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銘
(甘肅鎮(zhèn)原三岔中學)
樹立課程資源本位思想,提升高三文綜復習效率
王旭銘
(甘肅鎮(zhèn)原三岔中學)
三岔中學位于縣城北部,位置偏僻,交通閉塞,信息不靈,設施落后,教育資源在整合中向縣城一中、二中傾斜流動。生源差是制約本校發(fā)展的主要有因素。文綜學生底子尤其薄弱,高分少,名校少。破解我校發(fā)展困厄,根子在教師,關鍵在整合課本資源。
課本本位;板塊整合;哲學工具
“先學《大學》,以定期規(guī)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fā)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朱熹在其作品中,莊嚴提出,課本是莘莘學子成功的最重要的信息資源、思想載體。大唐到大明,科舉選仕,試卷命制,其作文題目,判卷參考答案,必出自四書以及《四書章句集注》。樹立課本權威,考綱權威,以本為本,以綱為綱。編寫課本的人級別檔次處在金字塔頂端,與其他編寫教輔資料的人相比,少了話語權。課本是教育宗旨原汁原味的再現(xiàn),是最經典的資料。課本在古代學生稱之為經,經,大家賦予它一個虔誠的稱呼。曾參善待《論語》,成就了《大學》,“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三綱領,“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孕育了一個民族的千年輝煌。子思善待家學,《論語》為本,一句“中庸之為德,甚至以乎?”的執(zhí)著,便有了橫空出世的思想,“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睘榻鉀Q問題,思考世界,在炎黃子孫腦海深處,他畫了一道獨特美麗的思維痕跡線條。你虔誠,課本回報你一個閃亮幸福的輝煌高考!
以人教版政治學科為例,《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哲學與生活》四個模塊,“題好一半文”,單元標題—課時標題—框目標題,注重標題的不同表述,思想到位,胸中藏兵百萬,何愁馳騁疆場廝殺。
學生領會課本編輯的初衷,扮演編輯角色,重新構建體系。以《經濟生活》為例,課本體系是:消費—生產—分配—交換,創(chuàng)新為:強大的生產—溫馨的分配—靈活的市場—多姿的消費。這基于社會再生產四個環(huán)節(jié)的地位和功能做出的安排。不同個體享有平等自主的評價權利,暢所欲言,再現(xiàn)千年前孔子《弟子侍座》情景——寬容、耐心、民主。思路決定出路,態(tài)度決定高度。2010—2015年,筆者所帶畢業(yè)班政治成績平均分數(shù)依次為:63.5、67.05、68.65、76.38、81.46、68.39;生源不好,底子弱,目標要低,重心要低,專注課本,一本萬利。
以人教版政治學科為例,四個模塊《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學與生活》,其中《哲學與生活》在復習中壓縮到其他幾個模塊中去,思想滲透。哲學為具體學科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門技術性學科。以人教版《經濟生活》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一節(jié)——神奇的貨幣,案例分析。①課本第4頁“貨幣……階段的產物”,彰顯了唯物論中的物質決定意識,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②第4頁第二自然段、第5頁第一自然段,“出現(xiàn)在原始社會末期……”,彰顯了認識論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認識的動力,認識的無限性,反復性,辯證法中的新生事物的優(yōu)點。③第5頁使用價值和價值不能同時兼有,收獲價值,讓渡價值,擁有使用價值,支付價值,矛盾的斗爭性;第6頁商品驚險的一躍,生產適銷對路,質量上乘的商品,矛盾的同一性。推動商品經濟向前發(fā)展,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和動力。視課本為考卷,視課堂為考場,鍛煉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有“怯三軍之勇,藐君王之萬乘”的氣勢,有“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雄風;話語軒昂,吐千丈凌云志氣”的派頭。
注重學科角度,把握主體,《經濟生活》主體有:消費者、生產者、企業(yè)、納稅人、就業(yè)者;《政治生活》主體有公民、國家、政府、政黨、人大、人大代表、政協(xié)、政協(xié)代表;《文化生活》主體有世界文化、民族文化、傳統(tǒng)文化、當代文化;《哲學與生活》角度有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唯物史觀。
以講為主,剝奪學生的思考時間,是教育的一大傷痕,以本為本,以綱為綱,落實教育方針,在陌生的背景中,運用課本知識嫻熟解決問題,提高復習效率。如此,我校的文綜成績越來越好,尖子學生,品牌院校即將誕生,學生更會在輕松中,幸福自如地邁向高考,創(chuàng)造輝煌!
注:本文系甘“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鄉(xiāng)村中學開展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批準號GS[2015]GHB1268。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