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
(江蘇省昆山高新區(qū)南星瀆幼兒園)
在建構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分享意識
吳越
(江蘇省昆山高新區(qū)南星瀆幼兒園)
如今大部分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分享意識十分欠缺。經常會發(fā)生與同伴的爭搶行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讓孩子們逐步養(yǎng)成分享的好習慣。
建構;游戲;幼兒;分享;意識
很多幼兒在建構游戲活動中爭搶積木,搶到后就放在自己的桌面上,然后開始自己玩游戲。自己的積木搭建完后,又去搶其他小朋友的積木。小朋友告狀現(xiàn)象天天發(fā)生。教師每次都要通過批評或者合理分配的方式來結束孩子之間的爭吵。在游戲中,孩子之間完全沒有合作意識,更不要說與其他人分享積木。有時候,一些晨間游戲時來得晚的小朋友就沒有積木可以玩了,也沒有人愿意把自己的拿出來和別的小朋友分享。這樣的行為在每一次開展建構游戲的時候都會發(fā)生,所以教師要想方設法及時提高孩子的分享意識,讓游戲活動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下去。
那么,如何在建構游戲中提高孩子們的分享意識?首先要讓他們自己找出問題,知道自己在游戲中存在哪些方面的問題,這樣才能有效解決問題。所以可以通過拍攝孩子們游戲的情境,讓孩子們自己觀察,請孩子們自己找找其中發(fā)生了什么問題。
在幼兒園,榜樣教育是有效的提高孩子某一行為能力的有效途徑,比如在孩子們哄鬧的課前準備階段,老師提出某某小朋友坐得十分神氣,某某小朋友在某一方面做得很好,其他孩子都愿意去爭相模仿,可見榜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所以我們可以好好地利用榜樣教育來提高孩子們的分享意識。
1.教師的榜樣示范
首先,要做好榜樣的就是我們教師,教師是幼兒模仿的重要對象,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們最直觀的示范。所以,當孩子們在進行建構游戲的時候要做一個有心人,抓住一切有利時機為幼兒做好行為示范。當看到幼兒正在玩積木時,可以有意識地走過去對幼兒說:“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或者說:“你可不可以把積木分給我一些?”
2.同伴的榜樣示范
孩子們在幼兒園接觸的最多的就是小伙伴了,他們很多時候都要模仿同伴之間的語言、動作,甚至是行為習慣,所以同伴也是幼兒學習的榜樣之一。那么,我們就可以在同伴中樹立有分享行為的好典型讓其他幼兒學習,例如,蓉蓉是我們班新轉來的孩子,雖然與我們班的孩子都不熟悉,但是她用愛心很快就加入到了我們班級的大家庭中,她很愿意幫助其他人,有什么東西都愿意拿出來和別人分享,別人干不了的事情,她也愿意去幫助別人,也很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積木,孩子們都很愿意和她一起玩游戲,所以當她在建構游戲中有分享行為時,我就及時對她作出積極的評價和鼓勵,這就有效激發(fā)了其他幼兒去模仿和學習她的行為,讓其他的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分享的意識,知道了分享是光榮的行為。
教學活動是孩子們分享知識與經驗的重要途徑,所以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教學活動來提高孩子們的分享意識。而現(xiàn)今也有很多關于分享教育的兒歌、歌曲、音樂、故事、錄像等。只要教師善于取材,就能從中選取很多有效的提高幼兒分享意識的內容。比如,“孔融讓梨”的故事,首先讓孩子知道,大家夸獎孔融是因為他把大的梨分享給了其他人,讓幼兒明白分享是一種優(yōu)良的品德,鼓勵孩子向他學習。還可以利用音樂活動,例如歌曲《分果果》、情景表演《做客》,讓孩子們知道要和同伴之間分享。還可以組織一些社會領域的教學活動,例如社會活動《好東西要分享》《你玩我玩大家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把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不能讓幼兒在幼兒園時知道要和同伴分享,但是家里卻不懂分享,這樣是不能促進孩子的分享意識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幼兒情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我把改進家教方式放在首位。首先可以讓家長先配合完成小朋友的關于分享意識的調查表,讓他們先發(fā)現(xiàn)他們的孩子是否存在分享意識的欠缺,再通過網(wǎng)絡、電話、短信、宣傳海報等形式向家長宣傳在孩子面前言傳身教的重要性。讓家長知道家庭成員之間要有互相合作的精神,要培養(yǎng)孩子有了好東西不僅要與孩子分享,更要與老人分享的意識。比如,我經常會在教師博客中放一些關于幼兒分享意識養(yǎng)成的文章,粘貼相關內容的教養(yǎng)心得,向家長宣傳“幼兒分享品質養(yǎng)成”的重要性及“如何學會學會分享”等。讓幼兒園和家庭使用保持一致的步調,共同踏上培養(yǎng)孩子分享意識行為的前進道路上。
相信通過這些活動的實施,能提高幼兒的分享能力,讓他們學會在碰到問題的時候,會主動與同伴協(xié)商、謙讓、分享,讓他們知道許多事情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分享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遠的過程,不在于一朝一夕,所以我們要把提高幼兒分享意識放在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在開展其他游戲活動的時候,也要提醒孩子們要分享,不能爭搶,細心觀察每一個孩子,及時做好榜樣示范,記錄下爭搶的行為,當遇到問題的時候,嘗試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從而讓孩子們從潛意識中產生分享的意識,在游戲中、學習中、生活中產生分享的行為。這樣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道德品質。
鄭倩.淺談在建構游戲中培養(yǎng)中班幼兒的合作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3(20).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