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麗
(延安市寶塔區(qū)第四中學)
以輸出為驅動的高中英語讀寫教學模式探究
◆韓 麗
(延安市寶塔區(qū)第四中學)
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是我們在不斷適應新的教學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式的背景下采取的高效教學方法。讀寫結合,能夠充分突出閱讀和寫作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夠正確地指導教師開展英語教學。長期以來,我國的高中英語教學遵循著“輸入重于輸出”的教學理念,這極大地忽視了“輸出”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對學生的貢獻作用。在輸出驅動的理論前提下,探究在教學中如何將讀和寫融為一體,如何讓讀和寫相互促進,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輸出驅動 高中英語 讀寫模式
高中英語的本質是要在傳播知識的基礎上實現(xiàn)學生能力的提升,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一種交流工具,在學習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以致用,在教學過程中實施綜合教學法,將“輸入”與“輸出”在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對接,將“輸入”的知識與能力轉化為學生內(nèi)化的英語學科素質和綜合運用能力,最終實現(xiàn)“輸出”的目的,實現(xiàn)“輸出”的作用。
(一)以輸出為驅動
輸出為驅動,就是要以輸出為目,來激勵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明確的目標和指導,避免盲目的學習。在這里我們可以將“輸出”作為“輸入”的驅動,能夠讓學生“輸入”的過程變得而更加高效、有目的性。
在輸出驅動的指導下,教師的課堂教學也能夠向“學生本位”的模式轉變。因為“輸出”的主體是學生,要想提高“輸出”的質量,必須從學生出發(fā),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參與度和積極性,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探索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讀和寫的學習和訓練中,充實自身的知識積累,提高對讀寫知識的運用能力。由此可見,教師在輸出驅動課堂中的主導作用,逐漸轉換為引導和輔助,在課堂上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廣泛地開展交流、討論、合作、思考,并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英語讀寫模式
讀和寫是高中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兩部分,一方面,從應試的角度來看,閱讀和寫作在考試中所占分值較大,所以非常有必要在平時教學中加強讀寫的訓練和學習;另一方面,高中階段是學生打好英語基礎的關鍵階段,提升閱讀和寫作的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和深造都起著很強的推動作用。
讀和寫的關系可以從“輸入”和“輸出”的角度來分析,讀即“輸入”,學生通過閱讀英文資源,從文章中汲取自己所需的營養(yǎng)。寫即“輸出”,在“輸入”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整合,以寫作的形式進行闡述和表達。將讀和寫充分結合,以讀促寫,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融為一體,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在讀和寫的良性互動中實現(xiàn)“輸入”和“輸出”的良性互動。
(一)選擇高質量的高中英語讀寫資源
要提升讀寫訓練的效果,首先要選擇高質量的讀寫資源,這決定著學生運用讀寫材料、消化學習內(nèi)容的水平和程度。從讀寫資源的分類來講,分為課本和課外資源。課本是依照教學目標和宏觀教學指導進行編排的,所以課本中的讀寫資源有著學科知識的完備性和科學性,學生應該高效利用課本中的課文,通過學習課文掌握基本的知識和語法,達到基本的教學要求,以課本中的寫作訓練為要求進行必要的寫作聯(lián)系,讀寫訓練結合扎實英語基礎。課外讀寫資源有著豐富的種類和很強的包容性,學生可以依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課外讀寫資源的選擇,作為課內(nèi)讀寫學習的完善和補充,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讀寫能力。
教師在為學生選擇讀寫資源時,應該遵循幾個基本的原則。首先,要結合學生的能力基礎和學習情況,以現(xiàn)實為依托進行閱讀材料的選擇,在學生可以接受的范圍內(nèi),適當拓展學生的讀寫運用能力。其次,以學生的興趣為引導,挖掘學生感興趣的內(nèi)容和話題,讓學生能夠在讀寫訓練中較快地適應話題,與讀寫材料產(chǎn)生共鳴。最后,關注社會熱點問題,保證讀寫訓練的科學性和先進性,讓學生能夠及時接觸到最新的材料,對考試的讀寫內(nèi)容做鋪墊,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建立讀寫評的三維循環(huán)體系
閱讀是寫作的來源和基礎。在輸出驅動的讀寫訓練中,要鼓勵學生開展自主閱讀,通過自己對文章進行完整的閱讀,建立對語篇的基本理解及對主要觀點的基本判斷,學生通過閱讀,不僅能夠在量的積累上提升閱讀水平,還可以學習到很多高級詞匯、精彩的表達、以及文章的寫作技巧等等使用技能,將閱讀訓練的成果延伸到寫作訓練中。
