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劍 趙 茜 李素彥 何 源 李春芝 宋津曉
(河北省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河北 石家莊 050051)
老年膿毒癥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水平變化及臨床意義
李 劍 趙 茜 李素彥 何 源 李春芝 宋津曉
(河北省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河北 石家莊 050051)
目的檢測老年膿毒癥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ys)C水平,并分析其對腎功能及預(yù)后的影響。方法 老年膿毒癥患者以CysC水平中位數(shù)(2.33 mg/L)為界分為觀察組(n=42,CysC>2.33 mg/L)及對照組(n=43,CysC≤2.33 mg/L)。結(jié)果 觀察組外周血肌酐(Scr)及白細胞介素(IL)-6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平均CysC水平為(2.60±0.25)mg/L,相關(guān)性分析顯示:觀察組CysC水平與Scr及IL-6水平均呈現(xiàn)顯著正相關(guān)(P<0.05)。觀察組住院期間累積死亡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老年膿毒癥患者外周血CysC水平與腎功能及感染程度密切相關(guān),對預(yù)后判斷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膿毒癥;腎功能;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
膿毒癥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癥感染,特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yīng)綜合征(SIRS)〔1〕,此類患者多有明確的細菌感染灶或高度懷疑的感染部位。雖然膿毒癥的病因為感染,但作為系統(tǒng)性感染,膿毒癥一旦產(chǎn)生將引起復(fù)雜的病理生理改變〔2,3〕。老年膿毒癥患者對感染抵御能力較差,病死率更高〔4~6〕。由膿毒癥引發(fā)的多器官功能障礙是導(dǎo)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膿毒癥并發(fā)急性腎損傷是較為常見的器官損傷之一。早期診斷腎功能損傷是提高預(yù)后的關(guān)鍵,但以往常用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標并不能早期、精確反映腎功能的改變。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ys)C與急性腎損傷有關(guān),本文分析CysC對老年膿毒血癥急性腎損傷的早期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85例老年膿毒癥患者,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等終末期疾??;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合并嚴重心血管系統(tǒng)疾??;臨床資料缺失。入院后CysC平均值為(2.31±0.31)mg/L,以CysC水平中位數(shù)2.33 mg/L為界分為觀察組42例,CysC>2.33 mg/L;對照組43例,CysC≤2.33 mg/L。兩組一般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項目觀察組(n=42)對照組(n=43)t或χ2值P值男/女(n)25/1728/150 2830 595年齡(歲)65 3±3 864 9±3 20 5250 601體質(zhì)指數(shù)(kg/m2)22 6±2 422 3±2 50 9530 344感染來源(n) 呼吸系統(tǒng)21251 1220 571 腹腔139 皮膚軟組織89吸煙史(n)18160 2820 595飲酒史(n)21180 5670 452
1.2 檢測及觀察指標 抽取外周血5 ml,離心后取血清,檢測如下指標:Scr、降鈣素原(PCT)、白細胞介素(IL)-6及IL-10。觀察住院期間(30 d)死亡率。
1.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t、χ2檢驗,Pearson相關(guān)性檢驗,Log-rank檢驗。
2.1 兩組血液學(xué)指標的比較 兩組外周血PCT及IL-10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外周血Scr及IL-6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2 觀察組CysC與其他指標的相關(guān)性 觀察組平均CysC水平為(2.60±0.25)mg/L。CysC水平與Scr及IL-6水平均呈現(xiàn)顯著正相關(guān)(P<0.05),見圖1。
指標觀察組(n=42)對照組(n=43)t值P值Scr(μmo/L)166 3±15 1131 9±11 811 720<0 01PCT(ng/ml)3 6±1 23 4±1 30 7370 464IL?6(ng/L)18 3±3 613 5±2 76 965<0 01IL?10(ng/L)12 8±4 113 1±4 50 3210 749
圖1 觀察組CysC與其他指標的相關(guān)性
2.3 兩組住院期間累積死亡率的比較 觀察組住院期間累積死亡率顯著高于對照組〔30.95%(13/42)vs 11.63%(5/43),P=0.031〕。見圖2。
圖2 兩組住院期間累積死亡率的比較
