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數學課程首先要讓學生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眾所周知,兒童掌握知識的最基本途徑是記憶,而增強記憶的最重要方法就是閱讀。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尤為重要,這也符合數學教學的新理念。
合理利用教材,教會閱讀方法
新課改以來,數學教材的設計越來越適合閱讀;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讓學生讀通、讀懂教材。小學低年級教材中,圖片較多,文字較少。因此,適用的閱讀方法是教師帶領學生一起讀,閱讀的過程即是圖片的講解過程。
比如“認識形狀”,教師會告訴大家這個圖形是正方形,那個圖形是長方形,學生這樣讀完后就知道了所學內容?!皵档姆峙c合”,教師也可根據圖片帶領學生一起讀:“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成4?!睂W生一遍看著教材上的圖片,一遍讀,讀出來的同時也就學會了課程的內容。而小學高年級的閱讀過程,則是促進學生理解的過程。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同樣適用于數學的閱讀。學生多讀幾遍應用題目,不僅知道了題意,理清了題目給出的各數量之間的關系,而且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四則計算”的閱讀,要求學生讀算式的時候,直接將計算結果也“讀”出來??赡軇傞_始有一定難度,但多讀幾遍,堅持下來就好了。這個閱讀過程就是口心算的練習過程。
課改以來的新教材,除了學、做、議等欄目更貼近學生生活,還設置了“讀一讀”欄目。其中,有很多學生平時了解不多但非常感興趣的數學史料,數學家的故事,以及最近所學數學知識的背景和來源介紹;有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討論;有數學知識的現實應用,及數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等。教材“讀一讀”的內容設計,集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非常適合學生閱讀;其設計也很貼近學生實際,學生愛讀,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數學知識,更是讓學生學會和喜歡數學閱讀的重要保障。
多閱讀,明白閱讀重要性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閱讀是對“學習困難”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對于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不要靠補課,而是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F代教育研究發(fā)現:閱讀的功效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文學積淀,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幫助學生點燃思維的火花,發(fā)展智力。所以,閱讀對于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非常必要。
新教育實驗發(fā)起人朱永新說:“閱讀就像美食一樣,吃了好吃的東西,就不斷想吃?!苯處熃虝W生讀數學課本,學生會讀了,讀懂了,這種“精神饑餓感”就形成了,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愛上閱讀。此外,學生們通過閱讀,理解力增強了,學習感覺越來越容易了,成績提高了,自然也就更加清楚和明了閱讀的重要性。他們就不再是短暫的、自發(fā)地喜歡閱讀,而是會自我激勵、天天閱讀?;蛟S,會有學生或家長覺得閱讀占用了學生學習、休息的時間。其實,閱讀和學習從來都不矛盾;相反,用閱讀來替代傳統(tǒng)的“題?!睉?zhàn)術,是科學的學習方法。大量調查研究證實:家庭作業(yè)越多,孩子可能越笨,而閱讀能夠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
美國生理學家瑪莉安·伍爾夫研究發(fā)現:兒童閱讀時,大腦左右兩個區(qū)域一起運行;而成年人在閱讀時,基本都是只有一個大腦半球在運行。對此,科學家普遍認為,兒童時期是閱讀的關鍵期,學生在14歲之前的閱讀體驗,對其以后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教育就擔負著培養(yǎng)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任務。
課上課下結合,養(yǎng)成良好習慣
課堂閱讀是學生培養(yǎng)閱讀習慣的關鍵 由于數學閱讀與日常文字的閱讀存在明顯區(qū)別,要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閱讀習慣,離不開課堂閱讀。教師每節(jié)課可以拿出5分鐘至10分鐘的時間,和學生一起閱讀。閱讀過程中,對于數學閱讀方法掌握不好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確保每一位同學都會讀,讀好。
課下閱讀幫助養(yǎng)成習慣 課堂上的閱讀時間畢竟比較少,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需要課下多閱讀。其實,教師通常所留的預習作業(yè)就是一個閱讀過程,也一個通讀過程。學生在大略讀過之后,基本就知道下節(jié)課所要講解的知識點,還能了解這些知識點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知其大意。到課堂教學時,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注意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檢測,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作用和意義。如此一來,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活躍,學生的注意力也會更加集中,更喜歡閱讀。同樣,用課后閱讀代替?zhèn)鹘y(tǒng)的反復做練習題,不僅學生更喜歡,也更科學,符合教育新理念。
課外閱讀離不開家長的支持 教師首先要疏通家長的觀念,將新的閱讀理念輸送給家長,讓家長明白數學閱讀的重要性,知道數學閱讀比數學習題更能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這樣才能使家長真正無憂地配合學校,促使學生養(yǎng)好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當前,數學的課外閱讀書也很豐富,如《數學和數學家的故事》《我身邊的數學:巧破謎案》《無窮的玩藝:數學的探索與旅行》等。教師可將這些優(yōu)秀課外閱讀書推薦給學生和家長,讓家長根據學生實際選購或借閱,學生讀完之后還可以與同學交換閱讀。
總之,不管課上還是課下,教師應堅持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與家長合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閱讀習慣。
(作者單位:浙江省諸暨市大唐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