寫作是對閱讀的運用和升華。寫作作為重要的輸出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英語的成果和水平,所以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我們輸出驅動教學的首要目標。寫作是閱讀的驅動,能夠有效提升閱讀的目的性和主動性,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到的技巧和知識,運用到寫作中,還可以以閱讀材料為基礎進行拓展寫作,既是對閱讀材料的升華,也是命題寫作的極好訓練。
評議環(huán)節(jié)是對讀寫訓練的總結與分析,與讀寫環(huán)節(jié)一起,形成一個三維循環(huán)體系,讀寫評三個部分相互促進的。一方面,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寫作成果進行點評,對學生讀寫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另一方面,還可以組織學生在讀寫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在民主活躍的評價環(huán)境中,鼓勵學生通過讀寫交流、評價寫作成果、分享讀寫心得,在交流的過程中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和意見。
讀寫評三個環(huán)節(jié)是循環(huán)往復,相互穿插的,在讀寫教學模式中引入這樣的體系,可以充分發(fā)揮輸出驅動的作用,讓學生參與到讀寫學習中來,獲得更加豐富的經(jīng)驗和學習機會,實現(xiàn)高效輸出、科學輸出的教學目標。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提升輸出教學質量
讀寫教學是一體互相促進的教學,要想提升輸出教學的質量,應該做到讀寫課堂教學多樣化、高頻化、趣味化。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的運用,努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讀寫學習效率。在高中英語課堂上,我們可以運用許多高效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讀寫學習與訓練中來,扎實學生的讀寫學習基礎。
1.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構建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方法。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首先把教學內(nèi)容巧妙地設計隱含在單個的任務中,讓學生以分組完成任務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自主學習的習慣,引導他們學會如何去發(fā)現(xiàn),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經(jīng)過思考,自己解決問題。任務驅動學習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學習任務為引導,推動學生主動去對讀寫任務進行分配、研究,積極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問題解決。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學生能夠有更加明確的學習目標,具備更加充足的學習動力,能夠有效提升輸出效果,使學生能夠主導自身輸入過程,更加注重輸入過程中的要點與難點,進而提升讀寫課堂的輸出質量。
2.合作探究教學法
合作探究教學法是在自主探究學習的基礎上,積極運用合作的形式,來開展學習的過程。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運用到讀寫課堂中,能夠引導學生對課上或課外的讀寫材料,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充分的吸收,教師不應該對學生設置太多的條條框框,阻礙學生自主學習的開展,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自我探索的空間,鼓勵學生通過創(chuàng)新的方法,找到更加適合自己的讀寫學習技巧和學習方法,激發(fā)學生仿寫和改寫進行一系列拓展學習的欲望,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讓讀寫學習的輸出效果實現(xiàn)最優(yōu)化,使得學生能夠充分從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收獲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意識和分工合作的習慣與能力。
以輸出為驅動的高中英語讀寫教學,應該以教師和學生的地位和作用為基礎,充分發(fā)揮教師和學生的積極作用,提升讀寫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更加注重課堂學習的輸出效果
[1]楊玉明,溫晴.語塊教學·法與語言輸出能力的實驗研究[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02).
[2]董玲,鄧顯奕.基于語篇知識的“以讀促寫”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模式[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1,(01).
[3]強云,滕驍,范東生.英語專業(yè)學生自主管理英語閱讀學習行為研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01).
[4]安靜,蘇曼,高淑芬,劉微微,李佳美,裴詠銘.語言教學新模式與學生語言輸出能力的實證性研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