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東升
?
論高校輔導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唐東升
[摘要]在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幫助大學生健康成長、做好立德樹人工作和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必然選擇,需要高校輔導員具備與之相應的政治思想素質(zhì)、道德素質(zhì)、能力素質(zhì)及心理素質(zhì)。此外,輔導員應該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構中做好踐行的傳播者、推進的示范者、探索的引領者和倡導的弘揚者的角色定位,從而在自覺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同時,努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根植于大學生的心靈深處,外化于大學生日常的言行舉止。
[關鍵詞]輔導員;核心價值觀;角色定位
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強調(diào):“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價值,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這樣的情形,在我國歷史上,在當今世界上,都屢見不鮮?!盵1]引導大學生深入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前高校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不僅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而且要以獨特的身份和角色,善于運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調(diào)動和激勵大學生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讓青年學生在活躍、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受到熏陶、獲得教育、啟迪思維,循序漸進、科學統(tǒng)籌地推進高校大學生培育、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diào):“要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盵2]個人的價值取向是形成社會價值觀念的基礎。大學生作為一個時代的優(yōu)秀青年,他們所秉持的道德意愿、理想信念及人格品質(zhì)將塑造一個時代的精神氣質(zhì)。目前,高校青年學生普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識不足、領會不深,只有深入持久地在高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強化教育的力度、廣度和深度,才能進一步深化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涵和要求的認識,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努力踐行核心價值觀,為國家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青年學生健康成長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
大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精神面貌和科學文化素質(zhì)反映著他們自身的價值取向,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發(fā)展。大學生要嚴于律己、勵志修德、奮發(fā)有為,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當代中國,思想和文化呈現(xiàn)多元化現(xiàn)象,但青年大學生的主流價值觀是積極向上的。他們熱愛祖國、心懷夢想,希望看到一個更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國,并愿意為之奮斗;他們希望學習、工作和生活在一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中,并愿意為之效力;他們努力成為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的合格公民,并愿意為之修身養(yǎng)性、完善人格、全面發(fā)展。由于受整個時代的環(huán)境影響,特別是市場經(jīng)濟、國外資本主義價值觀等消極因素的影響,以及整個社會理想信念模糊、價值觀念多元、道德滑坡、誠信缺失等不良社會風氣的熏陶,致使大學生身心健康受到極大影響。一些大學生受到錯誤價值觀的困擾,產(chǎn)生了社會主義理想動搖、信仰迷茫、價值取向扭曲、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失、艱苦奮斗精神淡化、團隊協(xié)作精神欠佳等問題,這些不良文化現(xiàn)象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當前,校園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錯綜復雜,宗教勢力滲透呈現(xiàn)蔓延趨勢,敏感及突發(fā)事件偶有發(fā)生,校園周邊安全不容樂觀,網(wǎng)絡信息安全刻不容緩,學生心理問題日漸凸顯等問題,再次證明當代大學生亟需一種蘊含強大精神力量的核心價值觀來指導和引領。
作為當前和未來社會精神價值歸宿和中華民族強大精神支柱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內(nèi)化為青年學生的人生追求和堅定信仰,需要發(fā)揮高校輔導員的主力軍和代言人作用,著力構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教育氛圍和道德環(huán)境,積極引領青年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二)高校立德樹人工作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推動
“高校是社會良心的總代表,是社會精神的思想庫,是社會道德的引導源。不管社會風氣如何變化,高校必須堅守自己的底線,要始終高舉立德樹人的大旗,為整個社會做示范、做引導。加強學術的道德教育,建立道德自律機制,營造學風純正、道德高尚、精神飽滿、昂揚向上的育人氛圍?!盵3]高校應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大師生座談會上強調(diào):“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盵1]高校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所倡導的個人私德、社會公德、國家發(fā)展大德與立德樹人中所彰顯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德性”緊密結(jié)合起來。要牢固確立德育在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的首要地位,整合學校資源,不斷完善激勵機制,集中精力培養(yǎng)立德樹人所要求的合格大學生和可靠接班人。輔導員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大學生的行為準則和獎懲制度之中,培養(yǎng)知行合一、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優(yōu)秀社會主義建設者。高校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中,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環(huán)境,促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順利完成。
(三)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促進
