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江鄰(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壇同鎮(zhèn)中心小學)
以人為本貫徹到農村小學語文教學的策略
萬江鄰
(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壇同鎮(zhèn)中心小學)
當前,農村教育受各種因素的限制,使得農村課堂教學質量很難提高,而農村小學語文更是如此。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小學語文提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村小學語文的進步。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以人為本理念;教學內容;差異性教學
當前,加強和改進“以人為本”的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同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為社會主義下的農村小學語文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因此,農村小學教師要敢于并大膽地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深入探索和改革,從而尋找到適合農村小學“以人為本”理念下的新型語文教學策略。
當前,語文新課程改革做了一系列調整,要求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將語文教學內容和農村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周圍熟悉的事物去學習和理解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比如,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的寫作指導時,可以讓學生講述一些他們在農村豐富多彩的生活和印象深刻的經歷,如,掏鳥窩、撈魚蝦、烤紅薯、爬樹等等,從而幫助農村小學生找到豐富的寫作素材。此外,德育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農村小學教師也要注重對農村小學生的德育。比如,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定期給學生講述一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道德情操的文章、勵志的名人故事以及有深刻寓意的寓言故事等都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且也幫助學生積累了大量的素材,鞏固了語文基礎知識,從而達到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
每一個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習慣、學習方式以及興趣愛好都是不同的,而農村小學生更是如此。因此,就需要教師在實施教學策略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差異性進一步改進教學方式和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基本思想。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擁有很大的自主選擇權,比如,教師根據語文教學內容提出語文教學實踐問題,就要求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以及教學內容通過談論的方式制訂相關的活動計劃并確定活動的方式。同時,教師也要合理安排時間,對基礎知識較差的學生多加關注并耐心指導,而對基礎知識較好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根據本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相應的小學語文教學計劃。對于學習積極性高的學生以及學習資源豐富的班級,教師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對于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以及學習資源不足的班級,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仔細學習語文基礎知識,提高語文基礎能力,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
枯燥、機械且重復的語文教學會挫傷農村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因此就需要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豐富語文教學模式,從而避免這種現象的發(fā)生。比如,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書面作業(yè)、口頭作業(yè)、實踐作業(yè)等多種形式,這些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針對性地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效率。比如,教師在設置語文作業(yè)時,可以不限制題量,從一個題、兩個題到三個題、四個題,形式自由,內容可以包括寫日記、周記和社會實踐等。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有條件的學校都給教師配備了教學設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形象、具體化的特點向學生提供形式多種多樣、功能齊全的素材。
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以及教學能力水平,是每一位教師的權利與義務,而農村教師也是如此。農村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增加自己的課外閱讀來鼓勵學生學習課外知識。語文知識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的,不僅是背一背古詩或者是學一學語文課文就可以解決。只是單純地學習語文課本上的知識是無法滿足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要求的。因此,學校以及社會也要給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外學習資源。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曹沖稱象》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互聯網搜集有關這篇課文的歷史背景和一些有關課文內容的知識,使得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這種課內外資源的整合,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有助于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總之,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同時也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和關注,農村小學語文教師要采取一系列恰當的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有效地激發(fā)農村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充分調動農村小學生的積極性,讓小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進而讓小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要善于因材施教、因勢利導,從而推動農村小學語文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程仁新.以人為本樹立語文教師的科學人文觀[J].文教資料,2015(2).
·編輯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