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一
(作者單位:昆山市廣播電視臺)
?
電視民生新聞輿論引導力的提升
張國一
(作者單位:昆山市廣播電視臺)
摘 要:我國社會民主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法治社會的推行,使新聞資訊越來越貼近人民群眾的現(xiàn)實生活,不僅有效發(fā)揮了電視民生新聞自身具備的輿論引導力,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新聞輿論引導力水平。文章對現(xiàn)階段電視民生新聞的輿論引導力進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夠更好地發(fā)揮新聞輿論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電視;民生新聞;輿論;引導力
隨著近些年我國民主化社會進程的發(fā)展和完善,新聞資訊也變得更加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相貼近,不僅從本質上關心群眾的切實利益,還關注民生問題的發(fā)展。而新媒體的不斷涌出也使信息傳遞更加方便和快捷,此種背景下,媒體環(huán)境也開始出現(xiàn)改變,導致傳統(tǒng)媒體在輿論導向方面更加力不從心。所以,怎樣提升電視民生新聞的有效引導力成為新聞工作必須研究和關注的重點。
1.1 新聞題材雷同嚴重,且形式較單一
現(xiàn)階段,不少民生新聞將關注點都放在所謂群眾關注的選題上,如柴米油鹽、家長里短等,然后使用零碎化方式對新聞進行處理,使民生新聞陷入了無限循環(huán)的瑣聞中,如果有某種題材較為受觀眾歡迎,其他電視臺就會進行模仿。這就使民生新聞過于雷同,內容不新穎,播放形式也較單一,民生新聞自身具備的多樣性被直接扼殺,本該擔負的輿論引導以及社會擔當都逐漸消亡[1]。
1.2 民生新聞深度不夠,不具備良好的責任意識
媒體本身具有為社會公眾提供信息的功能,還需擔負起相應的引導和監(jiān)督作用。然而,現(xiàn)階段民生新聞內容過于淺顯,大部分內容是重復,沒有獨特的剖析和解讀。而后續(xù)衍生的服務類節(jié)目也多是在小事上做文章,并沒有對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問題進行解答,甚至還可能出現(xiàn)反作用。而不少節(jié)目為了收視效果對部分民生問題使用調侃或戲謔的方式進行解讀,長期如此就會使輿論導向出現(xiàn)一定缺失,進而與實際的新聞精神相違背,損害媒體自身的公信力以及信譽度[2]。
1.3 過于渲染負面情緒
現(xiàn)階段,在某種程度上民生新聞過于喜好一些具有刺激性的新聞題材和內容,例如,意外事故、糾紛以及各地奇聞等。各類民生新聞中消極性新聞占據了節(jié)目的一半、甚至更多,觀眾在觀看過后可能就會產生一定焦灼感和不安感。這幾種電視新聞選擇性的模糊,使其自身擔負的社會責任和精神使命逐漸被弱化,進而喪失了新聞輿論的正確引導作用。
要提升民生新聞現(xiàn)有的輿論引導水平,就需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2.1 觀念方面
想切實提升電視民生新聞工作的水平和成效,要遵守三貼近原則,即“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實際”,真正樹立起百姓事無小事的服務觀念。最大限度挖掘民生新聞背后所隱藏的問題,以百姓自身根本利益作為民生新聞的重點,盡可能滿足人民群眾合情合理的需求。因此,在對民生新聞題材和內容進行選擇時,一定要選取和側重事件中的真情真意,進而使民生新聞具有的人文關懷以及以人為本的精神得以體現(xiàn),將情感作為民生新聞開展的中心思想和理念[3]。例如,江蘇城市頻道的《南京零距離》欄目,自從開播以來其收視率就一直名列前茅,內容雖然主要是鄰里糾紛、用水用電、道路維修等,但這檔節(jié)目能夠深入人心,縮短民生新聞與群眾之間的距離,因而節(jié)目的實際服務效果得到了有效地提高。
2.2 實踐方面
新聞媒體是人民群眾與政府間溝通的橋梁,在實際實踐過程中,一定要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首先,應不斷學習,了解國家頒布的一些法律法規(guī),并將這些政策應用在新聞實踐中,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傳播人員。其次,要對民情和民意進行分析和掌握,根據國家制定的方針政策,正確進行輿論引導,有效將社會正能量傳遞給人們。從2012年到現(xiàn)在,某電視臺經濟生活頻道將每月15日定成維護日,通過工商、律師以及消費者協(xié)會把維權傳送到每家每戶,這時電視臺的收視率不但得到提升,市場份額也有所提升。從眾多實踐中可以看出,要使新聞更具宣傳效果以及影響力,不但要關注民生、生活常態(tài)等,還要增加服務意識,在健全與廣大受眾實際互動機制的基礎上,起到引導輿論、美化人心和構建良好社會氛圍的作用。
總而言之,我國社會的信息化水平地逐漸提升使信息、咨詢交流方面更加便捷,在此背景下,電視新聞媒介自身的引導作用和導向功能就更加重要。所以,要使電視新聞真正發(fā)揮其自身作用,就一定要從實際著手,盡最大限度拓展新聞涵蓋內容和領域,進而有針對性地提升民生新聞整體水平,也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提升電視新聞自身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楊錦龍.淺析電視民生新聞輿論引導力的提升[J].中文信息,2013(7).
[2]張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電視民生新聞發(fā)展[J].今傳媒(學術版),2014(9).
[3]方小強.民生新聞輿論引導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