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紅偉
在以往的教育中,往往是以學生的成績?yōu)閯澐纸虒W質量的標準,這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學生更加專注于學習,但是也相應的忽略了學生其他要素的發(fā)展,尤其是在當今提倡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時代,這樣做無疑會使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下滑。這樣的情況在新課改進行后好轉很多,國家出臺很多政策來支持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作為小學中所有課程基礎的語文課對于學生的素質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尤其是德育這方面,通過班主任老師的滲透作用,使小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被培養(yǎng)起來。
班主任小學語文品德教育小學生處于人生中的啟蒙階段,所以在這個階段形成良好的是非觀、人生觀等價值觀念對于他們的人生有著重要意義。而在對它們的素質要求中,德、智、體、美是四個最重要的概念,作為四大素質中的首位,德育教育在新時代下被注入更多的內涵,也對學生人生產生更大的影響,其一般是根據社會對于社會成員的要求來對公民進行思想、道德、執(zhí)政方面教育。在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需要各種途徑來完成教育,而其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通過語文課堂來完成德育的教育,因為語文相比于其他注重邏輯和真理的課堂更在乎情感方面的發(fā)展,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進行德育方面的滲透,使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一、班主任在小學語文課堂進行德育滲透的必要性
無論在什么時代的教育,德育方面的教育都在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即便是在往前更注重學生成績的年代,對他們的德育教育也從未停止。而小學的語文課堂因為語文固有的情感、價值觀等原因更是小學德育教育中的重點部分,所以由班主任帶領進行滲透式的德育教育是當前小學在德育方面達成的一致觀點。雖然因為新課改的進行使得我國小學的德育重新被提上日程,教育力度逐漸加大,但是由于傳統(tǒng)的教育以成績?yōu)楸镜乃枷?,其開展程度還不是很大,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進行德育的滲透也就很有必要了。但是目前許多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一些基本的語文知識時尚可,但是在運用語文進行德育的滲透時就有些力不從心,這種情況下需要班主任介入進行德育的滲透。
在之前的小學德育中,進行教育的手段和方式、課程等都非常匱乏,只有在思想品德課上通過老師來進行,效果也不甚理想。而小學語文課堂這種漸入式道德滲透教育的德育效果更好,也為小學的德育提供了更多德育的手段。
二、班主任在小學語文課堂進行德育滲透使用的方法
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用來教學的手段非常之多,比如朗讀課文、尋找中心思想、語言訓練等,這些教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學生對于道德的理解,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暗中將德育融入進去,使學生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較好的人生觀價值觀等,下面我們就這些教學手段進行德育方面的介紹。
1.語言訓練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首先進行文字的解析是必要的,隨后要對文字組成的語言進行賞析,這是一種最基本的語文教學方式,也是班主任和學生進行情感聯(lián)系的通道。通過對小學語文課文的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里面選用的課文都是意境較美、語言精練、包含了大量情感的,這樣的課文里面蘊含了大量積極向上的思想品德,通過班主任的帶領從字句開始品鑒逐漸深入到全文,將課文所要陳述的內容以一種鮮活的姿態(tài)映入到學生的腦海中,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也完成德育方面的滲透。當然班主任在教學過程要分清楚教學的主次,我們之所以要用滲透這個詞是要班主任在完成正常的語文教學時能夠將德育滲透進去,而不是專門進行德育的講解,這樣不僅在語文教學的目標上無法完成,也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結果與預期相反。
2.朗讀課文
在前面我們已然說過,小學語文中的課文都是語文專家精挑細選出來的,在意境、語言、思想上都是上上之選,尤其是有些古文或者詩句,雖然有封建思想蘊含在其中,但是合格的教師可以將這些略過而專門對其中的精華進行講解,如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為祖國爭光、樂觀向上的態(tài)度等。而朗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點內容,在德育的滲透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有些課文的節(jié)奏感很好,學生可以通過大聲的朗讀無形地將自己帶入到課文中去,更能夠理解課文要表達的意思。如李白的《靜夜思》,學生通過反復的朗讀就更能理解李白的思鄉(xiāng)之情,也在無形之中培養(yǎng)了學生愛國愛家鄉(xiāng)的品質。班主任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就是進行適當的引導,為他們解釋其中的難點。
3.課堂之外
在小學的學習生活中,課外活動也占據很大一部分比例,科學合理的課外活動能夠緩解學生的情緒、鍛煉他們的興趣、發(fā)揮他們的個性等,最終成長為他們素質的提升。比如,課外閱讀這種方式就是值得一試的課外德育方法,相比于小學語文中的文章,外界的文章無疑內容更加豐富、韻味更加濃郁、種類更多,適當的課外閱讀對于學生學習興趣及其之后的人生路途有很大的指引作用,但是外面的書籍并非全是好的,不能因為讓孩子閱讀色情、暴力等書刊影響他們的發(fā)育,所以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重任就落在班主任的肩上,最合適的方法就是班主任根據每個同學的性格、興趣來推薦不同的課外書指導,在收獲知識的同時提高德育水平。而除了課外閱讀之外,與小學生的德育相匹配的活動也有很多,如演講、辯論、寫作等,這些都是提升學生辨析、文筆等能力的重要途徑,當然,這些活動的主題很重要,它們對于學生德育的滲透就在于它們的主題。
4.班主任本身的影響
作為人生的其實階段,小學生的可塑性非常強,而承擔著塑造這一責任的人物就是小學班主任,他們是與學生接觸的最直觀的人群,學生的情感、興趣等方面的養(yǎng)成也是大部分在班主任的影響下形成的?;谶@些,首先班主任自身的素質要足夠的高,為學生起到榜樣作用,在小學生的心目中,班主任的形象很重要,有很多行為或者是心理都是以班主任為參照物來塑造的,,比如,班主任的性格是樂觀開朗的,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那么班上的學生大部分都會跟著班主任的情緒走,潛移默化之下就會養(yǎng)成樂觀的情緒。班主任不僅要具備這些素質,還要努力觀察學生的生活、融入其中,也要對他們有足夠的關心,比如班主任通過對每個同學性格的了解來進行單對單對話,了解他們成長中的煩惱、歡樂等因素,基于此能更好地將德育滲入語文教學中。
三、總結
總得來說,將德育深入到小學語文的課堂之上能夠為小學語文的教學帶來更多的教學手段,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同時也能進行適當的品德教育,當然相比于正式的思想品德課語文課程的德育更多地是潤物細無聲這種方式,逐漸地對學生的素質進行提高。這就對班主任這個角色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負責班級的整體教學與管理之外,他們還要對學生的品德教育起到作用,這種教育非一朝一夕及個人能力能夠辦到的,學校內的班主任可以定期舉辦研討會來討論德育在語文課中的滲透,也可以去別的學校進行考察學習這方面的先進經驗,更大發(fā)揮班主任在德育滲透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盧麗曉.論班主任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品德教育的滲透[J].成功(教育),2013,(20):240.
[2]武振江.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課程.教材.教法,1982,(03):4-10.
[3]林燕玉.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15,(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