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鳳鳳(江蘇省海門市海永學校)
探索卓越課程,促進師生成長
龔鳳鳳
(江蘇省海門市海永學校)
生長在海門這塊土地上,沐浴在新教育的陽光下。讓我們背上卓越課程的行囊,向著陽光的方向前行。卓越課程不是嘩眾取寵,它是平凡的升華,是對生活點滴的積累,是對一切美好的向往和踐行。縱然知道這段旅程充滿艱辛與繁瑣,我們依舊風雨前行,因為孩子們的幸福生活在向我們召喚。
新教育;卓越課程;素質教育;卓越教師
新教育課程思想下的卓越課程在海門這塊土地上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我們欣然實踐著、學習著、前行著。
讀一本好書,可以啟迪人的心智,無限度地擴大人的內心世界。同樣探索卓越課程,可以讓師生在知識的殿堂里徜徉,在實踐的快樂中求知、成長。
卓越的課程不是刻意追求,不需要苦心經(jīng)營,它應該來源于學生的常規(guī)課程。卓越的課程是從常態(tài)的教學中理清課程的目標和思路,讓學生熟知課程任務并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它也不單單是完成教材中的題目,作為老師,應該挖掘出課程的深度和廣度。教學內容的深度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深層次的題目,而廣度則讓學生由此及彼、學以致用。
卓越的課程當與地方實際、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從學生的生活中挖掘教材,正如新教育卓越課程所要求的“以特色課程為必要補充”。源于生活的課程,學生才會去觀察、發(fā)現(xiàn)、研究,才會有感而發(fā),才會更愛自己的生活與家鄉(xiāng)。
卓越的課程是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者”,而是課堂的組織者,引導者;學生也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聽者”,而是課堂的主導者。教師和學生應站在同等的地位上交流,如同師生之間談心一般探討問題的始末。在這樣一種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中,我相信定會比“我讓你聽,你要我做”的氛圍下更容易碰撞出知識的火花。
在學校生活中,我們除了把精力放在語數(shù)外等主科學習上,還應該重視品德、體育、美術等副科或社團學科的學習。語數(shù)外的學習固然重要,但不是我們生活的全部。往往高尚的品德、健康的體魄或者正確的審美觀,對于我們今后的事業(yè)或生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赫爾巴特曾這樣評價過品德的重要性: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是人類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其他幾點的重要性也是如此。而當下在副科學習的重視度和力度上,我們很多學校的教育是欠缺的。當人的發(fā)展或者社會的發(fā)展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對于品德、體育或信息技術等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所以要做二十一世紀的強者,我們教師和學生都應該轉變觀念,把自己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也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和就業(yè)壓力日益嚴峻的社會下生存下來,更好地回報社會。
那么如何探索卓越課程呢?我覺得做到以下幾點是當今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
一、探索卓越課程,需要把課程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讓師生既學到知識又掌握生活實踐的本領。
任何學科應該都存在理論和實踐部分的內容,那么理論上我們可以采用課堂授課的方式,而實踐內容作為檢驗課程的最有效方式和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手段,應得到重視和深入的發(fā)展應用。在這點上,如果單純依靠學?;驅W生家長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政府部門、社區(qū)、企業(yè)等各級機關單位加強合作。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得到最真實有效的鍛煉,也才能實現(xiàn)卓越課程的最終目標。
二、探索卓越課程,提升教師個人魅力。卓越的課程當由卓越的教師引領,才能達到教師與課程的共振,才能產生與學生的共鳴。
卓越教師應具備高尚的師德,如教導自己的孩子一般教育學生;卓越教師當扎實自身的教學基本功,拓展教學的知識面和知識深度;卓越教師應當具有崇高的人生觀、價值觀,在教授課程的同時用自己的言行舉止感染學生、指引學生。
三、探索卓越課程,當緊跟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利用各項軟硬件技術極大地拓展課程內容的內延與外延。
例如當下的“翻轉課堂”和“混合式教學”理念就極大地顛覆了我們現(xiàn)在的教學模式,它正以一種全新的理念和課堂模式逐漸影響和改變我們的教學觀念。除此之外,還有云圖書館、創(chuàng)客行動、網(wǎng)上在線測試等一系列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漸漸地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與教育教學模式。而這一切都是用信息技術來做支撐的,所以卓越課程就當極大地利用好這些新技術,在課程內容上讓學生大飽口福,在動手操作上讓學生小試牛刀,在檢測反饋上做到及時有效的全面評價。就當下而言,微信、微博、微課掌上通等一些APP在師生課程內容探討、作業(yè)交流、教師與家長交流等方面已經(jīng)逐漸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梢娮吭秸n程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是教師與發(fā)展的必然之路,與此同時,實現(xiàn)多個課程的整合也將是卓越課程發(fā)展的趨勢。
總而言之,探索卓越課程是一門功課,也是一項事業(yè)。就讓我們師生共同努力,在卓越課程的探索之路上共同成長,為海門新教育的發(fā)展添磚加瓦!
楊延.“卓越課程”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與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2).
·編輯杜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