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越
中圖分類號:G635.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384-01
現(xiàn)代物質文明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顯著標志,但生活的富足也帶來了某些消極的因素,不少青少年缺乏明確而崇高的政治信仰和遠大的理想,他們重視物質利益,自我意識膨脹,追求個人享樂,缺乏相應的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因而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問題日益受到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成為素質教育中一個亟待加強的問題.作為德育核心和主渠道之一的思想政治課,在加強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努力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任何課程都無法替代的. 思想政治課教學與思想道德素質教育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它們之間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可以說,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是中學思想政治課的靈魂。
1.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進行合理轉變
讓他們全面認識人生、充分了解社會并理解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這種現(xiàn)狀,筆者主要從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與個人成長等方面進行全方位調整,讓他們全面認識教育在人的成長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說,不能因為有了既定的職業(yè)取向就降低教育的目標和要求。筆者用一些當代的典型事例,讓他們充分認識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之間的關系,還有個人價值的最大化。通過種糧狀元鐘振芳的事例,讓他們真正認識什么叫真正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做別人不愿做的事,做有益于社會的事,把自己的事業(yè)或產業(yè)做到最大最強,這一切都必須有堅實的科學文化知識基礎。因為一個人的知識越淵博,就越有遠見,明辨是非的能力就越強,也就越不容易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還有,國家提倡大學生到基層去,到西部去,都充分說明越是基層越需要科學文化,越是落后的西部越需要各種各樣的創(chuàng)業(yè)型人才。這也更能讓學生理解只有真正把自己武裝成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和懂科學的新型人才,才能更加適應當今社會的發(fā)展和要求,無論崗位大小都會做出一番事業(yè)。通過典型事例讓他們認知社會了解外部世界顯然要比單純的理論說教更加有效。
馬克思曾說過,"人是教育和環(huán)境的產物"。筆者個人的理解是教育和環(huán)境是人成長的兩大決定因素。學生在倍受社會大環(huán)境影響的情況下,教育承載的作用就顯得更大。也只有從思想上讓受教育者對自己的成長和發(fā)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育才能在他們身上發(fā)揮更好的作用。思想教育理所當然也就成了關鍵,對農村中學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于是,筆者將馬克思的這一論題引入到班會討論中,讓他們自己去開動腦筋思考。分組討論后,學生們都有了對教育基本一致的理解和認識。更加可喜的是,有部分同學也提出了他們自己的新論題:不同環(huán)境對人的發(fā)展的影響和制約是什么?筆者把這個命題留到另外的班會討論中,讓他們自己去深入思考。筆者只是簡單地把我們這輩人的理想與他們這輩新人的理想作了一個比較,作為對他們思考的一個引導。
2.大力宣傳法制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過各種途徑發(fā)揮好家庭教育陣地的作用
2.1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農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農村家庭中父母對子女教養(yǎng)認知水平偏低。所以應加大農村教育法制宣傳力度,從而提高他們對教育法的認識,大力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師。
2.2家長要注重孩子交友的情況,及時與學校溝通。家長要從小事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品行習慣,對不良行為要及時地預防和嬌治,但切莫采用暴力手段解決,而要多與孩子交流溝通思想。家長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召開的不定期家長座談會,座談會不是成績匯報會,而是談心會、促進會,學校及時總結推廣好家長的先進事跡,使好的經驗大家共同擁有。
2.3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的認識水平。家庭教育是"三育人"的起點和基礎,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建設中具有特殊教育作用。古代"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的故事是家庭教育的典范,父母將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在農閑時間,使其通過學習提高認識,身教言傳,和孩子一起"成長"守住家庭教育這塊陣地。
3.學校應采取多種方式加強中學生思想素質教育
學校是向育少年傳授知識的場所,無論在教育的力量上、教育內容上、教育形式和教育時間上,都優(yōu)越于其他場所,學校教育要加強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放在與文化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3.1教師要與時俱進,樹立育人為本思想,做到教書育人。教師善于以身作則,通過個人良好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學校教育應當求五育并舉,為使學生均衡發(fā)展,學校應重視個別差異,因材施教,鼓勵每位學生發(fā)展自我才能。不論德育、體育、美育、勞育都與智育一樣重要。只要在其中的任何一個領域里有杰出的表現(xiàn),都值得鼓勵。
3.2針對學生心理問題,學校要建立了一套由班主任老師、任課老師、家長所組成的教育網絡,通過家長校訪、教師家訪、召開家長會等方法,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解決。
4.采取多種保障措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保證中學生健康成長的外部環(huán)境
要進一步整治學校周邊環(huán)境,需要有關部門密切配合,嚴格管理網吧和電子游戲室經營場所,確保不接納未成年人進網吧。如果單純靠學校教育來制止學生進網吧,是事倍功半的。
5.強化孩子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
在家里孩子就是"小皇帝"、"小公主",所有的一切都得聽他們的,稍有不如意的地方全家人也跟著遭殃,這樣在學校受一點委屈就受不了,回家后給家人擺臉色,把所有的過錯都歸結于家人。更有甚者自己做錯了事家長可能語氣比平時稍微重些就受不了,要不就以不念書威脅家長,要不就無聲無息離家出走。這樣家長為了考慮孩子安全下次犯了錯要不就不說,要不就好言相勸。久而久之就助長了他們的唯我獨尊歪氣,試想這樣的學生以后走向社會受點挫折將會怎樣?在他們的心里充滿了抱怨,那樣將會有多危險。
針對現(xiàn)在學生身上所具有的這些這些問題,我認為:除了搞好學校教育外更應加強家庭教育。只有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們的教育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學校要充分利用家長學校和家長開放日,利用現(xiàn)代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觀點,全面指導家庭教育。作為家長更應該自覺轉變教育觀念,自覺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父母應該非常盡心的營造一個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家庭人文環(huán)境。父母應該以自己的言傳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每一個生活細節(jié),讓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諧、文明、健康、寬松的家庭氣氛中。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勇敢、進取的性格,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孩子樹立平等、契約、寬容、創(chuàng)造、共生的現(xiàn)代意識,讓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
那么,如何做到這些?首先作為學校應該給家長貫穿一種思想,先教孩子做人,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正確的定位,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孩子。不可盲從,也不可過分的溺愛孩子。先教孩子愛自己,愛父母與人和睦相處,善待自己、善待別人,家長可以通過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一些小事借題發(fā)揮,引導教育讓他們明白錯與對,善于美,丑與惡。其次,家長也應該與孩子多接觸有時間陪陪孩子,隨時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讓孩子感覺到家的溫暖,及時幫助孩子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因勢利導,既給孩子獨立的生活空間又不完全的放任自流,讓孩子既畏你又敬你,在孩子心目中樹立起自己的威信。最后,作為家長也應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一個具有社會主義良好公民應有的素質的好家長。為孩子樹立楷模,我想"虎父無犬子"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總之,教育是一個大課題,特別是青少年素質教育它不單單是學校教育這么簡單,需要我們每一位公民共同努力。為了您,您的孩子,讓我們共同為他們營造一個良好、奮進、和諧、寬容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