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偉 司申麗 高欽瑋
(山東外國語職業(yè)學院)
民辦職校生在線課程學習現(xiàn)狀研究
——以山東外國語職業(yè)學院為例
◆劉 偉 司申麗 高欽瑋
(山東外國語職業(yè)學院)
在線課程學習趨于復雜化并難于控制,民辦職業(yè)院校大學生缺乏自覺學習意識,學習效果較差。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強在線課程學習管理。通過對民辦職校生在線課程學習現(xiàn)狀分析,指出從引導學生學會自學、提升輔導教師輔導能力和加強監(jiān)督管理三個方面,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民辦職校生 在線課程 學習現(xiàn)狀
在線課程的興起,擴大了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受益面。當前,很多高校順應這一趨勢,引入國內(nèi)較成熟的在線課程平臺,為學生提供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相對于傳統(tǒng)教育來說,在線課程教與學的方式趨于多樣化,導致在線學習管理趨向于復雜化,而很多高校只是引入在線課程平臺,但對于如何加強在線學習管理則沒有被引起高度重視,雖然當前很多在線課程平臺采用技術手段加強學生在線學習管理,但學生學習效果并未有很大改觀,特別是民辦職業(yè)院校學生,其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的自覺性,部分學生上大學只為一張文憑,因此,很難保證其自覺的完成在線課程的學習。本文即以山東外國語職業(yè)學院為例,采用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探討民辦職校生在線課程學習現(xiàn)狀并提出建議。
(一)學習適應性
在線課程學習者易出現(xiàn)學習適用性問題,如有的研究表明學習者對在線課程的滿意度很低,“復旦大學超過半數(shù)的網(wǎng)絡生至今仍無法適應這種教學形式”。本研究也發(fā)現(xiàn),民辦職校生尚未完全適應在線課程,對在線課程滿意的民辦職校生占69%,熟悉在線課程模塊和操作流程的占78.18%。
(二)學習動機
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是完成在線課程的內(nèi)在要素。學習動機分為內(nèi)部動機和外部動機,有研究表明,內(nèi)部學習動機有助于學生自覺完成在線課程的學習。從研究結果看,民辦職校生受學分這個外部動機影響較大,受內(nèi)部學習動機影響較小,有62.2%的民辦職校生承認學習在線課程是為了修滿學分,11.58%的民辦職校生認為學習在線課程是為了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修養(yǎng)。
(三)學習習慣
陳淑貞等認為,在線學習習慣應該包括學習者選擇什么時間、地點進行學習,每周用多長時間學習以及如何組織課程學習材料等方面。本研究認為在線學習習慣包括學習者的學習時間安排以及學習過程中明確學習目標、記筆記、查閱資料、與教師和同伴溝通情況。從研究結果看,26.41%的民辦職校生每天會安排時間學習在線課程,13.11%的民辦職校生幾乎不安排時間學習在線課程,其余民辦職校生學習時間不固定;81.82%的民辦職校生能夠明確學習目標,23.34%的民辦職校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記筆記,15.02%的民辦職校生遇到問題會主動查閱學習資料,38.47%的民辦職校生會主動與教師和同伴交流學習內(nèi)容。
(四)學習效果
在線課程的效果評價主要包括學生對所學課程的滿意程度、反饋報告和對學生的成績考核。很多研究表明,在線課程的學習效果較差,如有研究表明僅有25%的學生能夠通過在線課程考試。從本研究結果看,以4門在線必修課程為例,各門在線課程的通過率很低,平均通過率僅為14.01%;從民辦職校生對課程的滿意度結果看,67.16%的民辦職校生對在線課程滿意,認為學習在線課程有收獲,但僅有18.28%的民辦職校生認為在線課程學習效果好。
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輔導教師不能提供有效輔導,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輔導教師工作繁忙,輔導時間有限,而一門課程的選課人數(shù)在幾千人左右,要回答幾千條的留言需要花費大量精力,而學校也未出臺相應管理措施,因此輔導教師不能提供有效輔導。另一方面,輔導教師不了解課程內(nèi)容,無法較好的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也談不上輔導學生學習,輔導內(nèi)容僅停留在向?qū)W生發(fā)放作業(yè)和考試題目;另有教師反映不清楚如何針對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開展學習輔導,學校也未提出相應輔導方案。
(一)引導民辦職校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從結果看,民辦職校生存在自主學習能力不高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在不適應在線課程教學模式、缺乏內(nèi)部學習動機以及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有必要引導其提高在線課程的自主學習能力。學??梢蚤_設在線課程學習方法的培訓課程,使民辦職校生盡快熟悉在線課程的操作流程并認可這種學習模式,同時可以使其學會利用網(wǎng)絡學習和協(xié)作的方法,提升學習的時間管理意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加強輔導教師的輔導能力
在線課程模式,使教師的角色從知識的傳授者向?qū)W生學習的參與者和幫助者轉變,因此,對輔導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學校要加強對輔導教師的培訓,使其明確工作職責,提高輔導意識。其次,在線課程輔導是一項費時費力的工作,學校應提升輔導教師的激勵力度,在輔導工作量方面適當予以傾斜,對取得成效者予以重獎,從物質(zhì)和精神方面給予鼓勵,從而提升教師的積極性。最后,建立完善的導學制度,加強輔導教師對課程內(nèi)容和民辦職校生學習狀態(tài)的把握,提高輔導教師的輔導能力。
(三)完善在線課程學習管理制度
完善的學習管理和監(jiān)督制度,可以有效提升民辦職校生的學習效果和教師的輔導效果。學校可以制定并完善相關的在線課程學習管理制度、激勵制度等,從制度上促進學生在線學習,提升民辦職校生的學習效果。
[1]陳肖生.網(wǎng)絡教育與學習適應性研究綜述[J].中國遠程教育,2002,(03):6-8+13.
[2]張紅艷,梁玉珍.遠程學習者在線學習行為的實證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3,(06):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