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燕 李玉偉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如何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雙贏
張 燕 李玉偉
(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兩大主導力量,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兩大支點,教師只有將兩者滲透融合,才能取得最佳教學效果,才能使學生獲得讀寫能力同步提高的雙贏。在實施高中語文新課標的教改中,該如何正視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關系,如何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雙贏呢?
從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語文教學目的來看,“讀”是基礎,是關鍵,沒有大量的精心閱讀,沒有向書本反復的模仿學習,就沒有真正的寫作。目前高中學生閱讀的最重要的途徑就是課堂閱讀。語文課本中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質兼美,具有時代性和典范性,是教師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的最好例子。要想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必須讓學生把這個“例子”讀透、學懂,使其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及知識儲備,然后,遵循由量變到質變的規(guī)律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這樣一來,既實現(xiàn)了閱讀教學的目標,也為寫作教學奠定了基礎。
寫作教學是一個宏觀的過程,是積累、表達、交流幾個方面互相融合、互相依托,不斷提高發(fā)展的一個過程。寫作能力的提高依賴于不斷訓練。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45分鐘能寫600字左右的文章。課外練筆不少于2萬字”,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中實現(xiàn)寫作教學。
在閱讀教學中實現(xiàn)寫作教學,應從研究教材與掌握學生習作情況兩方面入手來統(tǒng)籌安排課堂教學。教師都要反復研讀每一篇課文,多方查閱資料,全面而準確地領悟其思想內容及寫作特點。同時,教師要了解他們在習作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以便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及時點撥,并做有效的單項寫作訓練,讓學生在比較中學習,在反思中提高。
1.背誦美文佳句,積累語言——詞句訓練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句話表明要想提高寫作水平就必須大量閱讀,要背誦、積累一些名篇、名段、名句。豐富了自己的語言庫,在寫作時,就可以信手拈來。
2.掌握寫作方法,整合技巧——仿寫擴寫
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對課文中所涉及的表達方式、修辭手法、寫作技法等都能說出來,卻不會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這是沒有及時實踐所致。由此可見,當堂消化,及時實踐,綜合運用多種技巧的訓練尤為重要。比如,學習了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可以讓學生按照教材的寫作方法與思路仿寫《家鄉(xiāng)的秋》。
3.領悟思想內涵,積淀情感——多寫隨筆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習鑒賞中外文學作品,具有積極的鑒賞態(tài)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yǎng)心靈”。閱讀教學不僅能啟智,還能養(yǎng)德。教材中作者真情實感的抒發(fā),會感染學生,學生的思想、情感與作者作品產生碰撞的同時,就會“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為文者,情動而辭發(fā)”,因此,教師應適時引導學生將表達欲望的觸角伸向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作文,多寫一些隨筆。
4.注重課外練筆,延伸提高——續(xù)寫改寫
學習完課文后,教師應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學習、思想實際,有針對性地布置小作文,進行續(xù)寫改寫,這樣不僅能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而且能達到寫作實踐的目的。對于一些意猶未盡,故事情節(jié)還可延伸的課文,可要求學生進行續(xù)寫。學完《項鏈》,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人物性格的發(fā)展續(xù)寫出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結尾。對于一些古詩、文言文、戲劇等文體的教材,可要求學生改寫成現(xiàn)代白話文。如《衛(wèi)風·氓》《孔雀東南飛》等都是作文改寫的好教材。
總之,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密不可分的。他們應有機地滲透、融合,以讀帶寫,讀寫互動。只有將閱讀與寫作統(tǒng)一融合起來,才有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有效建構,才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高,才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從而真正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雙贏。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