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伯雪
(濰坊十笏園博物館)
現代分析儀器在考古學和文物鑒定中的應用
◆王伯雪
(濰坊十笏園博物館)
電子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帶動了現代分析儀器的更新,極大的提高了考古學和文物鑒定的效率和精度,探究現代分析儀器在考古學和文物鑒定中的應用尤為重要。從文物鑒定的研究內容入手,深入研究提高考古學和文物鑒定效率的辦法,為提升考古學和文物鑒定效率和精度提供理論支持。
分析儀器 考古學 文物鑒定
藝術文物不僅體現著一個國家的歷史,更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積淀。中國的藝術品是中華文化的載體,在十幾年的發(fā)展壯大過程中,在市場規(guī)模、影響力和受益群等方面都取得了舉世舉目的成績。然而在我國藝術文物市場發(fā)展的當下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沒有系統的法律法規(guī)、贗品橫行、交易秩序混亂和信譽度受損等。因此,有效提高文物鑒定的效率和準確度是規(guī)范藝術文物市場的重要方面。
現代分析儀器的發(fā)展,給考古學和文物鑒定提供了更精細的方法,不僅實現了對文物質地、組成、贗品仿制痕跡和工藝過程等信息的高效提取,還使文物鑒定過程變得更便捷。藝術文物市場已走向全球化,現代分析儀器在文物鑒定中的應用已突顯出它的優(yōu)勢,必將給未來的藝術文物市場帶來新的活力。
1.文物鑒定研究的現狀
當前我國現代分析儀器在考古學和文物鑒定中的應用度還不夠高,在使用方法和技術分析方面還沒有從傳統理念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尤其是贗品橫行,在沒有有效的法律規(guī)范和誠信缺失的約束下,又缺少先進的文物鑒定方法,藝術品市場難以實現有序流通。一部分商人為了追求利潤,利用各種手段做假古玩字畫,仿制手段高超,難以分出真假,給文物鑒定設置了極大的障礙。
2.文物鑒定研究的內容
文物鑒定顧名思義就是使用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實現對文物真假、歷史、材質、應用和價值的辨識。具體包括:真?zhèn)畏直?、年代歷史、材質鑒定、產地名稱、價值估測和級別審定等方面。文物鑒定研究的主體:一是可移動文物,即文物藏品、流散或傳世文物;二是部分不可移動文物,即文物遺址、遺跡。
文物鑒定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要求文物鑒定者要有豐富的歷史閱歷、文理知識、審美能力、地質科學知識、現代知識運用能力、贗品加工工藝知識和現代分析儀器使用能力等。在藝術鑒定全球化的影響下,文物鑒定工作者不僅要具有傳統鑒定知識,還要具備現代科學技術鑒定的能力,只有全面掌握文物鑒定方法,才能對文物鑒定做出準確的判斷。尤其在應對文物的斷代研究時,不僅要分析出贗品仿制過程中所形成的年代混亂跡象和工藝,還要對未明確標記文物本身紀年的文物進行年代辨識。
面對一些傳世文物時,也會遇到文物磨損或破裂等現象,造成年代辨識困難,只有具有豐富經驗和專業(yè)知識的鑒定專家才可以應對各種鑒定問題;在大型文物史跡的鑒定中,如古建筑,經歷不同朝代翻新,改建,如何提取各朝代在同一建筑中的信息,是鑒定的難點;在碑文鑒定中,破損和缺字的現象很多,這都需要年代辨識來輔助鑒定。
在文物鑒定的過程中,信息提取尤為重要,如材料,質地等組成判定。需要獲得文物的光譜信息,組建數據信息,以備分析鑒定使用。
就如同畫家在繪畫前要對顏料進行選配,某一時期的某個窯口的陶瓷的胎釉成分及釉上彩或釉下彩的成分等。在文物鑒定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文物的完整性,盡量減少采樣量和無損分析,做到原位辨識。
當前市場上流通的幾類現代分析儀器在文物鑒定中的應用實例。
