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學 羅 忠
立足法治文化建設的教育教學實踐
□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學 羅 忠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fā)展”,我理解為:第一,教育持續(xù)發(fā)展離不開法治;第二,保障師生根本利益、維護教育公平、促進學校和諧發(fā)展離不開法治。我校多渠道開展法治教育教學活動,營造法治文化氛圍,在學校管理、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提升等方面,都取得可喜的成果。
1.學習法律法規(guī)。利用每周二、三下午文理科活動和每周一下午全校例會或年級例會時間,組織教師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等法律法規(guī)。每學年開展一次教育法規(guī)知識考試和競賽,成績錄入教師成長檔案。
2.舉行演講比賽。每學年舉行一次“師德杯”演講比賽。如在我校2015年“師德杯”演講比賽中,李菲凡老師演講的題目是《呼吁健康的師德》,她以自己對師德的真實體會和獨到見解贏得全場教師的掌聲并取得比賽第一名。
3.簽訂《師德師風責任書》。每學期每位教師與學校簽訂一次責任書。如2016年7月,在暑假開始之前我校與每位老師簽訂了《拒絕違規(guī)補課公開承諾書》。
4.學生民主反饋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參與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的作用,我校每學期做到三落實:(1)學期初組織一次校領導與學生座談會,聽取學生對學校、教師、管理的反饋和建議;(2)期中教務處分年級組織學生代表對班主任、科任老師反饋,以座談記錄形式進行,然后教務處及時把相關反饋信息反映到年級、科組和教師本人;(3)期末教務處組織全校學生對班主任、科任老師量化評分,學生反饋的滿意率納入老師年度考核、績效工資、職稱聘任等考核。
1.以課堂為主渠道進行課堂法治教育。我校充分利用政治、歷史、語文、心理等科目,深入挖掘科目和教材的法治元素,在上課時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滲透。做到課時、計劃、教材、師資四個落實。
2.開發(fā)校本課程。如我校政教處和政治教研組聯(lián)合開發(fā)的校本教材“法治教育,我先行”,在全校鋪開。
3.專題班會課。每學期定期開展法治教育主題班會。如上學期,我校組織每位班主任上4節(jié)法治教育主題班會課。政教處、督導室督導落實。政教處每個學年組織一次法治教育主題班會課比賽。在上學期末剛剛結束的法治教育主題班會課比賽中,高一年級鐘少華、初三年級的梁美珍兩位老師分別獲得一等獎。
4.法治副校長主題法治教育課。我校長期與轄區(qū)的東風派出所保持良好的警民合作關系。其中有一項重要內容是該所的教導員每學期給初二年級的各個班級分別上一堂法治教育課,林教導員用活生生的案例和風趣幽默的語言,讓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在輕松歡快中掌握法律知識,懂得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5.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教育課。我校建立了心理咨詢室,同時每個年級都開設心理教育課。要求每學期每個班都要上不少于2課時的預防青少年犯罪主題的心理教育課。
除了利用課堂這個主渠道,我校還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融法治教育于活動中,寓教于樂,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如開展模擬法庭、講座、報告會、法律知識競賽、心理輔導、法制宣傳員、圖片展等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
1.進行“模擬法庭”活動。我校政治科教師符祖綱于2001年第一次在班級開展“模擬法庭”活動,引起了廣大師生的強烈共鳴。到現(xiàn)在“模擬法庭”活動已經是我校法治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每次活動,在市法院法官和校政治老師的悉心指導下,我校參加“模擬法庭”的學生很快就進入角色,或擔任合議庭的審判長、審判員,或擔任書記員,或擔任司法警察,或擔任檢察機關指派出庭支持公訴的公訴人,或擔任為被告人辯護的律師及被告人,他們親身感受了庭審的全過程,活動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2.開展“法治教育,我先行”活動。由政教處、團委牽頭,目標:“全校的學生,人人都成為知法、守法、護法的學生,成為法制宣傳員?!狈秩阶撸阂皇莿訂T宣傳;二是進行“法律知識知多少”的測試;三是進行“我為法律增光彩”的實踐活動。如周末到街上當法律義務宣傳員,節(jié)假日回家給家鄉(xiāng)人作法律講解員等。起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3.人人都當“校園小交警”。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學期間到校門和學校旁邊的十字路口協(xié)助交通警察維持秩序。上學日,每天輪流一個班,由校團委領導,學生會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組織,20年如一日,從來沒有間斷過,成為我校法治教育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得到共青團海南省委領導和儋州市委領導的高度贊揚。
4.定期舉行“法律進校園”的專題報告會。如上學期我校邀請:(1)儋州市法律專業(yè)人士作“法律進學校”的教育報告。他針對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儋州的具體案例,深入淺出地給學生講授法律知識,讓學生受益匪淺。(2)我校兼職法制副校長林教導員給全體學生做法治教育與綜合治理工作報告。(3)儋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隊吳警官給全校的4000多名學生做交通法規(guī)安全教育。吳警官從實際出發(fā),結合他工作中的具體例子,生動、深入淺出地闡明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4)儋州市公安局禁毒大隊周警官做《珍愛生命,遠離毒品》主題教育。
5.定期開展主題教育圖片展。如上學期,(1)與儋州市公安局交警大隊聯(lián)合舉行交通事故教育警示展。(2)與儋州市公安局禁毒大隊聯(lián)合舉行“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教育警示展。
6.組織學生觀看法治主題教育片。如上學期我校組織初二年級的600多名學生分別在校小禮堂、三樓多媒體教室觀看了“預防青少年犯罪”的教育片。影片以真實的事例和生動的畫面震撼了學生的心靈,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同時,我校有針對性地引導、組織學生觀看高質量的電視法治欄目,如中央電視臺的“今日說法”等。
7.舉行法制教育專題的文藝匯演。
8.開展法律知識競賽。如上學期我校分2次組織了非畢業(yè)年級法律知識競答大賽。既活躍了校園氛圍,又提升了學生法律認知水平。
9.開展系列法治教育主題活動。如演講比賽、征文比賽、手抄報比賽、漫畫比賽等。
10.同時,我校利用特定的時間有針對性開展相關教育活動:如開學第一天開展開學第一課;3月最后一個星期一開展安全教育;4月30日開展交通安全教育;5月31日開展禁毒教育;11月9日開展消防教育;12月1日開展預防艾滋病教育;12月4日開展憲法晨讀活動。
我校在法治教育教學實踐的一些嘗試和做法雖沒有形成一個較好的法治教育體系,但我相信經過大家不斷努力,肯定會有進步的。畢竟在校學習的孩子都是祖國的未來,中國夢需要他們來實現(xiàn)。而中國夢的實現(xiàn)是離不開法治教育的。愿我們的法治教育與我國的法治進步同行。
羅忠,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海南省中學語文骨干教師,海南省青年作家協(xié)會會員;歷任語文教研組長、《校園生活報》總編、教務處主任、黨政辦主任;發(fā)表的論文中1篇獲國家級一等獎,1篇獲海南省一等獎,4篇論文獲儋州市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