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倩
(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鋼琴教學
吳 倩
(四川音樂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
目前一部分鋼琴教師在其教學過程中以學生可以彈奏的曲子難度、數(shù)量、技巧掌握等方面對學生的演奏水平進行判斷,這種機械的方法不能詮釋所有年齡段學生的狀態(tài)。而對不同年齡段孩子進行階段性鋼琴教學,仔細研究,認識鋼琴階段性教學合理性所在,明確各個年齡段鋼琴教學的目的,方能真正提高教學效率。而現(xiàn)今的鋼琴教學要求教師從這樣機械的單純從知識、技巧教學轉化為引發(fā)孩子對鋼琴的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使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充分感受和表現(xiàn)音樂美,充分享受鋼琴所帶來的樂音。不少家長期冀他們的孩子通過領悟鋼琴來打通他們通向音樂的道路,這種趨勢在促進鋼琴教學事業(yè)日漸發(fā)展的同時,也給鋼琴教學者提出了一項新的課題,就是如何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孩子的特點進行教學。本文就以學前、小學、中學的鋼琴學習為切入點,從我國鋼琴教育現(xiàn)狀、孩子身心狀態(tài),并且與國外鋼琴教育理念、組織形式等方向進行探索,積極實現(xiàn)一種適應不同年齡段孩子鋼琴教育的教學方法。
鋼琴教學;探索;教學方法
(一)我國鋼琴教學的發(fā)展歷史
鋼琴進入中國的歷史只有一百余年,可是它已經(jīng)發(fā)展為成為我國廣泛普及的樂器之一。建國后直到改革開放前,我國的鋼琴教育事業(yè)得到了飛速發(fā)展,但在這個時期,針對孩子劃分年齡段的鋼琴教育方式還很薄弱,僅在個別有條件的機構開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隨之強烈起來,鋼琴成了部分家長希望孩子提高藝術修養(yǎng)的敲門磚。
(二)當前鋼琴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1.專業(yè)教師匱乏以及家長教育觀念不當。我國有百余萬正在學習鋼琴的各年齡段的孩子,責任心強烈、業(yè)務精干的專業(yè)教師的匱乏就成了客觀存在的難題。一些孩子得不到系統(tǒng)而科學的指導,使得他們的習琴之路走向歧途。同時在鋼琴教育的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便是家長,一部分家長樂觀的心態(tài)和持久的決心能讓孩子充分享受學習鋼琴帶來的愉悅,但不可否認更多的是家長的虛榮心使然,他們要求孩子不斷提高學習難度、不斷考級,認為這樣做就會讓人刮目相看,而他們不理解學習鋼琴應該是陶冶人心的,是一個享受美的過程。[1]此類家長使鋼琴教育逐步走向應試教育的死胡同,背離了鋼琴教育的初衷。
2.分年齡段教育的問題。手指的精密運動是有利于幼兒智力的開發(fā),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加聰慧。于是,不同年齡的孩子們便開始了枯燥而嚴格的鋼琴學習。這種不加區(qū)分的模式亟待改善,我們應當根據(jù)孩子有差異的身心狀態(tài)來選擇對其合適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所以分階段鋼琴教育就受到大家的青睞,并且蓬勃發(fā)展的教學模式。
(一)積極向先進的教育觀念轉變
1.轉變家長的應試觀念。對于學齡前兒童,家長的觀念應該適合時代發(fā)展。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對整個世界都充滿好奇,如果此時家長讓孩子每天枯燥地練琴,他們將會產(chǎn)生厭煩感甚至停止學習鋼琴。如果讓幼兒放棄部分枯燥的練習,而在鋼琴學習中加入更多孩子們喜聞樂見的音樂游戲來轉變他們對鋼琴的理解,如此一來,他們在音樂方面的綜合能力會大大提升,會為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2.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師們需要徹底進行教學觀念的轉型,將更多音樂體驗引入幼兒鋼琴教學,使之充分獲得學習鋼琴的樂趣。這個時期的孩子處于一個想象力異常豐富的年齡,教師們需要將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引入到鋼琴教學的實踐中,營造一種富有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學習氛圍,從而改變填鴨式鋼琴教學的老方法。在對他們的點評中應當以好的評價為主,錯誤的地方應告訴他們該怎樣做,而不是直接點出,直接點出有可能會使之喪失興趣,經(jīng)常性的鼓勵有利于他們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二)量身編纂適合學齡前兒童的鋼琴教材