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運用潛移默化的方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完成立德樹人工作的重要途徑。當前,校園文化中仍存在著一些低俗、消極文化,主要表現(xiàn)在:網(wǎng)絡沉溺、手機成癮、追求享樂、奢侈浪費、崇尚極端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等等。這些低俗、消極的校園文化需要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視并及時加以遏制,否則極易導致大學生價值觀的錯誤偏向,影響校園風氣,制約大學生的成長。大學校園中的低俗文化,特別是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網(wǎng)絡文化亟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校園文化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滲透到校園文化的每個角落,對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高校要積極舉辦各類校園文化活動,要體現(xiàn)嚴謹、勤奮、求實和創(chuàng)新的文化內(nèi)涵,形成良好的學習學術風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教育和引導大學生逐步形成追求真理、開拓進取、勇于擔當?shù)纳鐣熑胃?。此外,輔導員要善于利用網(wǎng)絡技術加強對網(wǎng)絡文化的監(jiān)督與引導,憑借微信、微博、易班、QQ等社交網(wǎng)絡文化平臺,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理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的強大靈魂,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是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團結(jié)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高校輔導員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需要提升以下幾方面的素質(zhì):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要求
高校輔導員作為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在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工作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較強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自覺學習黨的基本理論,關心關注時事,明辨是非,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較強的政治敏銳性、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民主、自由、平等、愛國”具有豐富的政治要求,高校輔導員需要不斷加強政治自覺和政治意識,塑造自身思想素質(zhì),努力自覺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道德素質(zhì)要求
評價一個人和選擇干部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強調(diào)德才兼?zhèn)?、以德為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上,吸取了世界優(yōu)秀文化成果,并適應了我國國情和現(xiàn)實的需求,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高校輔導員要具有道德勝任力,主要表現(xiàn)在要具有較強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要以“為學生服務”為宗旨,熱愛學生工作,自覺履行工作職責,熱愛學生、服務學生、奉獻學生,時刻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輔導員要繼續(xù)發(fā)揚工作積極性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工作作風,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在服務學生中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正確處理好各種利害關系,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要用愛心、信心、責任心,贏得廣大師生的信任和佩服。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能力素質(zhì)要求
根據(j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在要求,輔導員需要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溝通能力和協(xié)調(diào)能力。一方面,輔導員要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學習能力。要自覺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與本職工作息息相關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知識,不斷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輔導員只有不斷提升學習能力,才能適應學生工作需求,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另一方面,輔導員要具備較強的溝通協(xié)調(diào)能力。溝通能力決定和諧水平,協(xié)調(diào)能力展現(xiàn)領導藝術,溝通協(xié)調(diào)體現(xiàn)友善程度。良好的溝通能力,能使輔導員妥善處理好上下級關系、自身與學生的關系、學生之間的關系,保持人際關系的和諧,營造一種寬松的工作環(huán)境,不斷提升領導、學生對其工作的認可,增強工作的實效性。
(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的心理素質(zhì)要求
人的整體素質(zhì)的形成和提高,是以心理素質(zhì)的發(fā)展為基礎和核心的,而核心價值觀是強大的精神支柱,只有牢固樹立正確價值觀,才能增強心理素質(zhì),構筑強大的心理防線。高校輔導員作為一名與學生接觸多,交流多,對學生影響廣泛的教育者,心理素質(zhì)是其有效開展工作的關鍵因素。因此,輔導員必須在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形成思想敏捷、寬容大度、敗不餒勝不驕、抗挫折較強的心理素質(zhì)。作為高校輔導員,不能因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不能因工作的繁瑣而心情煩躁,不能因工作壓力大而情緒低落。面對繁雜的工作,要適時調(diào)整心態(tài),理清思路,尋找原因,奮發(fā)圖強,不斷取得工作的突破。
高校輔導員的特殊地位、作用以及領導角色的特征決定了他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構中承擔著踐行的傳播者、推進的示范者、探索的引領者和倡導的弘揚者等角色,輔導員在自覺踐行核心價值觀的同時,要努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內(nèi)化于大學生的美麗心靈、外化于大學生的善言善行。
(一)高校輔導員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
高校輔導員的使命和職責要求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要做好踐行的傳播者。高校輔導員要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核心價值觀自覺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務之中,積極引導青年學生樹立熱愛祖國、團結(jié)協(xié)作、無私奉獻、愛校如家的意識,養(yǎng)成踏實肯干、嚴謹治學、精益求精的習慣,培育海納百川、自強不息、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努力在本職工作中傳播核心價值觀,并在傳播核心價值觀過程中不斷增強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和理解,自覺抵制不良思潮的消極影響。
實踐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良好道德風尚的形成,就在我們馳而不息的努力傳播之中。高校輔導員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傳播者,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第一,注重以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校輔導員要通過自身身體力行,產(chǎn)生強大的示范效應和傳播能量??梢酝ㄟ^課堂學習交流、課外社會實踐、自身榜樣示范等多種方式,向廣大學生、社會群體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高校、社會的道德方向,不斷增強青年學生對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高度認同和普遍追求。第二,注重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引領作用。讓核心價值觀成為校園文化活動的靈魂和精髓,貫穿到校園物質(zhì)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讓廣大青年學生廣泛參與,營造良好的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氛圍和教育環(huán)境。第三,要重視校園積極元素的正能量作用。輔導員要充分注重憑借大學精神、校訓、校歌、?;?、校標等校園元素積極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得到廣大青年學生更為廣泛的熟知和高度的認可。