老年人群由于機體各項生理功能的衰退,耐受感染及應(yīng)激等的功能下降,一旦產(chǎn)生膿毒癥預(yù)后更加不良。導(dǎo)致膿毒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器官功能受損,而腎功能常是最易受累的器官之一〔7〕。早期發(fā)現(xiàn)腎功能的異常并及時處理是減少向急性腎衰竭發(fā)展的主要措施。CysC是一種廣泛分布于人體各類細胞中的蛋白,人體細胞可以穩(wěn)定產(chǎn)生此種蛋白。而CysC代謝過程中完全由腎小球濾過,且腎小管不能吸收、分泌,加之其在外周血中較為穩(wěn)定,是反映腎功能的良好指標〔8,9〕。此外,CysC不易受到飲食、性別、脂質(zhì)代謝等因素的影響〔10〕。
Scr是一種反映腎功能的經(jīng)典指標,雖然其正常參考值較大,且易受到個體差異的影響,其仍然在臨床廣泛用于評估腎功能狀態(tài)〔11〕。IL-6是一種促炎因子,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及粒細胞系統(tǒng)所分泌,在感染、損傷等情況下表達升高;IL-6在慢性炎癥的維持及急性炎癥的級聯(lián)放大過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因而IL-6可用于評估感染的水平和程度〔12〕。本文提示CysC水平對判斷老年膿毒癥患者的預(yù)后具有一定參考價值,但由于受到樣本量的影響,且未對感染過程中CysC水平與其他指標間內(nèi)在聯(lián)系做深入分析,因而本結(jié)果尚需證實。
1 Plummer MP,Deane AM.Dysglycemia and glucose control during sepsis〔J〕.Clin Chest Med,2016;37(2):309-19.
2 周 凱,胡迎春.膿毒癥患者細胞因子和循環(huán)內(nèi)皮細胞水平的變化及其與預(yù)后的相關(guān)性〔J〕.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2015;35(22):6508-10.
3 Fenton KE,Parker MM.Cardiac function and dysfunction in sepsis〔J〕.Clin Chest Med,2016;37(2):289-98.
4 陳英華,田國紅,蘭亞明,等.老年膿毒癥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紊亂與病情嚴重度及預(yù)后的關(guān)系〔J〕.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2015;35(11):3036-8.
5 丁 毅,方 強,吳曉梁,等.老年膿毒癥患者并發(fā)急性腎損傷的相關(guān)危險因素及預(yù)后分析〔J〕.中華老年醫(yī)學(xué)雜志,2015;34(6):641-4.
6 周春山,李一璇,童新梅.2000-2010年廣州市人口老齡化空間變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山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16;55(1):114-22.
7 Englert JA,Rogers AJ.Metabolism,metabolomics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of patients with sepsis〔J〕.Clin Chest Med,2016;37(2):321-31.
8 Leelahavanichkul A,Souza AC,Street JM,etal.Comparison of serum creatinine and serum cystatin C as biomarkers to detect sepsis-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to predict mortality in CD-1 mice〔J〕.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2014;307(8):F939-48.
9 Al-Beladi FI.Cystatin C is an early marker of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Saudi J Kidney Dis Transpl,2015;26(4):718-24.
10 Gaygisiz U,Aydodu M,Badolu M,etal.Can admission serum cystatin C level be an early marker subclinical acute kidney injury in critical care patients〔J〕?Scand J Clin Lab Invest,2016;76(2):143-50.
12 Martitz J,Becker NP,Renko K,etal.Gene-specific regulation of hepatic selenoprotein expression by interleukin-6〔J〕.Metallomics,2015;7(11):1515-21.
〔2015-03-27修回〕
(編輯 苑云杰)
宋津曉(1971-),男,碩士,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內(nèi)科急診、高血壓研究。
李 劍(1981-),男,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中毒與急危重癥研究。
R44
A
1005-9202(2016)24-6228-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4.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