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娜梅
三門峽市教師進修學校,河南 三門峽 472000
?
品味中職語文中的親情美
孟娜梅
三門峽市教師進修學校,河南三門峽472000
摘要:現代教育越來越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作為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師更是責無旁貸,本文帶領學生品味名家名篇中的親情美,對他們進行情感教育,健全他們的人格與個性,促使他們形成健康樂觀的人生觀。
關鍵詞:情感教育;親情美
自古以來親情就是人類最平凡、最動人、最真摯的一種情感,亙古綿長,無私無求,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健康或疾病,不因季節(jié)更替,不因名利浮沉。因此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要首推親情教育?,F就中職語文教材中的親情美做一梳理與品味。
一、母子情
高爾基說:“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泵谞栒f:“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
老舍先生在散文《我的母親》中寫道:父親早年去世,當時“兄不到十歲,三姐十二三歲,我才一歲半”,“全仗母親獨立撫養(yǎng)了”。聯軍入城搜家時,母親鎮(zhèn)定的保護兒女。小學畢業(yè)時,“母親作了半個月的難”籌備巨款,送“我”上學。自父親去世后,我們家就是母親和三姐共同操持的,三姐是母親的得力助手,但是為了不耽誤女兒的青春,母親還是依依不舍地送三姐出嫁。除夕之夜,孤苦伶仃的母親聽說我不放假還得返校,只說了一句“去吧,小子!”這些事看似普通,卻別有深情,飽含著母親對兒女全部的愛、母親的理解、母親的奉獻,仔細品味,令人潸然淚下。因此,作者認為“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p>
這篇文章中不光有母親的舐犢之情,也有子女對母親的感激、懷念和贊頌之情。如文中寫道“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作者用了四個“怕”字,表達出心中強烈的恐懼,唯恐母親撒手人寰,自己成為失了根的花草,自己對母親的愛再也無處安放。又如“可是慈母不會再候盼著我了,她已入了土!”一句,表達了“我”痛失慈母后的愧疚之情。
史鐵生寫的《合歡樹》一文,“我”十歲時,在作文比賽中榮獲第一,母親爭強好勝,說自己作文做的還要好,甚至連老師都不相信是她自己寫的;我二十歲雙腿殘疾后,母親有了白發(fā),處處對兒子隱忍退讓,忍受著心中的痛,頑強地給我求醫(yī)問藥;我三十歲發(fā)表小說時,母親卻因操勞過度而早已離逝。正是因為母親的愛深厚綿長,才使得史鐵生擺脫因雙腿殘廢而絕望,一心求死的境地,使他徹悟“死是一種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jié)日”。也正是因為母親的苦心鼓勵,才使得史鐵生致力于文學創(chuàng)作,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用思想和文字使自己重新站立了起來,成為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莫言的《賣白菜》寫的是,70年代極度貧窮的農村,年關已近,為貧困所迫的母親決心賣掉原來打算留著過年包餃子的最后三棵白菜。我們母子倆去集市上賣掉了白菜,后來卻因為我多要了買主的一毛錢,白菜被退了回來,母親傷心地流淚了,也使我終身難忘。無論生活多么貧困,母親都能堅強地挺過去。但母親卻因為我一次不誠信的行為而傷心落淚,這對我觸動很大,使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始終奉行誠信二字。這里的母愛是理智的,也使我終身受益。
二、父子情
人說“男人原是鐵石心腸,但只要他當了父親,他就有一顆溫柔的心。”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曾感動過無數莘莘學子,使那些年輕狂躁的心變得清醒、理智、柔軟?!陡赣H的手提箱》是土耳其作家帕慕克2006年12月7日在瑞典文學院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受獎演說的節(jié)選。作者講述了父親對自己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的影響以及對父親深深地懷念。父親知道我喜歡寫作,他就把自己畢生積累的手稿交給我。父親給我買巧克力,和我聊生活、政治以及家庭瑣事這些都體現出我們父子之間是朋友式的民主平等的和諧關系。
三、夫妻情
《荷花淀》中,在寧靜清麗的小院,水生嫂月夜編席等候丈夫。丈夫回來得很晚,看到丈夫她抬頭笑問“今天怎么回來得這么晚?”飽含妻子既為丈夫擔憂,又為丈夫身負重擔而驕傲的復雜心理?!澳憧偸呛芊e極的”,“你明白家里的難處就好了”則將了水生嫂愛丈夫恨鬼子、既擔心又自豪的多種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而“站起來要去端飯”、“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等細節(jié)描寫透露的信息無疑都是妻子對丈夫深深的愛。
《項鏈》中瑪蒂爾德的丈夫路瓦栽,深諳妻子羨慕上流社會的生活,迫切希望能結識有錢的體面人,就想方設法弄到教育部長舉辦的舞會的請柬;當妻子想要華美的衣服時,他又犧牲自己的想要買一桿獵槍的愿望,來滿足妻子;當妻子因沒有珠寶飾品而煩惱時,他為妻子想辦法,出主意;當妻子在舞會上出盡風頭,把丈夫忘到九霄云外,回來的路上,他依然對妻子關懷備至,悉心照顧;當妻子發(fā)現項鏈丟失,他到處借債,忍受“未來的苦惱、將要壓在身上殘酷的貧困、肉體的苦楚、精神的折磨”,買來新項鏈等等,都體現出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濃濃的愛意。兩人共同還債的十年辛苦勞作,如果不是夫妻相互攙扶與支撐,恐怕是誰也走不出暗無天日的困境。親情,是不竭的源泉,給人清甜滋潤;親情,是強勁的動力,催人奮勇前進;親情是冬日的陽光,趕走黑暗,帶來光明;親情是夏夜的涼風,拂去煩躁,帶來愜意。語文課堂上,既要重視語文知識的傳授,更要重視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認識和體驗人間的親情美,提高他們的人文素質。
[參考文獻]
[1]許晶.基于職業(yè)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中職語文教學策略[J].成才之路,2013.31.
[2]倪文錦,于黔勛.《語文》基礎模塊上、下冊[M].2012.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9-0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