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新華小學 王莉
小學生習作指導要基于“四會”策略
江蘇省新沂市新華小學 王莉
小學生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成效和質(zhì)量是素質(zhì)教育的一面最直觀的“鏡子”。如何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可以從以下方面做起:基于文本、學會模仿;基于生活,學會觀察;基于活動,學會體驗;基于人本,學會評價。
小學生 習作指導 四會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如何指導學生輕松寫作,樂于表達,提升習作能力,則是一線語文老師要認真研究的課題。筆者以為,要提高作文指導實效,就要基于“四會”。
以讀促寫,“讀中學寫”是作文教學的重要原則。蘇教版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無論是文章結構、寫作順序、表達方法,還是在選材及語言風格都很有典范性,很值得學生去積累和模仿。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讓學生積累、模仿和應用。
1.積累文本語言。
如在教學《“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文時,我發(fā)現(xiàn)課文的前幾節(jié)文字,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了釣魚的情景,尤其對于釣魚的動作刻畫得細致、傳神,令人讀后如臨其境。
學生對于釣魚并不陌生,也對釣魚很感興趣,但他們寫出的作文,卻語言匱乏蒼白。如果把這一段文字積累下來,會對他們的寫作非常有幫助。于是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圈劃描寫釣魚動作的詞語,然后鼓勵學生用以上詞語說一說湯姆釣魚的情景。學生充分練說之后,對于文本的語言加以內(nèi)化吸收,豐富了積累。我想,再寫釣魚的作文也定會筆下生花。
2.模仿篇章結構。
習作時,有時讓學生模仿范文的篇章結構,也是寫作的一個捷徑。如描寫一種水果,可回顧《石榴》一文,課文按順序依次描寫了石榴的葉、花、果實的特點。無論從語言還是結構上,都可以作為一種范式進行模仿、創(chuàng)編。如寫游記,腦中就可浮現(xiàn)出《廬山的云霧》《九寨溝》等文,學生可模仿其“總——分——總”的篇章結構和移步換景的敘寫順序。
習作前,回顧這些范式,學生寫作就有了抓手,有了依托,寫作文就不再感到無從下手了。
魯迅說:“作文第一需觀察”。課標也指出“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所以留心生活,學會觀察生活是充實作文素材的源頭。因此我們平時要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積累寫作素材。
如寫植物,讓學生走入校園,觀察太陽花早上開放晚上合攏的變化;觀察銀杏葉的形狀、顏色,以及一年四季的變化。
如寫班級的喜事,讓學生留心獲得循環(huán)紅旗時同學們的表現(xiàn),或者班級同學獲得一些榮譽的感受。
一位同學寫道:今天是星期一,照例舉行升旗儀式。升完旗后,少先隊輔導員張主任公布獲得流動紅旗的班級。開學到現(xiàn)在,我們班很少得到學校大隊部頒發(fā)的流動紅旗。模糊間,我聽到宣布的是我們的班級。大家似乎都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當確認是我們班時,同學們不禁歡呼雀躍,我也跟他們一樣為得到流動紅旗而激動不已!我雙手捧著紅旗踏進教室,把流動紅旗交給老師,王老師說,“這是你們講衛(wèi)生、愛環(huán)境獲得的流動紅旗,珍貴吧?”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珍貴!”“老師都舍不得把它放下,怕它不喜歡我們,這周一過,跑到別的班去,不回來了?!焙⒆觽兤咦彀松嗟刈h論如何不讓紅旗流走。接著老師把流動紅旗懸掛在黑板的右上角。
只要善于觀察,留心生活,就不愁無寫作素材,有了素材,寫起作文來也就不至于言之無物,內(nèi)容空洞,生拼硬湊。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小學生作文是以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為主要內(nèi)容的,因此,平時教師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盡情地體驗生活,捕捉寫作靈感。
因此,我在讓學生作文前,常常先安排他們親自體驗生活。例如:要寫作文《放風箏》,我就帶領學生一起來到廣闊的操場上盡情地放一次風箏,讓學生親自體驗放風箏的過程。尤其是如何放飛要寫清楚動作。
有學生寫道:我左手舉著風箏,右手拿著風箏軸,先把風箏往上一拋,接著趕緊往前跑,一邊跑一邊放線,可是風箏卻不聽我使喚,一頭栽了下來,我又急又氣,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這樣有了自己真切的體驗,作文時的語言就富有個性了。另外平時我還有意識地開展一些活動,如添鼻子游戲,成語接龍,猜謎語活動,豐富他們的體驗。周末,我還布置他們干一些家務,如疊被子,洗衣服、洗碗,和父母進行角色互換等。這樣,當面對一些習作題目時,由于有了自己的親身體驗,寫作靈感就會一觸即發(fā),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傾訴欲望。
作文的評價要做到以人為本,呵護學生的習作熱情。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圍繞習作訓練點,緊扣“用準詞,寫通句,講明白”的基本要求加以修改。古人云:文有不通而可愛者。有的老師把學生的作文修改得面目全非,在評價上不留余地,讓學生對作文心生畏懼,努力培養(yǎng)的習作熱情也蕩然無存。其實,教師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地批改作文,不要拔高對學生的習作要求。
其次,要還學生的自主批改權。如何訓練學生自主批改?首先給予學生足夠的批改時間,其次要教給學生批改的方法。教師要出示范例或列表讓學生有所對照。讓學生自主評改做到有法可依,從而更加明確習作方向。評價時多肯定優(yōu)點,增強學生的習作信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使他們的作文能力都能得到逐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