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衍強,袁棟
淄博延強醫(yī)院中醫(yī)科,山東 淄博 255130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醫(yī)案1則
黃衍強,袁棟
淄博延強醫(yī)院中醫(yī)科,山東 淄博 255130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中醫(yī)療法;健脾和胃;補氣養(yǎng)血;調和營衛(wèi)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組發(fā)生在多潛能造血干細胞階段的異質性克隆性疾病,以難治性血細胞質、量異常和高風險發(fā)展為急性白血病為特征。中醫(yī)學對本病尚無專門論述,根據其貧血、出血、發(fā)熱、肝脾腫大的臨床特點,可歸屬中醫(yī)學虛勞、血證、癥積、熱勞、內傷發(fā)熱等范疇。在目前疾病診治手段尚不完善的情況下,中醫(yī)學治療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應用中藥治療MDS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及外周血象,臨床療效較為確切,且不良反應較低。筆者運用中醫(yī)療法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1例,取得良好療效。
張某,女,81歲,2014年10月26日初診。自述2013年8月初因乏力、血壓低,驗血示:血白細胞(WBC)3.0× 109/L,血紅細胞(RBC)1.64x1012/L,血紅蛋白(HGB)55 g/L,血小板(BPC)162x109/L,中性粒細胞(N)比0.51,淋巴細胞計數(L)0.43,單核細胞(M)0.06。因年齡偏大,未行骨髓穿刺檢查,只是對癥及輸血治療。及至2014年,輸血間隔期越來越短,由2月一輸,逐漸減少到20天一輸。10月20日血常規(guī):WBC 1.7×109/L,RBC 1.2×1012/L,Hb 45 g/L,BPC 112× 109/L。10月24日骨髓穿刺:原始粒細胞0.025,符合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象。遂來本院就診,診見:頭暈、乏力、納少、飲少、怕熱、自汗、心慌、健忘、二便正常,舌質淡紅色,苔薄白,脈沉細弱。診斷: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中醫(yī)診斷:虛勞。證屬氣血虧虛,營衛(wèi)失和。治以補氣養(yǎng)血,調和營衛(wèi)。處方:①黨參、白芍各15 g,茯苓、遠志、陳皮、當歸、神曲、炒谷芽各10 g,白術、雞內金各12 g,黃芪30 g,桔梗、升麻、柴胡、炙甘草、川芎、桂枝各6 g,生姜3片,大棗4枚,水煎服,5劑。②紫河車、西洋參各5 g,制馬錢子、鹿茸、人工牛黃各3 g,砂仁6 g,阿膠10 g。以上藥物研細粉裝1號空心膠囊,每次5粒,每天3次,口服。③資生丸(濃縮丸),每次10粒,每天3次。
2014年11月2日二診:納食正常,頭暈乏力好轉,全身瘙癢,自汗,心慌,舌脈從前。上方加制何首烏12g,生龍骨、生牡蠣各30g,荊芥、防風各10g。20劑,水煎服。停服資生丸,其余同前續(xù)服。
2014年12月10日三診:12月7日、8日分別輸注紅細胞,已距上次輸血40余天。12月7日輸血前血常規(guī):WBC 3.35×109/L,RBC 1.21×1012/L,Hb 42 g/L,BPC 138× 109/L。診見:乏力懶動,頭暈,食欲不振,有時自汗,二便正常,舌淡紅,苔白,脈沉細弱。處方:①黃芪、黨參、山藥各30 g,白術、雞內金各12 g,陳皮、神曲、炒谷芽、當歸、龍眼肉各10 g,炙甘草、桂枝、升麻、柴胡各6 g,白芍、制何首烏各15 g,生姜3片,大棗6枚,30劑,水煎服。②紅參、紫河車各5 g,制馬錢子4 g,三七10 g,鹿茸、人工牛黃、皂礬各3 g,砂仁6 g。以上藥物研細粉裝1號空心膠囊,每次5粒,每天3次,口服。③資生丸(濃縮丸),每次10粒,每天3次。
2015年2月3日四診:至今未再輸血,血常規(guī)WBC 2.42×109/L,RBC 1.65×1012/L,Hb 50 g/L,BPC 145× 109/L。診見:納飲可,睡眠正常,體力可,二便正常,舌苔淡紅,苔白,脈沉細。治療方案不變,藥物繼續(xù)服用。
隨訪至今,患者未再輸血,飲食正常,體力可,可以做一般的家務,血常規(guī)WBC 5.8×109/L,RBC 4.5×1012/L,Hb 126 g/L,BPC 186×109/L。
按:本案例中患者確診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因年齡偏大未行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只是輸血維持治療,雖然可以緩解癥狀,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以至于頻繁輸血。經中醫(yī)中藥治療后,逐漸擺脫了貧血,且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自我感覺良好,能從事一般的家庭勞動,雖然未再行骨髓穿刺復查,但患者帶病生存也不失為一種積極的生存狀態(tài)。
患者以頭暈、乏力為主癥,同時見納少、心慌、健忘。心藏神主血脈,脾統血而藏意,患者患MDS,骨髓造血出現障礙,血液來源減少,《證治匯補》:“血為氣配,氣之所麗,以血養(yǎng)榮”。氣血虧耗,清陽不升不能上榮頭目,故頭暈;血虛,則神疲乏力,脈象細弱。納少為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治宜補氣養(yǎng)血。自汗伴有神疲乏力,是營衛(wèi)不和,不能固護肌表,腠理疏松,津液外泄所致。故治以健脾和胃,補氣養(yǎng)血,調和營衛(wèi),用補中益氣湯、桂枝湯加減化裁。方一:黃芪補中益氣,升陽固表;配伍黨參、炙甘草、白術,補氣健脾;當歸、川芎養(yǎng)血活血,暢通氣血,協助黨參、黃芪補氣養(yǎng)血;桂枝解肌發(fā)表治衛(wèi)強,白芍益陰斂營治營弱,二者相須為用,調和營衛(wèi);茯苓、遠志寧心安神;陳皮理氣和胃,使諸藥補而不滯;神曲、炒谷芽、雞內金健胃消食;升麻、柴胡、桔梗升陽舉陷升提中氣;生姜、大棗調和脾胃,以資化源;炙甘草調和諸藥。方二:西洋參、制馬錢子是一組臨床經常用于治療貧血的對藥;阿膠、鹿茸、紫河車都是血肉有情之品,補氣血、益精髓;人工牛黃清心解毒,現代藥理研究其有增加紅細胞的作用;砂仁健胃止嘔。因為以上藥物不宜水煎服,故裝膠囊服用。方三:飲食物進入胃中后,還需要脾的運化才能到達五臟六腑,營養(yǎng)全身,所以《靈樞·五味》曰:“胃者,五臟六腑之海,水谷皆入胃,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端貑枴ぬ庩柮髡摗氛f:“必因于脾,乃得稟也”??梢娖⑽傅闹匾?。資生丸具有健脾開胃、調和臟腑、滋養(yǎng)榮衛(wèi)的作用??芍纹⑽柑撊酰巢贿\化等癥。
以上藥物綜合運用,通過健脾和胃、補氣養(yǎng)血、調和營衛(wèi)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責任編輯:劉淑婷)
R249
A
0256-7415(2016)12-0189-02
10.13457/j.cnki.jncm.2016.12.081
2016-07-01
黃衍強(1958-),男,副主任中醫(yī)師,研究方向:中醫(yī)藥治療血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