1.教材的圖文并茂、視聽成分豐富。教材編纂人員應抓住學齡前兒童想象力豐富這一要素,編寫教材時加入一些符合教學內容卻又不失活潑的插圖,是孩子開啟它們的想象世界。另外,幼兒的模仿力非常強,直觀而豐富視聽資料會引起他們模仿的興趣,從而自然而然地融入到音樂世界中。[2]
2.教學內容與孩子興趣相適應。教師認為十分動聽的樂曲,孩子對其卻毫無興趣;教師認為一般的曲子,孩子卻很喜歡。這說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樂曲的認知程度與接受程度是不一樣的,如果在編者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做好功課,那效果一定很明顯。因此,在鋼琴教材的編纂過程中,內容是否與該年齡段孩子的興趣相吻合至關重要。
(三)提高學齡前兒童鋼琴教師的素質
1.精湛的專業(yè)技術。鋼琴教師是專業(yè)性較強的職業(yè),理所當然的是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有些人認為學齡前兒童的鋼琴教師應該不要求有太高的水平,畢竟孩子還是懵懂階段。然而情況卻是相反的,教授學齡前兒童,教師起到了最為重要的主導作用,老師教授水平如何,會直接影響孩子日后對鋼琴乃至音樂的認識。因此我們應盡力給孩子們高水平的音樂訓練,讓孩子們在音樂的道路上走得遠些。
2.豐富的幼兒教學經(jīng)驗 。如果用成人的教學方法向學齡前兒童傳授鋼琴知識,那孩子必然不會理解我們的所作所為。既然我們面對的是低齡兒,我們就應該站在他們的角度進行教學,此過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實現(xiàn)轉變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3.良好的個人綜合素質。教師開朗、樂觀的性格有利于課堂氣氛的活躍,而熱情、有活力的表達可以在課堂中激發(fā)孩子們的熱情,一名教師具有調動課堂氛圍、與學生保持良好關系的能力便尤為重要?;钴S的同時還應保持教師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耐心施教,將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師處。對待天資不高的學生,教師應以強烈的忍耐力幫助學生進步,循循教誨,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3]另外,教師對自己所講的知識要做充分的準備,對自己所教授的內容保持信心,若在教學中遇到困難應向先輩請教。
(一)小學時期的鋼琴教學
小學生在接受鋼琴教育時會接觸到大量性質各異的作品,潛移默化下,他們的情感會逐漸變得豐富起來,學會了更加直觀地辨別美丑與善惡,向往美好的事物。小學的鋼琴教學應看重學生的興趣所在,而不是過于強調鋼琴的演奏技能練習。這個時期的鋼琴教學,應以以下幾種形式為主:
1.單獨授課方式。鋼琴的學習是一項特殊技能學習,其過程中個體差異十分突出,單獨授課變成了應對此種現(xiàn)象的主要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該階段鋼琴教學的規(guī)律和小學生的身心狀態(tài)因材施教,做到尊重學生對音樂藝術風格的個人感受與領悟,培養(yǎng)其獨特的創(chuàng)造力。
2.小組教學方式。介于大班授課和單獨授課之間的教學方式就是把學生編為不同小組上課,為學生提供了互相觀摩探討的機會。社會性是在一個人與其他人交流中鍛煉起來的,小學生鋼琴小組授課就是一個發(fā)展其社會性的良機。眾所周知,對小學生進行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利用此類活動使小學生身心獲得全面發(fā)展、人格整體提高。鑒于小學生的身心特征,鋼琴小組教學的教學方法應傾向于其手指訓練和樂理知識基礎的夯實,使得學生漸漸學會認識音樂、把握音樂,獲得身心、認知、情感、個性的前面協(xié)調發(fā)展。
(二)中學時期的鋼琴教學
中學生身心逐漸成熟,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增強,出現(xiàn)逆反心理,對事物還有強烈的批判態(tài)度,鋼琴教學此時更應主動適應其性格特點,充分體現(xiàn)學科發(fā)展的時代性以及教學與研究并重的教學思路。鋼琴教學中的技能訓練是基本內容,但在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仍然不能忽視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相結合,培養(yǎng)藝術鑒賞能力,這樣的學生才能對鋼琴的藝術性懷有更為清晰的認知。[4]而鋼琴教學的課程內容設置上,教師們不應將鋼琴演奏技巧訓練為唯一的重點內容,應當確立以技能學習為基礎、以提高綜合能力為目標、以提升鑒賞力為引導的教學大綱,讓學生既掌握鋼琴的基本技能,又了解了鋼琴的前世今生和未來前景,獨立演奏作品的同時又具備賞析風格各異的鋼琴作品的能力,將學生的興趣與知識融為一體。
中學生教學方式主要為大班授課,包括鋼琴理論課教學和實踐操作課程。打破平常陳舊的教學方式,結合各種適合中學生興趣愛好的課程內容,吸引學生,使得學生保持住對課程得興趣,調動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們仍要注意依照中學生的迥然個性和心理特點,不要一味地進行填鴨式鋼琴教育。[5]
