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宋伯航
父親的叩齒咽津保健法
文 宋伯航
我父親已是78歲高齡的老人,但耳不聾、眼不花、聲音洪亮、手腳利索,常年很少患病。身邊常有人問我,為什么你父親身體能保養(yǎng)得如此健康。我笑著回答,老人每天早起早睡,白天幫著家里干點家務活,一日三餐吃自產的五谷雜糧,水果就吃蘋果、獼猴桃、梨等,很少吃大魚大肉,生活簡單而樸實,與常人沒什么兩樣。后來,鄰居們問得多了,我就注意起父親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細節(jié),慢慢發(fā)現(xiàn)了父親常年健康的秘訣。
父親每天有叩齒咽津的習慣。叩齒,就是用上下牙有節(jié)奏地反復相互叩擊,俗稱“叩天鐘”。其方法簡單,口唇微閉,心神合一,默念叩擊;先叩臼牙,再叩門牙;輕重交替,節(jié)奏有致。在叩齒過程中,上下顎不停地擊叩,舌頭隨之攪動,口腔會生出津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唾液,待口水滿時,緩慢咽下,送至臍下丹田;再繼續(xù)叩齒,再慢咽唾液。父親告訴我,他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覺前各兩次,每次叩齒360下,咽唾液16次。一年四季,從不間斷,父親說他已堅持叩齒咽津30多年。
父親還說到,他的叩齒咽津保健法,與今天人們的保健養(yǎng)生有異曲同工之處?,F(xiàn)代醫(yī)學認為,經(jīng)常叩齒能增強牙齒的抗菌能力,從而使牙齒變得堅固、整齊潔白、豐潤光澤。津液又被稱為唾液、玉泉、甘露或華池之水,對保養(yǎng)身體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