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麗娟
黑龍江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50
?
高校思政課教師在“四進四信”專題輔導課教學中主導作用的探析*1
溫麗娟**1
黑龍江工程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50
摘要:黑龍江省高校開展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四進四信”專題教學工作,既是高校完成好立德樹人任務的客觀要求,也是在高校師生中傳遞和匯聚正能量的必然選擇。高校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主導領航作用,要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責任意識,要針對“專題輔導”課教學進行科學定位,要增強對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生活實際的了解,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理論功底。
關鍵詞:“四進四信”;專題教學;高校教師
毫無疑問,馬克思主義具有極其豐富的知識含量、思想含量和厚重的理論分量,它的“理論魅力”是巨大而永恒的。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是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而高校作為重要的理論陣地,教師有責任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科學理論成果去武裝廣大學生的頭腦。黑龍江省高校開展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四進四信”專題教學工作,是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和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重大舉措,既是高校完成好立德樹人任務的客觀要求,也是在高校師生中傳遞和匯聚正能量的必然選擇。在“四進四信”專題課講授過程中,高校思政課教師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軍,是大學生指導者和引路人,那么,教師如何更好地發(fā)揮主導領航作用?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一、要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責任意識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意識形態(tài)建設與宣傳思想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我們所處的時代,是社會急劇變革、科技迅猛發(fā)展、競爭日益激烈的特殊時代。西方國家對中國“和平演變”從未停止,他們更是把企圖分化中國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美國政府制定的對付中國的《十條誡令》中的第一條就是針對青年:“盡量用物質來引誘和敗壞他們的青年,鼓勵他們藐視、鄙視,進一步公開反對他們原來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別是共產主義教條?!?/p>
2014年5月4日,習總書記在北大講話中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雹偈澜缯味鄻O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對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學生如何抵制誘惑也面臨新的挑戰(zhàn)。習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作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并不斷深入研究理論,更重要的是科學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尤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影響力,不斷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和抬頭率,充分發(fā)揮好思政課主渠道的作用和育人功能?!恶R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中講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而意識形態(tài)屬于觀念上層建筑,意識形態(tài)工作關系黨的前途命運和國家長治久安,關系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意識形態(tài)工作關系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立什么制等重大政治方向問題。而高校又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的前沿陣地,東西方意識形態(tài)之爭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們必須抵制各種反馬克思主義社會思潮的入侵,高校教師應該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學生。高校思政課教師應該真正意識到自己肩上擔負的責任,所以,高校教師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及最新成果應該做到“真信”,“真懂”,真正地增強政治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只有教師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形”,學生們才會真正做到“入耳入腦入心”。
二、要針對“專題輔導”課教學進行科學定位
“四進(進教材、進課堂、進支部、進頭腦)四信(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對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信賴)”專題輔導課專題教學的出發(fā)點、落腳點是解決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幫助廣大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是鞏固意識形態(tài)前沿陣地、落實立德樹人政治責任、匯聚民族復興偉大力量?!皩n}輔導”課要把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與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同時進行,改變長期以來思政課灌輸的現狀,其中最重要的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引導,一定要強調思政課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旗幟鮮明地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并通過充分的研究和探討,培養(yǎng)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決心,并引導青年學生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正確樹立起責任擔當意識,這也是“專題輔導”課不同于其他課程的特殊性之所在。因此,青年學生作為中國夢實現的全程主要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感覺到主體意識,所以,教師應該適當地改變單純的課程執(zhí)行者角色,不斷增強學生課程參與意識,教師不應只作設計者,也應該作開發(fā)者,發(fā)揮教師引導作用。
