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佰奎
山東協(xié)和學院
民辦院校田徑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
徐佰奎
山東協(xié)和學院
采用文獻資料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對民辦院校田徑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調查分析。研究發(fā)現(xiàn):當代大學生還沒有正確地認識到田徑運動的社會價值,從而導致當前民辦院校田徑教學的開展處于被動狀態(tài);田徑教學的方式、手段與考核方法等方面還不夠細化,使學生對田徑教學產生抵觸情緒;田徑教學作用是其它運動項目和身體素質練習所無法替代的;為充分發(fā)揮田徑教學的社會功能,必須對其進行全面部署,提高它的娛樂性,使田徑教學成為學生仰慕的體育課程之一;研究結合健康體育、終身體育教育對田徑教學在民辦院校體育課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行論述,并對民辦院校田徑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積極的建議。
民辦院校;田徑教學;現(xiàn)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需要高質量的生活方式,尤其注重健康。大眾體育的發(fā)展,一直是在我國體育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類體育部門大力開展群眾體育運動,走﹑跑﹑跳這些基本技能的田徑運動已經成為最直接,并且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
田徑教學是田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是屬于教育的范疇,而且所有田徑運動在學校體育中具有其獨特的性質。學校體育在我國各類很受重視,發(fā)展田徑教學,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的特殊運動技能掌握,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努力工作的精神和健康的心理素質,在大學生生理﹑心理和學習生活中具有積極影響,是任何其他專業(yè)課程不能取代的。因此,田徑運動是體育鍛煉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體育教育中仍扮演重要的角色。
2.1 研究對象
本文以山東協(xié)和學院﹑齊魯理工學院﹑山東現(xiàn)代學院﹑煙臺南山學院﹑山東英才﹑青島濱海學院﹑山東華宇學院﹑青島求實職業(yè)學院等8所民辦院校為研究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利用圖書館﹑互聯(lián)網進行相關文獻資料的檢索和收集,通過整理相關研究的文獻資料,并了解近年來關于田徑教學的現(xiàn)狀﹑成果﹑發(fā)展趨勢,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參考依據(jù)。
2.2.2 問卷調查法。對山東8所民辦院校的60名教師和21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教師發(fā)放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學生發(fā)放2100份,回收2008份,回收率95.6%。
2.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運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8.0對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分析。
3.1 民辦院校師生對田徑教學的認識
3.1.1 體育教師對民辦院校田徑教學的認識。通過對民辦60名教師的調查得出(表1):有27.1%的教師認為很有必要開設田徑課,38.1%的教師認為有必要,30.3%的教師不好確定,而認為沒必要和很沒必要的人數(shù)只占4.5%。很明顯,有95.5%的人數(shù)還是堅持高校開始田徑運動教學的。
從表2中可以得出:有63.3%的教師支持用素質練習代替田徑課;33.3%的教師不贊成素質練習代替田徑課;16.7%的教師認為維持現(xiàn)在的教學方式比較好;66.7%的教師認為取消田徑課比較好;而58.3%的教師支持田徑教學改革。教師普遍認為田徑教學的方法和手段比較簡單而且易重復,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是影響學生上課情緒的主要原因。
3.1.2 學生對田徑課的看法。在對2008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中了解到,喜歡田徑課的學生只有27.1%,有43.3%的學生不確定,有29.6%的學生不喜歡田徑課。調查結果表明,多數(shù)大學生不喜歡田徑課,原因是由于傳統(tǒng)的田徑教學只注重競技性﹑技術性,忽視了田徑教學的教育性﹑健身性與趣味性。大學生對田徑運動的健身價值認識不足也是導致田徑課遭冷落的原因之一。(見表3)
表1 田徑教學開設的必要性統(tǒng)計
表2 教師對田徑課教學的態(tài)度 (n=60)
表3 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態(tài)度
4.1 改變常規(guī)體育教學的方法,運用新型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要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必須運用新型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教學主要采取健身娛樂的教學方法,適當改進教學內容﹑方法﹑形式,使田徑教學更有趣。通過提高學生的興趣,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
4.2 學生和教師要正確認識田徑運動在整個體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田徑教學的主要參與者是體育教師和學生,教師了解田徑運動的發(fā)展方向,并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態(tài)度。
4.3 健全體育考核系統(tǒng),營造健康向上的教學環(huán)境
現(xiàn)代學校體育教育應注意學生日常的健身習慣,并重點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以及體育教學的長遠利益。
5.1 當代社會無法更好地認識到田徑運動的重要意義,從而導致當前民辦院校田徑教學的開展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
5.2 田徑教學的安排﹑課時﹑方式方法與考核制度等方面還不夠完善,使學生對田徑教學沒有興趣。
5.3 田徑教學在大學體育中的重要是任何運動項目和身體素質練習所無法替代的。
5.4 研究結合健康體育教育﹑終身體育教育對田徑教學在民辦院校體育課中的地位與作用進行論述,并對改革民辦院校田徑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積極的建議。
[1]包紅曙.安徽省普通高校田徑課現(xiàn)狀調査與對策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 27(5):163—164.
[2]張華,張智新.北京普通高校田徑課教學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16 (2):38—40.
[3]杜吉生,席凱強,張宏偉.北京市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現(xiàn)狀調杏與改革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20 (3):89—92.
[4]朱壯志.當下我國高校田徑課程失畋的成因與對策[J].考試周刊,2007(53):91—92.
[5]丁勇,王建月.對合肥高校田徑教學現(xiàn)狀的探討[J].安徽體育科技,2006,27(5):79—81.
[6]史轍,宋愛華.對湖北部分普通高校田徑教學的調査與分析[J].體育世界,2002,21(1)106—107.
[7]陳春華.對我國高校田徑運動教學現(xiàn)狀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09(12):326.
[8]張允杰.高校田徑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9,3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