書畫:激光拉曼光譜技術、光譜分析、顯微技術等多運用于書畫、手稿鑒定中。通過對書畫作品紙張、顏料、墨跡、印章、印泥等材質方面的光譜信息。
分析,鑒定其成分,為書畫作品的斷代等提供可信技術支持,從而起到與經驗鑒定相互印證的作用。
青銅器:X熒光光譜分析可分析青銅器的合金成分;古地磁斷代、熱釋光斷代技術可測定銅器范土的年代;用X光透視可了解銅器內部的情況(如有無墊片等)和鑄造工藝。例如,臺北故宮博物院曾利用X光透視,看到了毛公鼎內墊片的放置情況,從而證明毛公鼎是西周晚期宣王時期的重器,絕非贗品。還比如,有一些造假分子對青銅器斷裂殘損器進行作偽,造假者將殘片焊接,或用銅片或者樹脂補缺后做舊,以假亂真。對于這種情況,只要用X射線探傷儀器檢測就能立見真假。
瓷器:利用熱釋光釋放光熱的原理,可以較準確地測出瓷器所存世的實際年代。在瓷器的鑒定上,一些老瓷有種溫潤滑膩的橘皮紋釉面,現在仿冒者在釉面配料中添加一定的元素,就可產生這種溫潤滑膩的釉面,通過人眼觀察很難分辨,若使用X射線熒光檢測釉面,便可以判定是否混有現代添加成分,從而判定真?zhèn)巍?/p>
一些造假者利用射線源對新燒的陶瓷仿制品進行輻照處理,會造成對熱釋光檢測的干擾,企圖以假亂真,如采用激光拉曼光譜儀檢測,以激光光束為探針進行原位無損檢測,可分析玻璃、瓷器釉層的脫玻老化率以判斷制作年代,并可以對樹脂或仿制品所用的膠粘劑鑒定。曾有人夸耀過景德鎮(zhèn)現代青花瓷的造假可以達到亂真的程度,這都是經過作偽專家精心研究分析而造就出來的。在瓷土中硅酸鹽的含量,器物的器形、釉色、重量、燒結瓷化的程度和由電腦模寫出來的官窯款識都可以做到和真品一致,有些瓷器表面還經過氫氟酸的處理,顯得很有舊意,但是,它卻無法通過熱釋光的檢測,只要檢測它其中的熱釋光含量,很快就可以正確無誤地把它的造假年代測算出來。
玉器:紅山時期玉器紋圖線條采用單條陰線和粗細不等的較粗凹槽表現,與其他時期有別。較粗凹槽的制作,是先用大小不等的寬邊砣具沿陰線凹槽的橫向磨琢后,再用粗細不等的條棒帶動解玉砂順著陰線凹槽來拉動摩擦。因此,顯微鏡下其上的陰線凹槽仍能看到兩種方法加工留下的痕跡。若陰線或凹槽內留下粗細相同、距離相等、且平行而直的機電砂輪打磨痕跡,其真實性大打折扣。而夏商玉器鉆孔方式有對穿孔,單向打孔及穿孔后修整拋光的規(guī)范圓孔,其對穿孔的喇叭形雖較之前期不甚明顯,但仍呈喇叭形或漏斗形。通過拉曼光譜檢測確定古玉的主體礦物、不同類型斑晶及內含包裹體的組成,這對古玉的鑒定和探討其礦料來源的地質特征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玉器鑒定專家王榮、馮敏等將拉曼光譜技術應用于薛家崗文化遺址出土古玉的研究中,在確定古玉的主體礦物、不同類型斑晶及內含包裹體的組成等方面取得了好的效果。拉曼光譜也在仿古玉鑒定中發(fā)揮著重大的作用,不同的溫度加熱處理的玉石原料呈現出不同的拉曼光譜。還有假翡翠,無論偽造得如何逼真,只要經過查爾斯濾色鏡的透視便可知曉真假,天然的真翡翠可以透過鏡片,肉眼能清楚地觀察到其質。因此無論是珍珠、翡翠,還是瑪瑙玉石,都可以通過科學儀器來進行鑒定。即使通過激光注色,物理或化學手段研磨,甚至分子變換排布,在科學儀器面前都會原形畢露。
本文系統分析了當下考古學和文物鑒定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將單一的傳統文物鑒定方法進行改進,提出復合型文物鑒定方法,將傳統鑒定方法與現代分析儀器鑒定方法相結合,以雙方的鑒定過程和鑒定結果為依據,去偽存真,以達到對當代藝術文物的精準鑒定。在現代科學技術的帶動下,現代分析儀器必將以嶄新的姿態(tài)服務于考古學和藝術文物鑒定過程中,現代科技與傳統方法的有效配合,必將給藝術文物鑒定大發(fā)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1]胡凌虹,牟智雯.藝術深海探寶秘訣——中國藝術品市場與收藏漫談[J].上海采風,2009,(08).
[2]韓賓,楊益民,王歡歡,王昌燧.字畫印刷贗品的科技鑒定前景[J].中國文物科學研究,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