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京晶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姜家營鄉(xiāng)西楊家營幼兒園)
淺談小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
◆趙京晶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姜家營鄉(xiāng)西楊家營幼兒園)
《語文新課程標準》多次提及“語言積累”這個問題??梢?,積累對學好語文的重要性。確實,沒有積累,就談不上良好的語感,也決不可能有真正的聽說讀寫能力,更不能學好語文。而且語文學習很難做到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期的積累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因此,小學教師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
小學生 語言學習 語言積累能力
我們將語言表達學習目標進行了具體化。我們?nèi)匀皇且勒照n程標準,仍然是本著教師可操作的原則,認真研究了目前我們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的編排體系,結合具體的課文表達特點,按照教材的編排順序,制定出了包括:觀察認識事物、思考問題、語言表達(包括遣詞造句、布局謀篇和基本表達方法)三個方面在內(nèi)的一個目標系統(tǒng),明確了各年級、各冊、各單元,甚至每課書學習語言表達的目標體系。這套目標體系的建立,旨在幫助教師在課堂上能夠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學習表達。
一些語文教師問我,低年級的語言教學如何進行,我說,增刪調(diào)改比較表如果讓我們做語文基本練習,大概這樣的題目是很常見的。但是,在作業(yè)中,學生幾乎沒有幾個答錯,即使是答錯,老師提出來,學生糾正了,作業(yè)任務完成。我在想,我們能不能將這樣的練習拿到課堂上來,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來做一下“調(diào)換練習”?
那么,低年級,能不能做增刪調(diào)改比較表達效果的事情呢?把這幾個動詞,跟對象換一下?看看行不行?“雨絲——飄”“旗子——斜”或者“風車——斜”,放到語言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體會出這樣換是不行的?!捌熳印备帮h”搭配在一起用“飄”是最合適的,如果非要將“斜”與旗子搭配,可以說是風把旗桿吹斜了。進行這樣的比較,能夠幫助學生體會到這些詞搭配是準確的,動詞是不能隨意用的。
低年級也要學習“寫”,感悟寫法,但絕不是告知他們寫法,而是需要在具體語言表達實踐中,去感悟“這樣寫好一些,那樣寫不好一些”,結合具體的識字、詞語理解和句子理解來感悟體會,結合具體內(nèi)容的感悟來體會。
語言文字訓練的內(nèi)容是多方面的,有漢語拼音、識字、寫字、聽話、說話、閱讀、作文等。這樣就要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和年級,不同的教材要求和基礎水平來確定。比如,我在教學《圓明園的毀滅》一課時,為了讓孩子們充分的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我將課文內(nèi)容進行了改變,比如。“圓明園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萬春園和長春園組成,反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p>
去掉劃線部分??梢圆??從行文看,完全可以,直接讀下去,一點障礙都沒有。但是,作者為什么這么寫?作用是什么?規(guī)模啊。三個大圓,還有許多小圓,分布在東西南面。有個沒寫出來的數(shù)字——5200畝。這是個啥概念?七個天安門廣場那么大。那么大的地方,得建多少景觀??!所以,下面第三自然段才能有若干個聽起來好像說不完的“有、也有、還有”,就有了多的意思,而不僅僅是“圓明園內(nèi)建筑宏偉,景觀奇特”,而且“景觀數(shù)量、式樣繁多”,不是一兩處珍貴,是那樣多景觀每一處都珍貴!
