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超偉王志宏
(1.合肥師范學院 安徽合肥 230601;2.合肥市螺崗小學 安徽合肥 230011)
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比較研究①
吳超偉1王志宏2
(1.合肥師范學院 安徽合肥 230601;2.合肥市螺崗小學 安徽合肥 230011)
采用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對上海市學生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進行初步比較。分析得出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既相區(qū)別又相聯(lián)系,兩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進發(fā)展的。建議兩者的推進要切實以“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為引導,突出“以學生為本”的核心作用,發(fā)揮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相結合的橋梁作用,構建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長效和諧發(fā)展的機制。
健康促進 陽光體育 比較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持續(xù)下降,健康問題層出不窮,這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日益嚴峻的形勢下,2007年4月,“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啟動。同年5月,為了促進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fā)了《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 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中央7號文件)[1]。此后,也有多位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對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和實施作了重要批示,有關部門也實施了許多措施。這些舉措不僅體現(xiàn)了黨和國家對青少年健康的關心,也表現(xiàn)了陽光體育運動是改善和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的重大戰(zhàn)略舉措。
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陽光體育運動在上海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得并不均衡。有的學校積極響應號召,陽光體育運動開展得風風火火,而有的學校卻行動遲緩,甚至還沒有實質性地展開工作。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同時為了全面貫徹和落實中央7號文件精神,切實改善青少年健康水平,上海市委、市政府根據該市特點于2011年7月4日召開了上海市學生健康促進大會,全面啟動實施學生“健康促進工程”[2]。
表1 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的比較
學生健康促進工程是上海市未來5年全面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一項基礎性全局性的重大工作,包括學校體育和健康教育課程體系建設、陽光體育與體教結合工作推進、學校衛(wèi)生與醫(yī)教結合推進、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及干預、學校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學校體育、衛(wèi)生師資隊伍建設、學生健康促進保障體系建設、學生健康促進與社會聯(lián)動在內的八大行動計劃[3]。
在開展學生健康促進工程時,大家可能會存在以下疑問: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是什么關系?兩者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如果兩者的目標、要求、實現(xiàn)途徑等方面都一樣的話,為什么要特地提出一個健康促進工程?為了讓大家更準確地理解學生健康促進工程,我們有必要對健康促進工程和陽光體育運動的異同點進行比較,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一些梳理。
表1顯示,從實施對象來看,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是一致的,都是面向大中小學所有學生。從指導思想和目標來看,兩者也基本一致,都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都是為了增強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最終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質。但從實施側重點來看,兩者存在一定的差異,健康促進工程更強調發(fā)揮學校體育課和健康教育課的基礎性作用。強調學校體育課和健康教育課是促進學生體育鍛煉、提高學生健康意識、掌握體育和健康技能的主渠道,更注重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體系構建[4]。而陽光體育運動則更關注學生每天鍛煉1 h的落實情況,更重視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注重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習慣的養(yǎng)成,其重點和難點都是課外體育活動。筆者認為,健康促進工程突出的是“健康”兩個字,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水平;而陽光體育運動突出的是“陽光”和“體育”兩個詞,通過讓學生走向操場、走向室外、參與體育鍛煉來提高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正是由于側重點和突出點的不同,導致了兩者的實現(xiàn)途徑也不同,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主要以學校體育為載體,主要依托學校體育工作如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等來改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而健康促進工程則以學校體育、衛(wèi)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推進來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目標的實現(xiàn)。例如,為確保學生有時間鍛煉,提高學校組織學生參與文體活動的有效性,健康促進工程實施方案創(chuàng)造性提出了設立“快樂活動日”這一概念,將每周一個半天下午的時間辟為學生參與文體活動、創(chuàng)新活動的集中時間,實現(xiàn)集體減負。方案還提出了包括公共體育場地向學生開放,促進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等社會聯(lián)動服務全體學生的途徑。從管理、投入和依靠力量方面來看,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都是系統(tǒng)的、全局性的工程,兩者都是以學校為主陣地,但都不單是學校的事情,都需要教育部門、體育部門、政府其他部門的參與,都要依靠學校、家庭及社會各界的力量,這樣才能形成共同關注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合力,“學校—社區(qū)—家庭”一體化發(fā)展方式是兩者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此外,從表1和表2我們可以得出,兩者的內容也存在異同,健康促進工程分為8個大項75個小項,其內容更細。它的第一個行動計劃的第一條就是“落實每天校園鍛煉1 h”,第二個行動計劃是學校陽光體育與體教結合推進行動計劃。
可見,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既相區(qū)別又相聯(lián)系。在側重點和實現(xiàn)途徑方面,兩者是存在差異的。而在實施對象、指導思想、管理和投入以及依靠力量方面兩者又基本一致,最終目的也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進而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質。健康促進工程的開展,不僅是以陽光體育運動為基礎,而且是為了更好地促進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反過來,陽光體育運動的有效開展能促進學生體質的提高,改善學生健康水平,推動健康促進工程的發(fā)展。所以,兩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進發(fā)展的關系,并不是在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同時,另外再搞一套相對獨立的健康促進工程。
相比于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已有9年的陽光體育運動,健康促進工程目前還只是在上海范圍內開展,開展的時間也不長,其影響力自然遜色不少,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師生知道陽光體育運動,卻對健康促進工程不夠了解。為了更好地促進兩者協(xié)調發(fā)展,筆者建議:第一,兩者的推進要切實以“健康第一”指導思想為引導。必須全面理解健康的內涵,了解健康與體育鍛煉的關系。目前,部分學校認為在體育課上安全、不出事,就體現(xiàn)了“健康第一”,便以學生“健康”為借口,取消了長跑及一些有難度的項目,這其實是對健康概念的誤讀,對體育功能的本末倒置。促進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的協(xié)調發(fā)展,必須更深層次地領悟健康的真諦,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第二,突出“以學生為本”的核心作用。以學生為本,主要表現(xiàn)在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等方面。學生是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的主力軍,兩者的實施都必須以學生為重點。脫離了學生,兩者的任何措施都變得毫無意義,兩者的開展也難以持續(xù)。以學生為本是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協(xié)調發(fā)展的核心。第三,發(fā)揮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實施相結合的橋梁作用。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兩者都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密切聯(lián)系,《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實施是掌握學生體質健康第一手資料的有效途徑,也是檢驗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效果的試金石。不僅能更好地改進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的薄弱環(huán)節(jié),而且能形成以效果促工作、以效果促開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格局。第四,構建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長效和諧發(fā)展機制。兩者有共同的目標,各要素也不是孤立的或對立的。因此,只有構建健康促進工程與陽光體育運動和諧發(fā)展的機制,實現(xiàn)信息資源、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等其他資源或要素的有機融合,才能最終獲得1+1>2的效果。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Z].中發(fā)[2007]7號.2007-5-7.
[2]上海市學生健康促進工程相關背景[EB/OL].[2012-06-04].http://www.shmec.gov.cn/html/article/201206/65153.php.
[3]上海教育.上海市學生健康促進工程工程介紹[EB/OL].[2012-06-04].http://www.shmec.gov.cn/web/xwzx/xwzx_list.phparea_id=2990.
[4]杜海燕,魏娜.澳大利亞課后活力社區(qū)活動與我國陽光體育運動比較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2(9):96-99.
G811
A
2095-2813(2016)12(c)-000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6.001
吳超偉(1987—),男,漢,湖南永州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