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盛蘭
[摘要]政治教學生活化是改革傳統(tǒng)教學的必然要求。在了解生活化教學內涵的基礎上提出構建高中政治生活化課堂的建議:關注生活,整合教材理論;回歸生活,創(chuàng)設知識情境;拓展生活,實踐知識經驗。
[關鍵詞]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生活現(xiàn)象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010076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很多新型的教育理念逐漸滲透到教學中。合格的教師都深知過去傳統(tǒng)的課堂知識傳授與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并不緊密,學生在面對實際生活問題時并不能運用已學知識進行解決。在新課標的生活化教學理念指導下,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新教材的編寫更加注重“學科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的有機結合”,把基本觀點、知識原理融入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現(xiàn)實生活例子中,不僅充分體現(xiàn)了“以生活為基礎”的整體架構特點,更實例指引教師“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
所謂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是指在思想政治教學中,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出發(fā),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并倡導學生積極運用政治經濟學中的知識理論和思維去觀察、分析、實踐、解決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的問題。那么,教師如何在組織政治教學時有效引入生活化教學模式?筆者結合人教版高中政治課的教學實踐,談談具體操作。
一、關注生活,整合教材理論
高中政治課中有很多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學生只能“死記硬背”。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轉移和傳遞,而是學習者主動地將自己的知識經驗構建起來的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多從學生的學習心理和發(fā)展需求出發(fā),搜集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生活素材,引導學生運用實際生活中的事例來說明所學的知識,實現(xiàn)政治理論與生活實際的緊密聯(lián)系。
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三思想政治“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內容時,適逢國家召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于是,筆者在課堂上為學生插播了一段人民代表大會的錄像。學生在錄像中看到自己熟悉的人物以及要關注的社會焦點,注意力立刻集中了起來。筆者抓緊機會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觀看:全國人大在國家政權中的地位如何?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怎么樣?全國人大的職能是什么?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鼓勵學生列舉自己所知道的身邊人大代表的事例。正是這種與學生生活相融合的課堂教學,才能使學生真實感受到政治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才會自主構建知識網(wǎng)絡,在真實的事例中理解并掌握政治理論。
二、回歸生活,創(chuàng)設知識情境
教師在引入生活素材時,要根據(jù)課堂教學的需要,選擇富有時代氣息、學生喜聞樂見和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真實材料,創(chuàng)設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堂情境。但由于受到知識水平和能力的限制,他們對這些現(xiàn)象的存在會產生各種困惑,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師在進行教材理論教學時,讓生活情境成為學生構建政治知識的橋梁和紐帶,能促使學生更有效、更系統(tǒng)地構建知識體系。
教師通過學生自身經歷或者生活體驗,去構建真實化課堂情境,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供求影響價格”的內容時,中秋節(jié)剛過,于是筆者利用多媒體電腦在課上與學生進行了一次“淘寶”月餅,并展示筆者事前準備好的中秋節(jié)前各店鋪的月餅價格的圖片,讓學生對圖片進行比較和討論。這一購物情境立刻調動了學生的情緒,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筆者接著提出問題:為什么同款的月餅節(jié)前節(jié)后價格相差那么大呢?導致價格變動的因素是什么?價格和價值、價格和供求是怎樣一種關系?這對我們生活有什么啟發(fā)?對于以上問題,學生的討論欲望空前高漲,筆者在這基礎上再傳授文本知識,效果可想而知了。
三、拓展生活,實踐知識經驗
要真正實現(xiàn)思想政治課的教育價值,教師就要努力將政治課堂引向生活,教學要服務生活,積極組織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在活生生的社會生活中尋找教育的根源。
三農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更是政治高考的熱點。在高三復習三農問題時,筆者帶領學生到離校最近的一條村莊進行實地考察。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主題進行探究,以下是部分學生的主題:當?shù)剞r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當?shù)剞r民的年均收入;農民在進行農活耕種時出現(xiàn)的困難……這些主題是學生小組思考后提出,亦會通過小組實地合作探究得出結論。筆者通過學生的考察結果反問學生:通過這次活動,你們學到了什么?學生都第一時間回答:政府應該幫助農民增加收入,減輕生活負擔。于是筆者要求學生從政府的職能角度出發(fā),為農民增收提幾條建議。這樣,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理念便得以實現(xiàn)。
總之,生活處處是知識,要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實施政治生活化教學勢在必行。教師要善于將學生學習的間接經驗與實際生活的直接經驗連接起來,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為終身發(fā)展打下基礎。
(責任編輯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