三、要增強對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生活實際的了解
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往往過多地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多以教師的權威主導模式為主,使課堂更多地成為教師展示個人知識和風采的舞臺,淡化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所以,導致學
生在思政課上的學習現狀并不樂觀,部分學生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很枯燥,很難懂,離他們生活很遠,當然,導致這樣結果有各種原因,但是教師的責任仍是最主要的原因。比如說,教學方法單一、沒有實效性等等,所以,教師應該做到要與所教學生的知識背景相適應,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生活實際。隨著社會的巨大變化,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思維方式和心理特征也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這就需要思政課教師去熟悉和把握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生活實際,比如要摸清學生對這本門課程的認識程度、他們思想變化脈絡,從而為課堂教學的有的放矢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專題輔導課第七個專題為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貫穿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在這一專題的講授過程中,提到會提到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等相關馬克思主義哲學上的概念,如果是文科的學生,對于概念上的講解可以省略,并且要講得深入一些;如果是工科的學生,則要詳細介紹哲學概念,不宜過多過深介紹哲學原理,而是在具體事例中逐漸滲入。
另外,關于事例的選舉,也應該采用學生比較熟悉的環(huán)境中的人與事。比如還是在第七專題關于習總書記講到的理想信念是“三觀”問題的“總開關”中,提到廣大青年一定要有堅定理想信念,這部分就是針對青年學生而言,所以,應該引用習總書記“五四”期間在北大與廣大師生座談中,對青年人寄予厚望,提出四點要求:一是要勤學,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二是要修德,加強道德修養(yǎng),注重道德實踐。三是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決斷選擇。四是要篤實,扎扎實實干事,踏踏實實做人。這些要求充分體現了習總書記對當代青年的關心厚愛,體現了對廣大青年擔負起時代重任寄予的殷切期望。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就應該舉一些學生熟知環(huán)境中的案例,比如,學校中勤工儉學的學生,或是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介紹他們如何踏實肯干,付出的艱辛和取得的成果,等等。身邊的榜樣對學生們更有鼓勵的作用,傳遞的正能量更真實。另外,課時允許可以進行互動教學,講過事例后,可以讓學生們談談聽過后的感受,找找自身的差距和不足,課堂效果會更理想。所以,無論是講學生們認為枯燥的理論,還是講鞭策學生的要求,都應該真正地了解學生,走進學生當中去,這樣例子更鮮活,語言也更生動,學生們則更易接受。
所以,要不斷強化學生意識,著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大學生建構自身的價值和信息系統(tǒng)。
四、要提高思政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理論功底
習總書記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在當前高校思政課的教學中,高校部分思政課教師由于自身理論功底不足,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聯系實際地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學習,在課堂上照本宣科,面對現實中理論熱點和難點問題,不能給學生一個有說服力的答案,導致思政課解疑釋惑性不強。不能很好地闡釋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也就更談不上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正確分析和解釋社會現實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了。作為教師來說,理論功底不夠深,講起課來確實很吃力,講不清楚,講不透,學生就聽不懂。因此對理論熱點問題一般都采取回避的態(tài)度。所以,高校教師應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增強思政課教學的專業(yè)知識。
專題課教師應學習習總書記講話,關心時事,時刻關注“習大大去哪了?”同時,也應該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深入系統(tǒng)地學生的學習,這樣,才能把理論與現實結合得更緊密,在講解的時候才能講清,講透。也只有過硬的理論功底才能幫助學生解答與社會現實緊密聯系的種種理論困惑。幫助他們分析我國仍然存在的這樣那樣的現象的深層原因及解決途徑,幫助他們正確認識改革的復雜性、曲折性和所面臨的多變的國際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喜歡學習人文社科的興趣,只有他們愿意學,才能深入地學,從而才能使他們堅定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中國夢的決心。
所以,作為“四進四信”專題輔導課教師,更應該堅定自己的信仰,在提高理論水平的同時,也應該走進學生當中,像習總書記一樣,以更接地氣的形式向學生們講授理論、傳遞思想。
[注釋]
①習近平.青年一代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EB/OL].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05/c_118437252.htm.
**作者簡介:溫麗娟(1978-),女,黑龍江哈爾濱人,博士,黑龍江工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講師,研究方向:國外馬克思主義和政治學理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049-(2016)09-0020-02
*項目名稱:1.基于翻轉課堂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14年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課題(課題編號:14G17);2.基于翻轉課堂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改革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4年度課題,省重點課題(課題編號:GJB1214030);3.黑龍江工程學院教育科學規(guī)劃項目科研團隊專項“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教學科研團隊建設項目”;4.國外帝國主義論研究。黑龍江工程學院博士科研基金項目(2015BJ16)。