每一個都具備一定的音樂潛能,每一名音樂工作者都有義務去發(fā)掘,激發(fā)其對音樂的認知水平,提高他們鑒賞能力及表現(xiàn)能力,使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獲得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音樂天賦,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鑒于不同年齡、不同人群、不同性格的廣泛差異性,教師們進行鋼琴教學的課程設置和面對的不同年齡、性格的孩子的教學目的、方法等也必須主動隨之適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特征,掌握相關理論體系、總結這種鋼琴教學方式的經(jīng)驗、相信的方向前進是鋼琴教師所面對的無法逃避的現(xiàn)實問題。筆者認為,鋼琴教育不能倒向填鴨式的應試教育,不能用一種教學方案覆蓋所有人群,實施分年齡段教學是可行、有利且有必要的。[6]筆者期望在不久的以后,我國經(jīng)濟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發(fā)展進步的的同時,鋼琴教學改革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向大眾普及并且推廣鋼琴教育,讓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能得到應有的、高質量的鋼琴教育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鋼琴教學應當適應這個年齡段的學習規(guī)律。針對學齡期兒童、小學生、中學生的鋼琴教育,我們既要關注他們充沛的精力、強大的想象力和模仿能力,又要看到他們身心特點的差異性和對教師或家長特殊的依賴性。所以在不同年齡段的鋼琴教學中,教師應在教學觀念、教學手段、教學內容等方面不斷創(chuàng)新,總結一些經(jīng)過時間考驗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思路或模板,使得更多的教師呢個有效地引導孩子們學習鋼琴,培養(yǎng)其藝術鑒賞力。
新世紀新形勢,急于提升國際地位和從促進國際交往的世界各國悉數(shù)將培養(yǎng)高素質、綜合性的人才作為一項重要指標。同樣,鋼琴演奏不再是機械地學習和掌握鋼琴技能,而是配合具有創(chuàng)造性和較高藝術修養(yǎng)的人才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們在對幼童、以及青少年傳授鋼琴知識時就要為能夠培養(yǎng)擁有較為全面的鋼琴演奏水準和實際鑒賞能力的新時代鋼琴演奏家奠定良好基礎。
在完成這篇論文的這一刻,我的思緒仿佛回到了幾年前,有些許激動和感慨,靜下來之后,細細回味幾年來的生活學習中的瑣事,心中生出無限的感想和謝意。在我的導師、教授的悉心指導和關懷下,我完成了本研究以及學位論文,在此期間,我被老師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深深折服,而我也同樣立志做一個想到是一樣在學術上有著嚴肅科學態(tài)度的人,任何華麗的語言無法表發(fā)我對老師在學習方面、做人方面給與我的無私幫助,在此謹向老師致以誠摯的謝意和崇高的敬意。
如果沒有師兄師姐對我的幫助和指點,提供相應的資料,對于我來說要想在短短的幾個月的時間里學習到知識并完成畢業(yè)論文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在此,我真誠的對他們說一聲謝謝,同時還要感謝在一起做課題的朋友們,正是由于你們的幫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個一個的困難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順利完成。
今天,我的畢業(yè)論文完結了,四年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不斷浮現(xiàn)在腦海,從開始進入課題到論文的順利完成,不論遇到什么困難,我都十分幸運的得到了許多老師、同學、家人的無私幫助,他們是我堅持下來的動力,是我不斷奮發(fā)進取的源泉,在這里,我想對你們說一聲謝謝,并送上我最最真摯的感謝。
[1]徐榕.兒童鋼琴教學的實踐與探索.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11):185-187.
[2]潘燕.淺談兒童鋼琴教育.首都師范大學2009:32-37.
[3]陳再峰.鋼琴教學改革的“三化”新思路,青少年鋼琴音樂特長教育改革模式談.中國教育學刊,2009,(s1):78-79.
[4]宋佳.普通學校開展鋼琴教育的建議.天津音樂學院,2007:40-45.
[5]應佳.兒童鋼琴教學實踐方法研究.南京藝術學院,2010:20-22.
[6]李軼男.鋼琴階段性教學之我見.藝術研究,2010,(01):102-103.
吳倩(1992—),貴州,布依族,四川音樂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高師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