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能釵
用一個“勤”字引領作文教學
張能釵
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學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乃至學生將來的發(fā)展。作文教學看似非常重要卻以耗時低效,幾乎是形同于虛設,作文已經(jīng)成為阻礙語文教學質(zhì)量提升的重要“瓶頸”?,F(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學生認為寫作文,是令他們最為頭疼的事情??纯磳W生寫出來的作文更是枯燥無味,生硬做作,缺乏真情實感。平時的他們說話時滔滔不絕,但寫出的文章卻語句不通,毫無邏輯可言。究其原因,是學生面對作文時過于被動,把作文看得過于神秘,從而不能真正用“我手寫我口”,用“我口說我心”。
有人說過,學生其實是一張白紙,其最終會是一副完美的圖畫,還是亂七八糟的東西,取決于作畫的人。如果我們教師善讀善寫,用“下水作文”來引領和示范,就能有效的喚醒學生的沉睡、朦朧的寫作意識,激發(fā)出學生強烈的寫作欲望和熱情。比如,今天我們班發(fā)生一件趣事,我會很快的寫出來,當范文來讀出來。學生的驚訝無異于看到了“外星人”,他們很驚異身邊發(fā)生的事別人這么快會知道。因勢利導,我告訴他們這是我寫的,并告訴他們這就叫作文。其實作文的要求并不高,只要能流利的運用文字來表達出自己想說的就行。這樣,作文神秘的“面紗”就會被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揭開,首先讓他們有了我也要寫一寫的沖動。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生活中有許多很稀奇、很感人、很傷心、很高興的事情,學生能看到,也能聽的到,而在孩子們的眼中仍舊是平淡無奇、熟視無睹的。確實生活中不是沒有美,而是我們?nèi)鄙侔l(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這時就需要我們用獨特的目光去審視,要善于提出一定的要求去引導和鼓勵學生體察日常生活,觀察周圍的一草一木,反映反映身邊的人和事。對于一些看似再也平常不過的小事經(jīng)過我們的激情敘說,會讓他們從平淡中發(fā)現(xiàn)神奇,讓他們盡情表露自己的觀點,把要寫作的熱情和欲望一吐為快。聽新聞、看電視、逛超市、去郊游、去體驗、賞名著,讓大自然的美麗風光、讓豐富多彩的生活、讓那些真實感人的事情成為孩子們筆下的沃土。其實孩子們的生活世界是五彩斑斕的,小伙伴們之間每天都會發(fā)生許多有趣的事情,要引領他們用自己的心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惡、丑,讓他們走出課堂,走進生活,用自己的筆去抒寫自己的喜怒哀樂,以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充分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如,在春天,我讓學生去觀賞漫山遍野的杏花、梨花;在夏天,我讓學生去野外采集標本、去麥田看收割小麥;在秋天,我讓學生去農(nóng)民的蘋果園里去摘蘋果、去馬路邊掃落葉;在冬天,我讓學生去掃雪和堆雪人、打雪仗,領略北國風光。只有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才會有真情實感的流露,才會水到渠成、柳暗花明。
寫作的素材大部分要從生活中擷取,而我們往往忽視了周圍人們的平凡生活,讓那些生活中可歌可泣的東西一閃而過。人與生俱來就有探索創(chuàng)造的沖動,這在兒童身上很容易自然產(chǎn)生,而且像一個原始完整的胚胎,具有無限分化發(fā)展的可能。即使我們身邊無時無刻不再發(fā)生著奇妙有趣的變化,但在每個人的眼里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樣,不同的人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情感體驗。因此,在作文教學中,在引導學生勤觀察、勤思考的基礎上,我們還應常常對一些看似平淡無奇的事件,只要能很好的渲染和烘托出一個強烈的情緒體驗場,讓他們在情感作用的催生下,產(chǎn)生不同于尋常的情感體驗,以激發(fā)他們的寫作熱情。如對八年級的初中生來說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都面臨一個巨大的轉(zhuǎn)折期,好多學生由于缺少對初中生活的新奇又不敢接受繁重枯燥的課程而產(chǎn)生輟學念頭。在他們的世界里,八年級乃至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是灰蒙蒙的毫無生氣的 “陰雨天”。針對這一現(xiàn)狀,我以《有一種成功叫堅持》為題制作了主題課件,啟發(fā)誘導學生。讓學生觀看課件中人物故事,通過對林肯鍥而不舍競選美國總統(tǒng)、“兩彈元勛”鄧稼先克服重重困難設計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我國“遼寧號”航母順利出海等許多動人事跡和感人故事的展示,讓孩子們在極度放松的狀態(tài)下看到了成功者的奮斗歷程,感受了他們成功的喜悅,并讓學生暢所欲言地說出自己的感受。然后我鼓勵他們把自己所想的用文字表達出來。這時候躍然紙上的確實是他們真情實感的流露,而且經(jīng)過自我剖析,學生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轉(zhuǎn)變。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育人,以情激情,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和濃烈的寫作熱情,燃起出寫作的不滅心燈。
胸藏萬匯,厚積薄發(fā),讀好書才能寫好文。要讓學生深深懂得讀書的厚度就是寫作的深度。一個人要想寫出真實感人的佳文名篇,就必須多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有人說過:“閱讀文學作品,是一種文化的積累,一種知識的積累,一種智慧的積累,一種感情的積累……”引導學生走向閱讀世界,提高學生的作文素養(yǎng)。只有當學生儲備了大量的寫作積累和生活經(jīng)驗時,寫出來的文字自然就有了深度。在平時,我們要將學生閱讀和寫作結(jié)合起來,讓學生從優(yōu)秀的經(jīng)典文本汲取豐富的寫作養(yǎng)料,站在作家的思想上去思考、去想象、勤練筆,及時捕捉閱讀中的精彩感悟,做到積水成淵、有感而發(fā)。
總之,作文教學就是一片芳草地,合理的開發(fā),就會有出奇的風景。只要我們讓學生勤于觀察、勤于閱讀、勤于積累、勤于思考、勤于想象、勤于動筆,就一定會出現(xiàn)勤能補拙的效果,就一定會使我們的作文教學之樹結(jié)出豐碩的果實。
★作者單位:甘肅慶陽市寧縣政平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