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美霞
(淄博高新區(qū)華僑城小學 山東淄博 255088)
巧用微課程 構(gòu)建新合作——建構(gòu)微課程支持下的小組合作的實驗研究
邢美霞
(淄博高新區(qū)華僑城小學 山東淄博 255088)
自學校開展“建構(gòu)微課程支持下小組合作的實驗研究”實驗以來,組織了多項活動。各教研組都舉辦了課堂展示,各學科都采用了微課程支持下的小組合作學習組織形式,收到了非常明顯的成效。下面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wù)勗谝魳氛n教學中幾點做法:
我們制作微課程的目的,落腳點就是為教學服務(wù),為學生服務(wù)。如何運用好微課程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為此我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做了如下嘗試:
1.課前復習。根據(jù)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chǔ)和新知識所需的銜接點設(shè)計制作微課。上課前組織學生觀看,為學習新知識做準備。如認識延長記號這個知識點,因為學生在二年級就已經(jīng)學習了其中的一種作用——在小節(jié)線上的延長記號。在三年級的教材上又出現(xiàn)了標在音符上的延長記號。為此,我精心制作了《認識延長記號》這個微課,通過順口溜“眉毛彎又長,眼睛圓又亮,你若碰到它,歌聲要唱長”使學生記住了延長記號的樣子及作用,又通過歌曲《布谷》復習了記在小節(jié)線上面的延長記號的作用;通過歌曲《小小羊兒要回家》體驗到了記在音符上面的延長記號的作用,使學生輕松掌握了知識點,為學習新課做好了鋪墊,達到了溫故而知新的目的。
2.新課導入。根據(jù)新課標要求知識點設(shè)計要新穎的要求,也為了達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新課的講解做好鋪墊,我精心制作了微課。這一微課,放在課前觀看。如在教學《大樹媽媽》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掌握八分休止符,我結(jié)合歌曲中的歌詞制作了《認識休止符》的微課。學生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認識了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并在歌詞的朗誦中,體會到了標有八分休止符的歌詞要讀的短、輕,體會到了音斷氣連的感覺。通過這個微課,學生不僅認識了常見的幾個休止符,并且正確運用到歌曲的演唱中,達到了聲情并茂的演唱效果。
3.知識理解。教師對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要做出點撥,利用典型課例引導學生探究微課。如教學《云》一課,為了讓學生體驗怎樣換氣,我借用游泳常識,讓學生直觀體會吸氣、呼氣的不同狀態(tài)。學生刻意模仿,興趣很濃,充滿了對未知渴求的欲望。我就利用了學生的好奇心,接著觀看微課《認識換氣記號》。觀看過程中,學生因為要急于解決問題,興趣很濃厚。又通過吹紙條、聞花香等游戲,逐步學會了正確的呼吸方法,為學唱歌曲《云》中的準確換氣,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4.練習鞏固。設(shè)計一個有趣的微課,讓學生直觀地復習學過的知識,會起到事倍功半的功效。
我設(shè)計《認識音符》微課,讓學生通過兒歌、游戲來復習音符知識。學生興趣濃厚,看了一遍不過癮,又連續(xù)要求看了兩遍。即時提問微課中的知識點,學生對答如流。學生看微課,就像在看“小電影”,沒有了枯燥感。
1.“小組獻藝”,為學生搭建展示小組團結(jié)協(xié)作的舞臺
每星期只有兩節(jié)音樂課,而且全班學生有五十多個人,上課時,不可能顧及到每個學生。給學生劃分小組,挑選有音樂才能又有責任感的學生當組長,成了每節(jié)課必修的功課。
充分利用課前5分鐘,讓各小組展示本小組的才藝。表現(xiàn)比較優(yōu)秀的小組可以得到“點歌”的權(quán)利(欣賞老師制作的微課,學生已經(jīng)非常喜歡微課程)。把微課程作為獎勵,使合作又賦予了新的內(nèi)容。在這種獎勵下,學生情緒高漲,一上課就會跑到音樂教室,爭著上臺展示,以此來獲得“點歌”的權(quán)利?!靶〗M獻藝”雖然有些小組的節(jié)目略顯粗糙、不精致,但是獻藝活動時時有精彩。每周的音樂課,同學們都在欣賞、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凸顯了微課與合作的魅力所在。
2.用微課導引小組“PK”機制
一直以來,感覺音樂課堂缺乏競爭機制,學生的興趣沒有充分調(diào)動起來,所以我嘗試利用孩子們都喜歡的“PK”,來盤活音樂課堂。
如何PK,用什么方式PK,我思考了很久。微課,還是微課!我就學習電視節(jié)目中的PK場面,精心制作了PK要求等。
我并沒有急于讓孩子們PK,而是充分利用微課,讓學生展開討論,明確PK的要求及與合作的關(guān)系。開始PK并不如人意,我又繼續(xù)設(shè)計制作微課。在微課指導下,讓學生感知、領(lǐng)悟。后來效果越來越明顯。
復習課,我改變了以往抽查單個學生演唱的方法,采用了小組“PK”。我先向?qū)W生說明“PK”內(nèi)容(每復習完一首歌,就“PK”),指定評委——評委就是各小組組長。為了公平起見,“PK”的兩個小組的小組長用剪子、包袱、錘決定誰先選擇演唱歌曲的第一段或者是第二段。規(guī)則說完以后,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都在認真的演唱,原來那些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也安靜了很多。為了勝利,每一個同學都在竭盡所能的唱好每一首歌?!癙K”開始了,首先是第一組對抗第二組。這兩組演唱的時候,其余的組都屏住了呼吸,認真傾聽,唯恐漏掉一個字。演唱完畢,各小組長與組員商量,確定把票投給哪個小組。大家把票投給了第一組。我問學生:“為什么把票投給第一小組?”有的說:“第一組唱得比較準?!庇械恼f:“第一組的力度強弱表現(xiàn)得很好?!边€有的說:“第一組唱得非常有感情?!蔽以賳枺骸澳銈兪窃趺醋龀鲈u價的呢?”學生幾乎齊聲回答:“都是微課立得功?!蓖ㄟ^這樣的pk,整個復習階段,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演唱、聆聽、評價,沒有了枯燥,大家都很開心。
有時pk也會出現(xiàn)新的問題,比如各小組成員之間因為意見不一致,小組長沒法做出決定。這時我及時發(fā)表意見,讓每個同學都有投票的權(quán)利,愿意投給誰就投給誰,學生的民主意識提高了。
在不知不覺中下課鈴聲響了,已經(jīng)完成了八個組的四輪“PK”,還剩最后一個組——第九組。第九組的同學沉不住氣了,站起來說:“怎么辦,我們還沒有比呢?”完全改變了原先各組都不愿意表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了不耽誤學生放學,我靈機一動,說:“下節(jié)音樂課第九組再和比出來的優(yōu)勝小組繼續(xù)‘PK'。希望課下同學們都做好準備,看哪個小組是最后的冠軍?!本瓦@樣,孩子們在戀戀不舍中走出了音樂教室?!癙K”會繼續(xù),微課更會繼續(xù)……
微課程支持下的小合作學習畢竟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如何把“微課程”和“小組合作”有機融合在一起,還需要我們做深入細致的探索和研究。我們必須堅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煥發(fā)出無限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