18.95 mmol/L最大BLA。
對比認為,3名400 m欄運動員專項能力都不強,應加強400 m欄專項能力訓練。
表7 伍××最大強度訓練后BLA變化情況表
表8 郭××最大強度訓練后BLA變化情況表
表9 蔣××最大強度訓練后BLA變化情況表
2.3.4400 m欄賽后BLA測試結(jié)果及應用
表10~12為伍××、郭××、蔣××4月下旬在全國青年田徑錦標賽400 m欄賽后BLA測試結(jié)果。伍××賽后15 min最大BLA僅為13.42 mmol/L遠低于3月2日400米欄訓練時20 mmol/L的最大BLA,而成績52.34 s高于52.90 s的訓練成績,顯示無氧乳酸能力提高,應繼續(xù)加強專項練習負荷。訓練實踐中我們繼續(xù)加強專項練習的負荷強度,伍××在1個月后的全國田徑大獎賽上再次提高成績,跑出51.44 s,達到了健將等級。
表10 伍××賽后BLA變化情況表
表11 郭××賽后BLA變化情況表
表12 蔣××賽后BLA變化情況表
郭××賽后15 min最大BLA僅為14.11 mmol/L遠低于3月2日400 m欄訓練時18.30 mmol/L的最大BLA,而成績53.61 s高于54.17 s的訓練成績,達到一級,顯示無氧乳酸能力提高。
蔣××賽后15 min最大BLA僅為13.31 mmol/L遠低于3月2日400 m欄訓練時18.61 mmol/L的最大BLA,而成績54.53 s高于54.64 s的訓練成績,顯示無氧乳酸能力提高,應繼續(xù)加強專項練習負荷。訓練實踐中我們繼續(xù)加強專項練習的負荷強度,蔣××在1個月后的全國田徑大獎賽上再次提高成績,跑出了54.03 s達到了一級。
1)有氧運動能力是無氧運動能力的基礎,通過血乳酸測試及分析,能較準確設計有氧運動、有氧無氧混合運動的負荷,對提高相關能力具有直接的促進作用。采用固定間歇時間、固定跑距、不同負荷強度要求下對運動員進行訓練,進行BLA測試,探索有氧運動、有氧無氧混合運動的負荷范圍,效果較好。
2)美國著名400 m跑教練員克萊德哈特的200 m短間歇訓練模式,可以認為是發(fā)展運動員耐乳酸能力的有效訓練手段。
3)運動員耐乳酸能力和個人最大乳酸能力是400 m及400 m欄訓練的主要監(jiān)控指標,400 m跑的能力對400 m欄跑的能力起著主要作用,運動員在掌握精湛的跨欄技術后,應加強運動員比賽能力訓練??捎?00 m跑確定運動員最大乳酸能力,從而對照檢查運動員400 m欄跑后最大血乳酸,確定運動員400 m欄專項能力的強弱。
4)運用BLA可以較好地幫助教練員評定400 m及400 m欄訓練效果,制定適宜的負荷強度,確定訓練方向。
[1]田麥久.運動訓練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馮連世,張漓.優(yōu)秀運動員訓練中的生理生化監(jiān)控實用指南[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
[3]黃橋賢,胡香蓮.美國400 m跑著名教練克萊德?哈特訓練思想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10(3):155-158.
[4]黃毅,王宇紅,蔡勇.高水平400 m運動員有效訓練負荷研究——兼論中美400 m訓練理念之異同[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08,31(7):991-993.
[5]王茹.運動訓練功能評定測試方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6]吳東明,王健.體能訓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岑興宇.利用血乳酸值合理控制運動負荷的實驗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05):98-100.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Monitoring of the Training Load of 400 m HurdleAthletes by BLA
WANG Hui1,DU Yue-Chun2,XUAN Lei3,WANG Qiang1,LU Bao-Yun1,SONG XU1
(1.College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Hefei Normal University,Hefei 230601,China;2.Anhui Athletics Swimming Management Center,Hefei 230011,China;3.Spo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ofAnhui Province,Hefei 230011,China)
Objective:To monitor the training of 400m hurdle athletes who are preparing for the national games by the application of biochemical index.Methods:Taking the three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in Anhui Province who are preparing for the national gam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values of BLA after competition and different load training were monitor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BLA.Results:1)BLA does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aerobic and mixed oxygen metabolism;2)BLA can monitor the athletes’lactic anaerobic metabolism ability training load effectively;3)The special skills and training intensity can be assessed accurately by comparing the maximum values of BLA after 400m race.
blood lactic acid;400 m hurdle;training load;monitoring
G822.6
A
1673-1891(2016)03-0149-05
10.16104/j.issn.1673-1891.2016.03.039
2016-05-18
合肥師范學院校級產(chǎn)學研項目(2014cxy04),合肥師范學院校級科研青年基金項目(2015QN42)。
汪輝(1981—),安徽無為縣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學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