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娜
(呼和浩特鐵路局 內蒙古鐵道報社,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7)
淺論新時代下如何做好報紙編輯
趙 娜
(呼和浩特鐵路局 內蒙古鐵道報社,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7)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新媒體時代已然到來,也給傳統(tǒng)的報紙平面媒體帶來了沉重打擊,無論是報紙印刷量,還是發(fā)行量,都呈現逐年下降趨勢??梢哉f,傳統(tǒng)報紙平面媒體的發(fā)展遭遇瓶頸期,甚至面臨生存考驗。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必須在報紙編輯方面作出改革,尤其是轉變報紙編輯的意識,只有如此,才能在提高報紙編輯人員整體素質的同時,為報紙平面媒體尋求新的發(fā)展機遇。
新時代;報紙編輯;意識轉變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手機媒體、移動電視媒體以及網絡媒體逐漸成為三大新聞媒體之一,而且越來越多的公眾通過手機、互聯網查閱新聞,這極大地沖擊了傳統(tǒng)媒體。所以,以報紙為代表的傳統(tǒng)媒體必須轉變傳統(tǒng)意識,改變編輯內容和風格,才能保持時代特色,與新媒體共同建立嶄新的全媒體時代。
首先,在新時代下報紙的生存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其實報紙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并不是毀滅性的,而是逐漸被電子報所代替??傮w看來,未來報紙有三種發(fā)展可能性:一是由中心城市轉移到邊緣城市;二是大報紙媒體不斷吞并小報紙媒體,形成統(tǒng)一化發(fā)展;三是與新媒體時代融合,從而延續(xù)新的完整的產業(yè)鏈。
其次,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報紙應當向媒體化轉變,傳統(tǒng)報紙的新聞信息資源應該多發(fā)揮互聯網的快捷、互動和多媒體的優(yōu)勢,在報紙內容上進行全方位的展現。
與改稿和排版相比,報紙編輯更為重要,因為編輯的思想理念既是報紙編輯的核心,也是報紙版面的風格展現。雖然一直以來報紙編輯人員在幕后兢兢業(yè)業(yè),作出很大貢獻,但是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傳統(tǒng)的編輯方式已經不再適用。
(一)報紙編輯人員要擔任策劃人角色,從幕后走向臺前
傳統(tǒng)模式下,報紙編輯人員只是整理和修改記者與通訊員所撰寫的初稿,并將自身特點融入其中。但是,由于編輯人員沒有親臨采訪現場,一方面并不了解采訪的真實內容,另一方面也不確定記者與通訊員想要表達的內涵,這就導致溝通的障礙和不足。因此,新時代下,報紙編輯人員必須走到臺前,真正參與到報紙的選材、排版以及設計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無論記者采訪還是稿件策劃,編輯人員都應當參與其中。
(二)報紙編輯人員應當在報紙排版上苦下功夫,做到排版獨特、新穎,形成別具一格的特色
公眾閱讀報紙的過程就是對報紙進行欣賞和評價的過程,而報紙的排版直接決定了公眾對報紙的第一印象,如果報紙的排版精美,而且獨具特色,那么讀者就有讀下去的欲望和興趣,從而獲得較高的評價。反之,如果排版枯燥乏味,就會讓讀者失去興致。因此,報紙編輯人員必須重視報紙的排版工作。
與此同時,報紙編輯除了具備良好的文字編輯能力之外,還應當具備較好的感知力,報紙編輯人員只有充分了解讀者需求,才能夠選擇最有價值的信息,而且還能對這些信息進行包裝和加工。
(一)要了解和把握讀者的需求與意愿
讀者是報紙出版的服務對象,因此,報紙只有能夠吸引讀者,滿足讀者的需求,才能算得上是成功的報紙。所以,報紙編輯人員首先必須了解讀者對哪些信息感興趣,然后保證真實信息的基礎上,對其按照讀者的意愿進行編輯和處理,這樣才能緊緊抓住讀者的注意力。
同時,為了在報紙中更好地體現讀者的切身需求和參與性,報紙編輯人員可以通過專欄或者劃分版塊的方式來深化新聞事件,從而給予讀者參與討論新聞事件的機會和時間。這樣一方面可以進一步發(fā)揮媒體的公信優(yōu)勢,另一方面也會引起讀者的興趣。
(二)報紙編輯要培養(yǎng)讀者意識
所謂讀者意識,就是指報紙編輯應當培養(yǎng)主動接近讀者的意識,從而預測和了解讀者的愛好與興趣,并以此為前提,來為讀者提供他們最需要、最感興趣的信息。報紙編輯人員可以通過網絡社交平臺或者面對面的方式來與讀者交流,才能與讀者形成共同的情感交流和體驗,這不僅有利于報紙信息的多元化,也可以突出讀者的心靈感悟。
(三)報紙編輯應當是對整個信息資源進行整合的過程,而非單純的文字編輯
報紙編輯只有把新媒體和傳統(tǒng)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有效整合全部信息資源。報紙可以像微博、博客一樣,通過建立評價平臺來賦予讀者信息編輯者的身份,從而使編輯和讀者共同存在。除此之外,報紙編輯還應當進一步加深對草根信息的挖掘,盡量采用系列報道的方式來增強信息深度,增強社會信息感染力,進而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fā)展和需求。
新時代是科學技術與網絡技術的時代,是自媒體不斷發(fā)展的時代。新時代的特點就在于信息傳播的廣泛性和時效性,這些都會對傳統(tǒng)報紙媒體產生影響。因此,作為傳統(tǒng)報紙編輯,應當從思想和意識上進行轉變,一方面改變自身身份,從幕后走向臺前,另一方面要加強與讀者的溝通和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傳統(tǒng)報紙媒體繼續(xù)生存和發(fā)展。
[1] 陳致中,王歡.財經類新聞報道之可讀性與傳播效果實證研究[J].現代傳播,2015,37(5):40-45.
[2] 彭歡.財經新聞標題中的概念隱喻[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2(6):105-108.
[3] 張良.電視媒體中的新媒體形象分析——以《朝聞天下》和《新聞1+1》為例[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16(4):85-89.
[4] 謝選浩.探討如何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J].新聞傳播,2013(05):234.
[5] 譚敏.廣播電視新聞編輯技巧之我見[J].硅谷,2014(24):216-217.
[6] 孫圳.淺談如何提升廣播電視新聞編輯素質[J].新聞研究導刊,2016(02):82-83.
[7] 韓建中.視聽新媒體的崛起對我國電視群落的影響[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1(11):149-150.
G214.1
A
1674-8883(2016)22-0255-01
趙娜(1982—),女,河北滄州人,本科,編輯,研究方向:報紙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