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濤
?
課本劇讓語文課堂煥發(fā)活力
——高中語文課本劇教學探究
徐大濤
課本劇教學是一種情境教學,它是在教師有計劃、有步驟的引導下,通過改編劇本、即興表演、角色扮演等方法,讓學生在互動合作中,發(fā)揮想象,表達思想,使學生在樂趣中學習,并促進人格成長,激發(fā)潛能。所以當課本劇教學被引入語文課堂,語文的天空更加廣闊了。
筆者在具體的教學中,做了一點嘗試,也總結了一點開展課本劇的路子。
不是任何一篇課文都能開展課本劇活動的,所以選擇課文是老師首先要做的。課文分記敘性、議論性和說明性的,三者之中,記敘性的課文較適合開展課本劇,而其中情節(jié)緊張曲折、人物形象鮮明、矛盾沖突尖銳的更適合在舞臺上來展現(xiàn),因為它們展現(xiàn)出來的更有舞臺效果。
以人教版教材高中語文必修1中的《燭之武退秦師》和《荊軻刺秦王》為例,比較這兩篇課文,有情節(jié)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鮮明的共同點。但從內容上看,前者重言辭,后者則綜合了語言、動作、音樂等的因素;從效果和可操作性上看,前者以對話為主,舞臺表現(xiàn)力較弱;后者是綜合性的,表現(xiàn)力較豐富。所以《荊軻刺秦王》更適合開展課本劇活動。
對于課本劇的積極參與者來說,前期準備包括了解課文、收集資料、編寫劇本、排練演出等。
首先,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熟知課文、深知課文。了解課文的背景,即知人論世;整體上把握課文,即掌握主旨;細致揣摩人物言行心理。以《鴻門宴》為例:首要的是了解課文內容,提要鉤玄,梳理文脈,熟悉人物,品味語言。這些內容筆者主要是通過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完成的?!傍欓T宴”故事發(fā)生在公元前207年,要想全面準確把握項羽、劉邦、范增、張良等人物的性格特征,有必要結合《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補充與此相關的史實材料。也可以發(fā)動學生借助圖書館、網(wǎng)絡等查閱有關書本資料和多媒體資源,讓學生自己去把握矛盾沖突和人物的性格。這樣學生就能從整體上把握課文、把握課文中的人物,這樣的把握才能準確,才能為之后的表演蓄力。
其次,分配人員,各司其職。這是演出的醞釀籌備階段。怎樣改編劇本,怎樣挑選演員,道具如何制作,場景如何布置,演員如何排演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學生自己根據(jù)課文進行反復推敲。
編寫課本劇。編寫劇本要忠于原作,盡量運用原作的語言動作和主要情節(jié)來塑造人物形象,當然也可適當融入編者自己的想法,對矛盾沖突做藝術性的夸大。這樣既較好地體現(xiàn)課文的內涵,又有自己想要的演出效果。
挑選演員。選演員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意愿,可采用學生相互推薦、學生自薦等多種靈活的方式。
道具布景?;谠牡囊?,制作道具、布置場景應從簡從易,就地取材。在《鴻門宴》課本劇的表演中,學生們就有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xiàn):霸王的胡須是紙制的,項莊、項伯的劍是兩個撿拾垃圾的鐵夾,課桌、板凳、廢舊的筆也都派上了用場。
排練揣摩。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準備,準備好后老師要從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各個角度給予指導,讓學生更好地揣摩角色,把握到位。當學生排練一段時間后,讓學生靜下心來重新揣摩課本,翻閱資料,進一步了解課本課外內容,完善角色,認真演出。
經(jīng)過兩到三次的排練、修改、調整,一切準備就緒,就到了課堂表演。課堂表演的過程就是導演調度、演員表演、觀眾觀賞的過程,是各司其職、分工協(xié)作的過程,是對課文深入認識的表現(xiàn)過程。在《鴻門宴》課本劇中,班上的語文課代表身兼數(shù)職:編劇、導演、旁白、音樂播放。演員們認認真真,入境入情:項羽端坐、項莊舞劍、范增破斗……有模有樣,贏得臺下陣陣喝彩。
備戲、排戲是學生對作品的初讀,感知到的人物形象可能不夠深刻,還只停留在感性階段。而表演之后的品戲就是提升認識感知作品思想內容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實踐證明,品戲這個環(huán)節(jié)深化了學生的感性認識,使學生準確把握作品的旨意,并上升到理性認識。只有經(jīng)過這個環(huán)節(jié),才能讓學生更深入理解作品的藝術形象,得出精當?shù)膶徝琅袛唷?/p>
比如在學生表演完“亞父破斗”一段后,臺下對表演者的肢體語言贊不絕口,這一細節(jié)的表演使學生對當時范增的性格和心理有了更感性的認識,有助于學生更理性地鑒賞、評價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
排演課文劇不在逼真,在投入,不在語準,在情真。學生加深了對劇本的理解,與作品人物產(chǎn)生共鳴,受到了真善美的熏陶。
培養(yǎng)學生在集體中交際、合作能力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課本劇活動中,師生、生生間的合作意識更顯得尤為重要。導演、演員要理解、領會編劇意圖,設計組要服從劇情的需要等一系列創(chuàng)作活動都要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來完成??梢?,課本劇對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師生情感的交融起了催化的作用。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多次提出語文要開展實踐活動,多次倡導合作學習,多次強調重視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語文教師是最重要的語文課程資源,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語文教師責無旁貸。課程資源是豐富的,編演課本劇是其中一個切入點,它能把課堂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豐富學生的課外文化藝術生活,寓教于樂,還能增強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和提高道德品質。可以說,編演課本劇既能打造出特色校本課程,又能為語文教學開辟一個新天地。
作者單位:★安徽壽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