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顯琴
(萬源市仙龍?zhí)缎W 四川萬源 636350)
淺談單親孩子的教育
李顯琴
(萬源市仙龍?zhí)缎W 四川萬源 636350)
近年來,受打工熱,打工潮的影響,人們的責任意識淡薄,家庭觀不強,感情脆弱,婚姻經不起挫折和歷練,離婚率越來越高,父母離婚導致單親家庭的孩子也越來越多。單親孩子這個特殊的群體,由于家庭的破裂,使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巨變,心靈遭受了沉重的打擊,從小就飽受家庭動蕩所帶來的磨難,形成了心理上的殘缺。很多單親家庭學生無法面對現實,無法走出陰影,從而導致性格偏執(zhí),出現自卑,少言,暴躁等等各種不良性格,造成心理偏差。所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加強單親孩子的教育成為學校主要而現實的難題。在我所教學生中,沒少見這類學生。與他們一起成長,一路走來,我有很多感慨。我始終相信: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創(chuàng)造了教育。對于單親家庭孩子,關愛比任何一件事情都重要。加強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不管對孩子本人,對家庭,還是對學校,對社會都十分必要。
教師應視學生如己出,要有“愛滿天下”的胸懷,熱愛關心每一個學生,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單親孩子也在不斷的增加,一般一個班就會有好幾個單親孩子,而這些單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不正常的家庭環(huán)境中,家庭的“內戰(zhàn)”在他們的心里留下了陰影,他們中絕大部分整日處于矛盾中,有時會感到自己是一個“多余的人”,常常會為“爸爸、媽媽,哪個會要我?”這個問題而擔憂、焦慮。而這些一系列的擔憂、焦慮,使得他們的性格與其他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全部奧妙在于如何愛護兒童?!苯處煈晫W生如子女,投入更多的情感,堅持用自己的愛心感化“單親孩子”。教師要用自己的真心感染他們,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他們。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育”是“教”人“化”人。
本班學生陳佳佳,因先天性心臟病做過手術,剛到本班個頭比一般人要高,父母離異,家中只有父子二人,而父親由于工作關系經常不在家,很難管教。說謊已成了他的家常便飯,經常曠課逃學夜不歸宿。 面對此類學生 ,我采取母愛式的教育感化他。因他們才從別處搬來租房住,平時衣服又臟又難,我給他送去衣褲鞋襪,給他買筆。有時沒吃早飯,給他買早飯吃,下課與他一起打球,下棋,談家常,身體哪不舒服了,主動給她買藥,端水,尋找一切可能的機會,幫助他、關心他。使他漸漸愿意接近我并信任我。慢慢的他有啥心里話主動找我談,學習成績上去了,人也陽光了不少。
單親孩子他們缺少的是父母的愛,但這些事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去彌補的,我默默地觀察著他們,處處關心他們生活中的細微之處。當季節(jié)轉換時,提醒他們注意根據天氣變化增減衣服;經常和他們聊天,經常挖掘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給以表揚。我希望這些能給他們帶來一絲絲溫暖。我希望能夠影響他們,讓他們從迷惘中走出來。我常常以一種朋友的姿態(tài)和他們相處,我想更加靠近他們,了解他們,關愛他們。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很多故事,只有當教師給這些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他們才能理解教師的一番苦心,才能真正愿意接受教師的教導。我明白他們渴望的是真正的關愛,我一直想去彌補這些孩子失去的愛,在學習上,主動問他們有哪里不明白的,主動去輔導;在生活上,時刻關注,多多關心;思想上,多疏導。當這些孩子遇到困難時,我特別重視,并安排其他同學給予幫助,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讓他感到盡管少了父母的愛,但多了老師的呵護和同學的關心和幫助。我努力成為他們生活和學習上的朋友,思想進步的引路人,讓他們體會到老師的關愛,集體的溫暖,同學的友善。我相信如果生活在一個充滿友愛真情的班集體中,他們肯定會感到生活仍然是充滿希望和生機的。
