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麗
高中語文有效性教學的三個維度
胡小麗
高中語文教學時間緊,任務重,所以教師都致力于探索有效性教學,并從各個方面展開了研究。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學習上的進步。那么如何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呢?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筆者認為要開展有效性教學可以有很多途徑,比如可以從秉承人本主義教學觀,激勵學生對文學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注重生成性問題合理引導,倡導開放性多維度的思維模式、注重教學反思的節(jié)點把握這三個維度展開。
根據新課標對學生鑒賞能力提升的要求,教師應秉承人本主義教學觀,指引學生進入作者所創(chuàng)設文學情境,并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與感悟,從而實現(xiàn)對文學作品文本內容的充分理解。有鑒于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以學生為主體,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對生活感悟以及生活經驗,對文學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因而使學生獲得獨特的閱讀體驗,洞悉作者的作品創(chuàng)作主旨,強化其語文素養(yǎng)。筆者在講授《報任安書》與《漁父》二篇文章之后,要求學生根據二篇文章作者——司馬遷與屈原的經歷,說出其對生與死問題的看法,并進行個人觀點的闡述。借助對文學作品文本內容的充分閱讀以及深入的討論,從而使學生理解了太史公以生踐志以及屈原以死明志的不同人生抉擇,同時使學生認識到盡管二者所采取的方式不同,不過目的都在于踐行個人的理想與追求,其價值內涵是趨同的。而《錦瑟》一詩,意象朦朧,對其詩意歷來沒有確定的解說,主要有“愛情悼亡”和“自傷身世”兩種說法。傾向于第一種說法的學生理由是除了 “文本研習”已有的說明外,還因為“望帝啼鵑”書下注釋有:春心,語又出《楚辭·招魂》“極目千里兮傷春心”,指對青春、愛情或理想的向往與追求。認同后一種觀點的學生指出,應將注釋理解為對青春韶華的往昔歲月的念及以及對人生目標無法實現(xiàn)的悔意,同時持此種觀點的學生進一步指出,從作品的表現(xiàn)風格來看,李商隱作品多為對身世的感傷,如作品《樂游原》,詩詞字里行間所表露出的傷感憂思躍然紙上。藉由此種個性化作品內涵解讀,使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形成了發(fā)散性思維,同時也是其創(chuàng)新意識得以提升。如若采取以往的教師單純根據參考書或者個人見解向學生的灌輸模式,則無法使學生得到獨立思考問題的契機與展開思維的空間,長此以往,將導致學生陷入思維貧瘠的誤區(qū)。
教師在教學中對相關問題的科學設置,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生成性問題的合理引導。原因在于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所創(chuàng)設的有價值的問題乃是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閃光之處,因此作為教師而言,應結合學生所生成的問題,對既定的教學方案進行針對性調整與修正,進而能夠藉由學生所創(chuàng)設的、同作品內容密切聯(lián)系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從而引領學生實現(xiàn)由以往的 “帶著問題閱讀作品”向“閱讀作品產生疑問”的思維模式轉型??梢哉f,學生藉由閱讀作品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源自其對作品內容的追問,源自教師同學生思維交互的結果。
教師在進行相關問題的設置時,應力求使作為作品閱讀對象的學生,能夠藉由其個體思考、認知及其價值取向實現(xiàn)對作品所營造的情境的融入以及對作品主旨的把握,進而能夠通過精細化的閱讀,洞悉問題,升華人格?;诖朔N考量,教師所設置的問題應具備足夠的開放性,使學生獲得獨立思考空間。同時在問題設置時,教師應注重所提出的問題應能夠引發(fā)學生進行多維度的思考。筆者在講授《夢游天姥吟留別》一文時,想學生提出了“怎樣看待該詩中的仙境”的問題,問題提出后,學生藉由其先前的閱讀經驗與知識儲備,紛紛闡述了各自的答案,有學生認為仙境為極樂之所,在那里人人關系融洽,其樂融融;也有學生認為那里神仙齊聚,凡夫俗子無法踏入半步。就學生的答案,筆者就此展開了引導,使學生在思維實現(xiàn)碰撞的同時,創(chuàng)新意識得以提升。
新課標注重有效的教學反思對教學活動的促進意義。合格的教師不可以僅僅滿足向學生進行書本知識的單純講解,而是應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進行及時的教學反思,思考每一次教學活動的得失所在,找出不足與短板,從而在后續(xù)的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進行短板的補足。如此一來,將使教學工作進行良性循環(huán),進而教師能夠藉由有效的教學反思為學生提供優(yōu)異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yǎng)得以提升。如教學《〈長征〉節(jié)選》,在學生分角色朗讀到警衛(wèi)員大喊“不!……不!……”阻止彭德懷殺馬時,由于扮演的同學讀得有些生硬變調,其他學生哄堂大笑,這樣的朗讀給課堂帶來了負面影響。課后思考,如果課堂上多補充搜集到的資料,多引導學生去體會紅軍過草地時的艱險慘烈,學生就會更深入地感受到彭德懷為了挽救戰(zhàn)士的生命欲忍痛槍殺愛馬的悲壯氣氛。朗讀時就不會出現(xiàn)上述情況。
以上,我們對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分成三個維度進行了論述。新課程語文教學中,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線,是學校教學活動的一個基本追求,它直接關系到教學的質量和人才的培養(yǎng),這是每一個語文教師教學中必須追求的基本目標。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為廣大語文教師提供教學方面的借鑒與參考。
★作者單位:江西會昌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