這就是“有、也有、有,還有,不僅有,還有”這樣表達方式在表情達以上的作用,這樣先從關鍵的字、詞去理解課文,再讓學生通過讀來訓練,這樣學生一方面掌握和積累了一些字、詞,還通過分角色進行讀的訓練,領會了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
還有,生動、逼真的情境創(chuàng)設極富感染性,能夠調(diào)動內(nèi)在真實的情感體驗,激發(fā)表達的強烈欲望。新大綱在口語訓練上提出這樣的要求: "要在課內(nèi)外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語言表達"。這是語言表達訓練的一條重要途徑。
怎么處理分歧?還是應該讀課文,認真讀這段話,看看詳細寫了什么內(nèi)容?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主要還是寫的“痛擊敵人”。教學用書這樣寫,就很有道理了。但是,我私下認為:這樣概括還是不夠準確的。他們是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在這里痛擊,才“完成了掩護任務”,掩護的手段就是使敵人不能去追。所以,我提出一個“阻擊敵人”概念,“阻擊”,阻擋住并痛擊,使得敵人不能住追趕大部隊和群眾。
實際教學的時候,學生找出“拖住”“痛擊”后,老師再給出“阻擊”,引導學生討論,看看哪個詞語能夠更好的概括這段的意思,包括他們做事的意圖,只要學生再讀課文,就能領會到“阻擊”相對更準確一些(這里讓學生討論“阻擊”是否合適,是有用意的,是為了后面頂峰殲敵、分析為什么當作重點寫第二次做個鋪墊)。
此外,還得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把校園文化建設跟孩子語言訓練相結合。我們的學校進行環(huán)境文化建設,畫像、名言警句,做得越來越精巧。但是,這些的內(nèi)容發(fā)揮作用了嗎?把它放在這里的目的是什么呢?過去的日子中,學校都有一些塑像,這些塑像的含義是什么?孩子們知道嗎?
在前些日子到學校的時候,我卻遇到了一個非常尷尬的事情:走進一個五年級的教室,學生正在寫作業(yè)。我看到班級墻上懸掛著李大釗的名言。我悄悄地問一個后排女生:你知道李大釗是誰嗎?或許我問得突兀,孩子一愣,“不知道?!蔽矣謫柵赃呉粋€女生。這個女生低聲說,知道。我問,他是干什么的?女生看看我:“不知道?!蔽易哌M了另外一個班級,班級掛著茅以升的畫像。我還是悄悄地問了一個后排學生:“你知道茅以升是干什么的嗎?”,孩子說,不知道。
我愣了,為什么都不知道呢?我回憶了一下自己當時當班主任的情形,竟然回憶不起我是否給學生講過墻上懸掛的內(nèi)容。而今想來,我們懸掛這些畫像、名言的目的是什么呢?僅僅是為了“督導評估”嗎?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老師思考的,孩子走進學校,我們應該從各個方面為孩子營造學習的氛圍,為孩子的學習服務。
為了加強孩子語文的語言訓練,我們還可以開讀書推介會。自參加工作以來,我很希望學生們能夠多讀一些好書。但是,學校的圖書館藏書太少了——那個年代嘛。沒辦法,我只好到縣圖書館(還算是條件不錯,再加上圖書館里有學生家長,他們也開展類似活動)去辦理流動圖書箱。我把圖書箱拿到班里給學生看的時候,學生們異常興奮(畢竟在那個年代里,學生家里的藏書也很有限,家長也都是低收入,不能從書店買來更多的圖書),盡情的挑選著自己喜歡的圖書,一個月后,我把圖書還給書店,再借一箱,堅持了好長一段時間。
后來,在一次小學生報組織的作文大賽中,班里有三名學生獲得個人獎勵,獎品是圖書,班級獲得了優(yōu)勝班級,獎品也是圖書。我把這些圖書推薦給了學生,孩子們著實興奮地讀了很長一段時間。
在讀書交流中,我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如果我們的語文老師,我們的班主任,到圖書室去呆上一節(jié)課,翻閱一下這些圖書,看看簡介都行,然后,記下認為學生可能感興趣的目錄,回到班上,用上一節(jié)課向學生推介一下,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意愿,或者到圖書室去自己借閱,或者在推薦的書單目錄上面打個勾,老師集體為學生借閱,是不是會產(chǎn)生很好的效果呢?一次兩次之后,把學生帶到圖書閱覽室(如果學校房子小,沒有閱覽室,安排一節(jié)課,給圖書室?guī)蛡€忙,順便翻看一下圖書簡介,把自己喜歡的挑出來,然后,班內(nèi)開個圖書推介會,是否可以呢。學生感到新鮮了,就會感興趣的去讀。反復的做這樣的事情,讀書活動就開展起來了,圖書也就發(fā)揮了作用。
總之,小學語文教材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訓練,提供了較廣泛的內(nèi)容和多種形式,同時,各冊教材在閱讀課文及基礎訓練題中,也都有編排人物對話交際的訓練內(nèi)容,要盡量積極主動地參與語言表達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