每個人都有長處,單親孩子也不例外,教師應善于發(fā)現和挖掘他們的長處,充分利用長處給予表揚和鼓勵,增強自信,讓他們充分的認識自我發(fā)現自我表現自我從而提高自我。陳佳佳喜歡畫畫,同學們選他做了班上的美術課代表,美術課上老師經常把他的好作品展示給同學們,當同學們看到他的作品發(fā)出“哇”的聲音時,他自己臉上也笑嘻嘻的。我就鼓勵他,繼續(xù)努力,爭取自己的畫在市級或更高級獲獎:時間久了,她對畫畫越來越感興趣,今年市級少兒美術作品賽,他的作品獲得了市級二等獎。教師的天職是給孩子希望,教育應該是播種希望的事業(yè)我們要善于幫助孩子建立希望,建立自信心。每一個好老師都獨具慧眼,能抓住學生的閃光點。閃光點即一個人的長處和優(yōu)點。抓住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來肯定、鼓勵、表揚,哪怕是一點點,都能有效地打消學生的自卑感,喚起他們的進取心。每個人都有閃光點,單親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當他們在學習上有創(chuàng)造性見解時,家長和教師則要格外夸獎和給予肯定。對單親家庭孩子我們應該多鼓勵,少指責;多溫情,少冷漠。
對于單親家庭的學生,多給他們表現的機會,當他們取得成績,哪怕是非常小的成績,我們都應該給予充分的表揚。當他們出現問題或有熱情卻未能做好時一定要鼓勵,不歧視、不回避,并在人生觀方面多給予正確的指導,使他們知道老師是關心自己接納自己的,使其能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生活和學習充滿熱情。因為支持鼓勵是教育的風帆,愛-能撫慰心靈的創(chuàng)傷。 父母之愛的缺失,使單親孩子過早地承受著巨大的思想壓力,教師應用愛心去撫慰他們受傷的幼小心靈,像父母一樣關心這些孩子,如發(fā)現他們情緒不穩(wěn)定時及時談心,生病時熱情地噓寒問暖,成績驟然下降時,發(fā)動成績好的學生為他們輔導。對于一些違紀行為,應在課堂或課下及時批評,一旦改正,及時表揚。“特別的愛送給特別的他”本班孩子張家言,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打架斗毆,他又是“林黛玉”似的人物,一不小心就“傾盆大雨”,家庭的先天不足使他們幼小的心理產生渴望被關懷的心理。我發(fā)現他愛表現,當他主動發(fā)一下本子,或是倒一次垃圾,我在同學面前就使勁表揚他,教育學生主動關心,幫助他們,慢慢他的笑臉越來越多了,我抓住時機,指出他的缺點,讓他改正,我又為他特別提供了全天候跟蹤服務,發(fā)現優(yōu)點及時匯報:上課守紀律了、舉手發(fā)言了、及時交作業(yè)了、下課不和同學打架了、認真做值日了……不知不覺中,他變了,再不氣勢洶洶齜牙咧嘴,而是綻開了燦爛的笑容。他對我說:“老師,您看我的笑臉好不好看,我現在不愛哭了,您覺得我變乖了沒?
我始終相信愛能創(chuàng)造教育,鼓勵和支持比批評和懲罰更加有效。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之一就是人性,對孩子深沉的愛應該兼有父母的溫存又有睿智的嚴格要求。單親家庭的孩子在閑暇獨處時常感到無聊,更多地喜歡采用消極被動的方式來打發(fā)時間。他們喜歡打鬧,嬉戲玩耍忘記老師留的作業(yè),也忘記了上學、回家的時間。對此,我們可就近安排其要好的同學與其同來同往,加以敦促。當然我們身為老師也與他多談談心,交流一下他的這些行為對他所產生的危害,使他對這樣的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同時只要有轉變只有有進步,哪怕是一點點,我們也要就加以表揚,要經常提醒,多鼓勵,使其從根本上得以改變。對每個孩子尤其是單親孩子來說,老師的愛是一種無私而偉大的力量,老師的支持和鼓勵能夠揚起教育的風帆,引領他們前進。
單親家庭的孩子就好比茫茫大海上漂行的一葉孤舟,他需要我們的正確引導,才能安全地抵達寧靜的港灣,才能順利發(fā)展地走向生活的彼岸。支持和鼓勵能夠產生強大的動力,能讓學生主動自覺地沿著老師指出的方向前進。
單親家庭的孩子盡管遭遇了很多家庭的不幸,比一般的孩子缺少愛護和幸福感,但是我始終相信愛是可以彌補的。只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本著"愛心、熱心、誠心、耐心"和科學的態(tài)度,為他們付出更多的愛,就能醫(yī)治他們內心的創(chuàng)傷,幫助他們克服生活中的困難,相信他們也同樣會生活得快樂、幸福。能否做好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工作的關鍵在于教師對這些孩子要更有愛心、耐心和誠心,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做個有心人。學會把握他們思想上的熱點和盲點,用自己的真心去幫助他們,關心他們,教育他們。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為單親家庭孩子撐起一片愛而溫馨的天空。
李顯琴,女,萬源市仙龍?zhí)缎W,四川省萬源市人,大學學歷,小學高級教師,主要從事小學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