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鼎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中學)
高中物理摩擦力教學淺析
李仲鼎
(云南省昆明市云南民族中學)
高中物理與初中物理有著很大區(qū)別,初中物理主要是講現(xiàn)象和產生現(xiàn)象的原因,對本質問題研究較少,這一階段學生學習難度不大,但到了高中物理課堂中,不僅要對現(xiàn)象和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還要對其本質問題進行探究,這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如果不在高一階段讓學生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方法,那么以后在教學中將事半功倍。
摩擦力;情景假設;實踐
力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占有很大比重,其知識點多,力的種類繁多,成為高中物理的新難點。而摩擦力在物體運動中“動靜結合”,讓摩擦力成為力學課堂中的第一個教學難點,如何就摩擦力相關知識點來進行教學,成為高中物理老師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本文結合多年高中物理教學經驗提出幾點建議,希望能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通過生活實例導入課堂教學內容,可以有效降低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厭倦,例如在正式教學之前,可以讓班級中力氣最大的男生上前來,先讓他把3張部分重疊的紙拽開,再讓其把事先準備好的兩本逐頁對插在一起的書拽開。當學生不能拽開兩本書的時候,可以再讓一位學生上前來實驗,還可以讓兩個學生同時拽這兩本書。或者通過擰瓶蓋的方法來進行課堂導入,即課上讓學生擰開一個瓶蓋都是水的飲料(請力氣最大的學生來擰,制造懸念),等學生講完為什么擰不開瓶蓋后,老師再將瓶上的水擦去,輕松擰開。通過課前一個小游戲,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產生對摩擦力的思考。此外,還可以通過下雪后用瓷磚鋪設的公共場所為什么要撒沙子等問題來進行提問,讓學生深層思考。
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摩擦力時對摩擦力概念定位不是很清楚,導致在習題分析過程中對力的解析不正確,常常不能判斷其是否有“相對運動趨勢”,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利用生動形象的實驗來進行概念上的講解。
在進行實驗之前要確定兩個概念,即作用點是在接觸面上,在受力物體上;方向是跟切面相切,并與物體運動方向或運動趨勢方向相反。這時候可以進行“牙刷演示”,直接觀察摩擦力的方向。先將一個牙刷向下放在粗糙的平面上,沿水平方向輕輕用力,使牙刷在受到力的同時不進行位移,讓學生來觀察牙刷毛向什么方向彎曲,向什么方向彎曲就是平面運動中相對運動趨勢方向,此時受到的靜摩擦力方向與之相反;把牙刷毛向上平放,再將另一個牙刷與第一個牙刷毛相對,再沿水平方向輕輕用力,使兩支牙刷都不產生位移,此時再讓學生來觀察,讓其了解到在相對靜止的情況下牙刷毛分別向什么方向彎曲,從中可以輕松判斷出摩擦力與作用力的方向。由此可以給出教材上的定義“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在進行理論教學后,可以讓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老師再通過實驗逐一進行驗證,例如,很多學生認為摩擦力就是阻力,對物體運動做的是負功。物理老師應通過實驗來進行指導。因為摩擦力除了做負功也可以不做功,比如在光滑地板上有A、B兩個物體,A在B上面,用力拽動B,這時A與B之前的摩擦力即為不做功。
此外,還可以模擬一些電影中常見的鏡頭,來進行對知識點的復習與驗證。例如,影視作品中經常有人從山上掉下來,一路打滾滾進山溝。如果這個人不以滾動向下運動,而已滑動向下運動,結果會是如何?可以利用小木塊代替人體,在下坡過程中給予一個初始的力,然后觀察其運動狀態(tài),看是否會在坡底停下;同時再用橢圓體(模擬人體橫向向下),一樣給予一個初始的力,然后觀察其運動狀態(tài),看是否能在坡底停下。這個實驗和汽車在冰上剎車一樣,如果沒有ABS系統(tǒng),那么剎車瞬間,使得滾動摩擦變?yōu)榛瑒幽Σ?,在光滑的路面上這么做會減少摩擦力,使得汽車需要更長的距離才能停下。這樣可以讓學生快速了解滾動摩擦和滑動摩擦的區(qū)別,鞏固復習了增大與減小摩擦力的方法,讓學生清楚了解到,摩擦力與壓力、物體接觸面光滑度、物體接觸面積有關。這些實驗還可以讓學生了解遇到同樣危險的時候應該如何面對。
以上就是我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一點心得,物理教師只要抓住以上幾點,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充實案例、吸引學生興趣,勢必會在教學方面取得傲人的成績,使學生的成績不斷得到提高,達到教學任務的目的和要求,提高學生科研能力,進行全面發(fā)展。
[1]王永鋒.“三步法”突破高中物理“摩擦力”難題[J].新課程:下,2015(01).
[2]劉培永.高中物理“靜摩擦力”教學一得[J].教育文匯,2014(09).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