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楠*
山東科技大學(xué),山東 青島266590
?
淺談英文小說翻譯技巧
張海楠*
山東科技大學(xué),山東青島266590
摘要:英漢兩種語言的思維特點不同,導(dǎo)致英文小說與中文小說有極大的差異,其中既包括文化方面的差異,也包括原作者行文習(xí)慣的差異。目前市面上出產(chǎn)的英文小說翻譯版本,存在很多失誤之處,這就使得讀者讀起來不知所云,或者難以理解原著的內(nèi)涵與精髓。本文淺析英文小說翻譯中的一些方法與技巧,并提出了相應(yīng)的翻譯方法。
關(guān)鍵詞:英文小說;翻譯;技巧
很多英文小說,甚至是英文名著的譯文,都存在著很多問題。比如,人名的翻譯,整個小說中人名的譯文不統(tǒng)一,同一個人名,在一本著作中翻譯成不同的名字,這就大大影響了讀者的閱讀及理解。有些小說的譯文較為生澀,機械翻譯,不遵循漢語的表達習(xí)慣,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難以理解。
英文小說經(jīng)常按一定的順序描述事件發(fā)生與發(fā)展的過程,比如時間順序,邏輯順序等。對于人物的描寫也較為細致。英文小說常常使用順敘或者倒敘,或者插敘的手法,具有直觀性。因此,翻譯時不僅要將原文意思譯出,更要實現(xiàn)功能上的對等。根據(jù)這些特征,本文研究了英文小說翻譯中的一些方法與技巧,并提出了相應(yīng)的翻譯方法,即:正式文體翻譯的非正式化,以及語言翻譯的生動化。
英文小說中的日常對話很常見,經(jīng)常出現(xiàn)大篇幅的人物會話。小說語言一般屬于正式文體,但是在翻譯日常對話的過程中,應(yīng)遵循口語的習(xí)慣,將人物的語言翻譯成口語。這就要求在翻譯的過程中,精準(zhǔn)理解對話的含義,進而翻譯成相應(yīng)的功能對等的漢語。
原文:
“I hear you’ve been causing trouble.”
“Yeah.I don’t seem to be able to get away with things anymore.”
I thought I would break down and cry then,but I didn’t.“Listen,”I said,“You straighten up and they’ll let you out early on probation or parole or whatever it is,and you can come home.I’ll get you a job at the store—”
譯文:
“聽說你闖禍了。”
“是的。我好像不能再僥幸逃脫了?!?/p>
我本以為那時我會失控痛哭,但我并沒有哭泣?!奥犞?,”我說,“要是你改過自新,他們會讓你服緩刑或假釋或是什么的,早日放你出來,這樣你就能回家了。我會在商店給你找份工作?!?/p>
原文中大部分為人物的對話,翻譯的過程中不應(yīng)只機械的遵循小說中正式文體的翻譯方法,而應(yīng)生動形象地譯為口語。而且,翻譯過程中,應(yīng)注意不同的時態(tài)所傳達出的隱含信息。
英文單詞包含的意思很多,譯者應(yīng)在正確譯出原意的基礎(chǔ)上,更加生動形象地譯出原文。
原文:
“We were like brothers,”I said,desperate.“You were my best friend—”
He laughed then,and his eyes were the golden,hard,flat eyes of a jungle animal.“Like a friend once said to me,‘That was then,this is now.’”
I broke out in a sweat and was suddenly glad of the walls and the guards and the bars.I think if he could have,Mark would have killed me.
譯文:
“我們曾情同手足,”我絕望的說。“你曾是我最好的朋友—”
那時他笑了,眼睛就像叢林里的動物一樣,金色,冷酷無情,扁平?!熬拖褚粋€朋友曾經(jīng)對我說的,‘時過境遷?!?/p>
我突然一身冷汗,突然慶幸那里有墻壁、看守、圍欄。我在想,如果可以的話,馬克會殺了我的。
由此可見,在翻譯英文小說時,譯者應(yīng)盡量做到語義對等,并生動形象地進行翻譯,將人物的思想情感完完全全展現(xiàn)給讀者,而不是簡單地字對字翻譯。
英文小說經(jīng)常按一定的順序描述事件發(fā)生與發(fā)展的過程,常使用順敘或者倒敘,具有直觀性。因此,翻譯時不僅要將原文意思譯出,更要實現(xiàn)功能上的對等。本文研究了英文小說翻譯中的一些技巧,并提出了正式文體翻譯的非正式化,以及語言翻譯的生動化等翻譯方法。[參考文獻]
[1]劉宓慶.文體與翻譯[M].2007.
[2]馮修文,嚴(yán)大為.實用文體翻譯[M].2012.
*作者簡介:張海楠(1991-),男,漢族,山東濟寧人,山東科技大學(xué),翻譯碩士研究生,英語筆譯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5-0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