(二)高校輔導員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示范者
充分發(fā)揮典型示范作用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途徑。高校輔導員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廣大師生的關注之中,他們的價值取向?qū)χ車鷮W生起著重要的示范和導向作用。
輔導員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示范者,就要堅持典型引領作用,重視示范效應,并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在勤奮學習、刻苦專研上作表率,引導廣大學生熱愛學習,學好思想政治課、打牢專業(yè)基礎知識,為服務社會、報效祖國奠定基礎。第二,在服務師生上作表率。毛澤東同志指出:“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應當注意的問題。”[4](P137)高校輔導員要以為學生服務為宗旨,要深入學生的課堂、宿舍和學生活動中,深入到學生的心里和頭腦中,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切實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毛澤東同志強調(diào),“滿足了群眾的需要——群眾就會真正圍繞在我們的周圍,熱烈地擁護我們?!盵4](P137)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是輔導員的本職工作,也是其贏得學生青睞與信任的基礎。第三,在道德修養(yǎng)上作表率。思想道德是個人素質(zhì)的基礎,輔導員必須具有良好的道德勝任力,不斷加強道德修養(yǎng),提升道德素質(zhì),以良好的師德師風,自覺扮演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領者的角色。第四,在生活情趣上作表率。當代大學生是一個正在成長并迅速發(fā)展的群體,肩負著民族的希望和未來。面對青年學生的個性張揚、熱衷新媒體和自主意識強等特點,輔導員要主動貼近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的興趣,關愛大學生的發(fā)展,用正能量和高雅情趣去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快樂生活和崇尚文明。
(三)高校輔導員是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者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內(nèi)涵豐富、層次性強、與時俱進的特點,需要結(jié)合具體實踐不斷深化和發(fā)展創(chuàng)新,需要在理論研究中不斷深化。高校輔導員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同時,要結(jié)合工作實際和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需求,不斷總結(jié)豐富其內(nèi)涵,鉆研思考其要求,提升深化其理論成果,力爭探索出一定的理論和實踐成果,為有效解決當前高校學生工作面臨的實際問題及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更為有力的理論支撐。
高校輔導員不僅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者,也是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者。大學生的積極社會心態(tài)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關鍵因素,要積極探索如何培養(yǎng)大學生的積極社會心態(tài)來面對社會、接納他人、融入集體,這就需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調(diào)適和矯正,也是輔導員以“服務學生為中心”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大學是學生的價值觀念形成的關鍵期,當代大學生自主意識強,樂于追隨新鮮事物,注重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但由于他們的社會閱歷較低,社會經(jīng)驗缺乏,自我情緒控制能力較弱,極易滋生一些不良的社會心態(tài),導致各種矛盾發(fā)生,甚至釀發(fā)慘劇。輔導員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力爭完善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社會心態(tài)的“主陣地”,筑牢大學生健康社會心態(tài)培育的“信念墻”,書寫大學生良好社會心態(tài)培育的“座右銘”。
(四)高校輔導員是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者
高校輔導員作為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者,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愛國主義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永恒的主題,而堅持與時俱進和改革創(chuàng)新則是時代賦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內(nèi)容、新品質(zhì)。輔導員要引導學生參與黨的學習活動、學習黨的章程、經(jīng)典名著導讀、走進愛國英雄、傳承先進文化等主題活動來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時,要通過引導大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和學術研究創(chuàng)新來弘揚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而這種強大的民族精神和濃郁的時代精神的有機結(jié)合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也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的強大精神支柱,發(fā)揚這種精神成為當今時代高校學子的當務之急和職責義務。第二,堅持以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實現(xiàn)中國夢為目標,明確職責、齊心協(xié)力、積極探索,引領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學生素質(zhì),立志為服務社會、建設祖國做出積極的貢獻。第三,輔導員要注重引導廣大學生在日常的工作、學習、生活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在生動鮮活的偉大實踐中領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nèi)涵,不斷將其外化為自身實際行為。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化于青年學生之心、外化于莘莘學子之行是高校輔導員倡導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所在,需要輔導員在自身素質(zhì)不斷提高的基礎上,立足實際,積極探索,努力實現(xiàn)新突破。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5-05.
[2]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2-11-18.
[3]王柯敏.當前開展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需要做好的幾項工作[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11).
[4]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責任編輯:邵川桂]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 4434(2016)02- 0177 -04
[作者簡介]唐東升,廣西師范學院副教授,廣西南寧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